田文驥
本人長期從事畜牧獸醫工作,到過很多養豬場,經常遇到豬咬架現象發生,這成為養殖場比較頭痛的問題,從而提高了飼養和管理成本,給養豬業生產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經過多年探索,得到一些體會供大家參考。
1豬咬架的原因
1.1應激因素
1.1.1飲水應激。由于水的供應不足或受限,導致豬與豬之間發生爭執,出現相互撕咬的現象,比如:水嘴的位置過高或者過低,水嘴壞了或堵了等等,有的養殖戶的圈舍內不是自由飲水,而是在喂豬時用水拌飼料喂,這樣豬口渴而煩躁不安引起咬尾、咬耳。
1.1.2三度應激。三度應激包括溫度、濕度和密度,其中之一發生改變必然會對豬群造成影響,因而出現應激反應。比如:天氣突變,季節轉換,圈舍供暖不穩定,忽冷忽熱,豬只轉舍溫差過大,都會引起豬只應激性咬架。尤其是夏季圈舍內溫度過高,導致的熱應激;濕度突變或過高,也會導致豬只咬架;圈舍的密度過大是導致豬只咬尾、咬耳常見原因。圈舍溫度過低,豬之間爭奪溫暖位置,或由于低溫豬與豬之間相互擁擠在一起抱團取暖,由于接觸過于緊密,造成糾紛增多,產生相互撕咬。
1.1.3混群應激。這是比較常見的現象,由于兩群不同的豬混在一起,打破了原來習慣的社會層次位置,致使糾紛發生,比如:不同窩仔豬混居在一起,他們會互相爭斗,攻擊者會由于血液的味道,攻擊受傷的豬只。
1.1.4飼料應激。由于飼料供應不足,使得豬與豬之間發生爭斗,還有就是日糧結構發生變化,如:豬只突然更換飼料,飼料配比不科學,飼料品種突然更換等等,也會引起豬只咬架,斷奶應激性咬架就是這樣的原因。
1.2營養因素
飼料品種單一營養缺乏,豬在采食過程中無法滿足正常的身體發育需要,比如豬只的飼料就是玉米面;其中蛋白質和能量配比不科學,可吸收的的氨基酸配比不平衡,維生素種類不夠齊全或配比不均衡,飼料中可吸收的微量元素缺失或者添加比列不準確,都會產生應激反應造成相互咬架。
1.3管理因素
圈舍內通風不良,尤其是到了冬季為確保圈舍溫度不至于過低,將門窗封閉的過于嚴實,又缺乏通風換氣設備,造成氨氣濃度過高,會使豬只情緒煩躁,進而導致咬架;圈舍內光照時間不固定,機械設備運轉或外界噪音過大也是發生咬架的原因。
1.4疾病因素
體外寄生蟲,如:疥癬等導致豬體表發癢;蒼蠅、蚊蟲不斷騷擾,導致豬情緒煩躁;體內寄生蟲,如:蛔蟲;豬只自然孔道細菌感染,排出物質有異味,導致咬架。如:小母豬生殖系統炎癥分泌物導致咬尾;豬只壞死桿菌感染,導致鼻腔排出帶有異味的分泌物,導致咬耳;還有些是由于怪癖和遺傳因素等。豬上火,或者肝氣郁結,代謝因素以及病理因素:由于當前的集約化養殖,密度過大,豬群高能高蛋白的飼養模式,很容易造成豬群上火,添加劑,激素等原因又容易造成肝腎負擔過重,肝氣郁結不散,情緒受到影響,精神沉郁活著吭奮,或者某些慢性疾病等原因造成的豬群精神問題,豬本身的代謝產物或者身體氣味發生改變,都容易造成豬群咬架幾率的發生。
1.5圈小豬多
豬是一種靠群居來進行自我保護的動物,以前因為經濟不好豬在市場的需求量不是很大,所以養殖的規模相對較小,所以大都以散養的方式進行養殖,而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了,很少有私人養殖豬了,這樣市場對豬得需求量就變大了,所以就造成了養殖場地供應不上養殖數量。在這種環境下養殖,容易造成環境和空氣質量下降,且因為活動的范圍小所以容易造成豬之間會發生一些摩擦,就發生了豬之間的打架斗毆現象。
2解決及治療方法
治療原則多種多樣,從根本上說治療或者控制此種疾病,首先要剝繭抽絲,尋找可能引起此種問題的根源。通過對整個飼養模式的了解,細致的檢查可能出現問題的環節,一步步的分析,溯本求源,找到引起這些問題的環節,一個個的加以改善,做到空氣質量,飲食,飼養,管理,乃至豬本身的需求,根據自身條件,盡量的滿足,從而降低或者控制此病的發生。
2.1加強管理
減少豬群規模,一個豬圈不能放置太多豬,給豬一個活動范圍較大的空間。以8到10頭一個豬圈為宜,一頭豬所占面積夏季以1.5-2平方為宜,冬季以1.2-1.5平方為宜,從而減少豬群中的地位等級,進而減少爭斗發生;提供適當的空間,減少豬只間接觸的頻率,更會使豬只逃避攻擊,進而避免爭斗;增大養殖場地,并多分成幾個豬圈,把豬分散到不同的豬圈進行養殖,且每個豬圈要根據豬圈的大小選擇豬圈放置豬的數量,在圈舍內設障礙物,增加逃避攻擊的機會;提供“玩具”,比如:廢舊輪胎,鐵鏈等,分散豬只的注意力,進而避免爭斗;良好的通風可以有效減少氨氣的濃度,降低濕度和控制溫度,使豬只的應激大大降低;提供安全的圈舍,如:墻壁(柵欄)和地面沒有尖狀物;應用全價高品質的飼料,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由于營養引起的豬只咬架問題;保證充足潔凈的飲水;剛出生的仔豬斷犬齒、斷尾。如果把所有豬都放在一起養殖這樣也會更容易造成疾病的發生,或者一些傳染疾病在豬圈蔓延。至于有人提出的大圈混合飼養,優點是節省空間,給料給水方便,缺點確實一大堆,其一就是注射疫苗或者管理不好掌握,一旦注射疫苗豬群應急程度大大增加,第二就是生病不容易被發現,一旦疾病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引起豬群應激或者咬架,那么會損失慘重,而且如果有豬發病,很容易延誤最佳治療時機,給我們的治療以及控制造成困難。其三就是如果遇到傳染病,不容易控制,而分散幾個豬圈進行養殖這樣可以更方便對于豬圈的管理,而且能溝靈活掌握豬的健康狀況,發現問題可以及時解決。
2.2對癥治療
對于體內外寄生蟲可用伊維菌素或者阿維菌素肌肉注射;對于生殖系統炎癥,可以用喹喏酮類藥物,對于壞死桿菌引起的傳染性鼻炎,可以用多西環素+阿米卡星鼻腔噴注。
2.3對于怪癖豬予以淘汰,如不想淘汰可用甲醛或者高濃度酒精噴灑,尤其是豬只的鼻子部位;對于豬只被咬傷的部位,可用紫藥水、碘酒或者辣椒油涂擦;對于狂躁型的豬只可以用氯丙嗪;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阿司匹林,延胡索酸,可以有效降低咬架現象發生。
(作者單位:153032黑龍江省伊春市上甘嶺區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