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冰娟
金銀花屬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綠纏繞灌木植物,金銀花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點,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適應范圍廣,平地、丘陵、山地均能生長。金銀花的用途廣泛,不僅藥用價值高,又是很好的環(huán)保植物,除此之外,金銀花還可防風固沙,美化環(huán)境,特別是干旱及半干旱地區(qū)更適合種植?,F(xiàn)將金銀花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一、金銀花的種植技術
1、種子種植
在秋季采集成熟的果實,將果實放在清水中揉搓,漂去果皮及雜質,撈出晾干,貯藏備用。秋季可以隨時種植。如果第二年春播,則要做好種子越冬工作,可用砂藏法處理種子越冬,等到春季開凍后再插。在苗床上開溝,然后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nèi),蓋土3厘米厚、壓實,10天左右可以出苗。要加強苗期田間管理,每畝播種量約1-1.5千克。當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幼苗可定植于生產(chǎn)田。
2、分株移栽
在莖蔓尚未萌動時進行分株移栽,株行距與直接扦插的相同。分株時要從生長茂盛的金銀花株叢中分植株移栽,分株繁殖具有自身的優(yōu)缺點,其優(yōu)點是新植株開花早,生長茂盛,缺點是影響母株花的產(chǎn)量,且繁殖系數(shù)低。
二、整形修剪
1、幼樹修剪
以整形為主。要在萌發(fā)的新枝中選出一枝粗壯直立枝作為主干培養(yǎng),并將其他條枝條減。當主干枝長到25cm時摘心,使其萌發(fā)側枝。當年冬季或翌年春季萌芽前,按適當角度,在主干30~40cm處選留粗壯枝條4~6個作為主枝,主枝保留5~7對芽,其余剪去;第2年秋冬或第3年早春,選留二級干枝,就是在每個主枝上留4~5個健壯枝,在整株上選留二級干枝20~30個,而且每條二級干枝選留4~6個飽滿芽。同樣的方法,在第3年秋冬或第4年早春繼續(xù)選留,選留的花條母枝保留4~6對飽滿芽,其余剪去,幼樹基本成型。
2、成型樹修剪
以產(chǎn)花為主,擴大樹冠為輔,培養(yǎng)主干、主枝。①夏剪。以疏剪為主,刪剪為次,適當短截,輔以摘心、剪梢,剪除病蟲枝、干枯枝、密生枝、重疊枝、衰老枝。保留枝輕剪,壯枝、長枝留3~4節(jié)短剪,短枝不剪。也就是“去弱留強,去密留稀,去內(nèi)留外”的原則,每茬花采收后都要修剪。②冬剪。疏除交叉枝、下垂枝、枯弱枝、病蟲枝及全部無效枝,留下的花條母枝短剪,旺者輕剪留4~5節(jié),中者重剪留2~3節(jié),枝間距保持在8~10cm之間。春季萌芽后及時疏除下部、內(nèi)部的徒長枝、芽,清明前進行摘心,促使通風透光。
三、田間管理
1、土壤管理
進行春季松土,其方法是在3月下旬翻挖20cm,使土壤通氣增溫,促進根系更新。進行夏季挖伏土,其方法是在7月中下旬翻挖20cm,這種做法可將田間雜草深壓入土,其優(yōu)點不但能除草,又能增加土壤肥力。冬季清園翻挖20cm,將地表雜草、殘渣、落葉等翻埋入土,將翻出地表的越冬害蟲消滅。
2、施肥
(1)基肥。每年秋冬或早春,首先在樹冠周圍開條狀溝或環(huán)形溝,其寬深各30~40cm,然后向溝內(nèi)均勻填入有機肥,此肥要含有少量氮磷鉀肥。然后用土填平。(2)追肥。一年內(nèi)要進行多次追肥,一般進行3~4次,早春芽萌動前后每株追施尿素0.1kg。以后每茬花采收后每棵成株施N、P、K三元復合肥0.3—0.4公斤,小樹酌情減少。(3)葉面噴肥。萌芽后噴葉面肥,肥料的濃度為尿素0.3~0.5%,磷酸二莖鉀0.2~0.3%,硼砂0.3%,要選好噴施葉面肥的時間,最好于上午10點前或下午4點后噴。
3、灌溉排水
要及時做好灌溉和排澇工作。這是因為花期若遇干旱天氣或雨水過多時都會造成災害,再好的后果是大量落花、漚花、幼花破裂等現(xiàn)象出現(xiàn)。因此,需要澆水以促蕊保花,時間是在每期花蕊采收前結合施肥澆水1次。為了促進植株新梢生長,土壤干旱時要及時澆水,可促進多次開花。
四、病蟲害及其防治
1、金銀花褐斑病
(1)為害癥狀: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xiàn)黃褐色小斑,后期數(shù)個小斑融合一起。潮濕時,葉背有灰色的霜狀物生成,干燥時,病斑中間部分容易破裂??梢娫摬≈饕:θ~片,且病害嚴重時,葉片早期枯黃脫落。(2)防治方法:⑴農(nóng)業(yè)措施:每年春秋2季各進行1次中耕。并且施用氮肥、磷肥,每年春季、5月下旬、7月初各施1次,秋季施1次土雜肥,增強抗病能力;秋季要將病枝清除、落葉進行清掃,并帶出田外燒毀。另外,增施有機肥,多施P、K肥,促進樹勢生長,提搞抗病能力,還要及時排水,特別是在多雨季節(jié),降低土壤濕度。為了改善通風透光,要適當修剪,也有利于控制病害發(fā)生。⑵化學防治:采取藥劑防治。用50%多菌靈800~1000倍液;50%托布津1000~1500倍液;在雨季噴1次,其后再噴2次,每隔10天噴1次。
2、金銀花白粉病
(1)為害癥狀:該病害是由子囊菌亞門的白粉菌引起的病害。發(fā)病范圍廣,葉、花、果實均可發(fā)病,常造成枝條干枯,而且發(fā)病嚴重時可造成植株死亡。葉上病斑開始時為白色小點,后擴展為白色粉狀斑,嚴重時發(fā)黃變形甚至落葉;莖上部斑褐色,花扭曲,嚴重時脫落。(2)防治方法:選育抗病品種;合理密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整形修剪,可增強抗病力;另外要多施些磷鉀肥;發(fā)病初期用15%粉銹寧(三唑酮)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7天1次,連噴2~3次。
3、蚜蟲
該蟲主要危害是刺吸植物的汁液,使葉變黃、卷曲、皺縮,嚴重時會造成絕收。該蟲在15—25℃時繁殖最快。立夏后,蔓延比較快,并且以成、幼蟲刺吸葉片汁液,使金銀花花蕾畸形;為害過程中導致煤煙病發(fā)生,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
防治措施:(1)將枯枝、爛葉集中燒毀或埋掉。(2)清除雜草;(3)藥劑防治。在植株未發(fā)芽前用石硫合劑先噴1次,以后繼續(xù)噴用,最好在清明、谷雨、立夏各噴1次,可以根治蚜蟲。(4)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10%萬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方法是5—7天1次,連噴數(shù)次。但要注意最后一次用藥須在采摘前10~15天進行。
金銀花具有抗衰老,防癌變,輕身健體的良好功效。因其含有多種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和對人體有利的活性酶物質。因此,在種植金銀花的過程中一定要了解其生長特性,掌握技術要點,科學栽培,這樣才能獲得好的效益。
(作者單位:453300河南省封丘縣林業(yè)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