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鵬
滑子菇又名滑菇、珍珠菇、光帽鱗傘,光帽黃傘,屬木腐菌,營養豐富,是一種藥食兩用菌,世界五大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發菌快、出菇快、結菇多、適用性廣、抗雜高產,作為丹東市食用菌產業的主導產品,要獲得高產、穩產,必須加強各個環節的科學管理,尤其是滑子菇出菇期管理。
1出菇期管理
氣溫穩定在23℃左右,培養袋內菌絲已長滿并逐漸轉為淺黃色,標志滑子菇已達到生理成熟,開始向子實休轉化,可進行出菇管理。出菇期采取滿足滑子菇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利于高產。
1.1菇棚清理
丹東市滑子菇主要以冷棚架式栽培為主,開膜前3-4天,要對菇棚進行1次徹底的消毒,首先要清掃菇棚,棚內地面用生石灰消毒,棚內外噴80%的敵敵畏和3%來蘇兒液600-800倍液或速滅殺丁等菊酯類藥物消毒防蟲,殺死害蟲及蟲卵,在通風口處安裝防蟲網。地面灑上凈水,棚內濕度保持在80%以上。
1.2菌塊分類
開膜前檢查菌塊,根據菌塊臘質膜是否形成、臘質膜的厚薄以及感染雜菌的程度,進行分垛,分類管理,淘汰污染的菌塊。分垛垛高一般5-10層,垛高不超過1米,人行道留60-70cm寬,垛與垛間隔20-30cm,擺放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有三角形、井字、雙排等兩頭加中間出菇的,也有順墻兩頭出菇的。噴大水沖洗袋上殘留的農藥,兼具起到降溫的作用。
1.3開膜劃菌
開膜可促進菌苗絲體的生理轉化,為出菇創造條件。菌塊的菌膜太厚,不利于出菇,用高錳酸鉀水消毒過的小刀沿菌塊上表面的邊緣劃一圈,割開菌塊兩端約8cm長的菌袋露出培養基(菌塊),無蠟質膜的或蠟質膜薄的菌塊可以不劃面,每隔3cm左右在菌塊表面劃開蠟質膜,劃道深度1~2cm,寬度約2cm的垂直和水平網格深度,劃道的目的是劃破菌塊的蠟質層,使培養基內的菌絲接觸新鮮空氣和水分,以利通氣和長菇。劃道后休菌兩天不噴水,保持干燥,使受傷的菌絲恢復生長,待劃面菌絲重新愈合后,進行正常水分管理,調節環境溫度在15°C,以誘導結菇體形成。
1.4催菇期
催菇期約半個月。劃菌后1-2天內地面多灑水,每天噴2次水,保持空氣濕潤清新,促使菇蕾出現,噴一次高效綠霉凈,要求棚內相對濕度85-90%,為保證子實體生長發育對水分的需要,本著少噴勤噴的原則,以后每天白天向菌塊噴2次水,為了促進出菇夜間可加噴1次,共3次,水溫越低越好,菌塊含水量應逐漸達到90%左右,手按料塊發軟有水滲出為宜。菇房地面、四壁和頂棚都應噴到水。為使菇體達到商品要求,刺激早出菇,適當拉大白天夜間溫差,白天適當封棚,夜間加大通冷風量。當環境濕度、溫度和菌袋含水量適宜時,菌袋面開始出現米黃色的原基,標志著出菇開始,此期應以保持袋面不干燥為宜,保持空間溫度為主,應該減少或者不向菌袋噴水,防止積水引起死菇,注意更換新鮮空氣,不能吹過堂風,以免吹干菇體和導致小菇過早開蕾。
1.5出菇期
出菇期最適溫度15-18℃,菇蓋長到0.5cm時,可適當向菇體和菌袋表面增加噴水量,不能大水直接噴菇蕾,以防沖掉幼菇,水不可過冷過熱,水溫要求在10~20℃,隨著菇蕾的長大,逐漸增加噴水量,每天至少2~3次,若夜間多噴1次,可增加產量,空氣干燥時要多噴水,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5-90%。
1.6采收后管理
頭潮菇采收后要將殘留物清除掉,停水2-3天,保持空間相對濕度達85-90%,菌袋濕度70%,以利菌絲積累養分,恢復生長。為促二潮菇形成,應盡量拉大晝夜溫差,加大通風,增加光線。
1.7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以預防為主,黃粘菌是菇期主要病害,可選黃粘菌滅、粘菌靈、細菌殺等藥防治;菇蚊蠅是菇期主要蟲害,一旦發現要及時噴霧防治,可選綠丹苦參、菇蟲速殺等食用菌專用生物藥劑。
2出菇期注意事項
2.1劃菌深度
劃菌淺要適度,劃線過深菌塊易斷裂,噴水后菌塊散碎,一般1cm深即可。
2.2溫度
滑子菇屬低溫型種類,對低溫抵抗力強,較適宜在10~15℃條件下生長,5℃左右也能生長,但不旺盛;高于20℃滑子菇子實體形成慢,蓋小、肉薄、柄細、易開傘。出菇期溫適宜溫度15―18度,因此出菇室溫度不能低于15℃。實踐證明,自然溫差大的變溫條件下滑子菇子實體生長極好,健壯無雜菌、產菇多、菇體大、肉厚質好,應充分利用自然溫差促進滑子菇多產。
2.3濕度
滑子菇菌蓋表面有一層光滑勃液,要比其他菇類多需一些水分,鮮菇含水率達95.2%,說明水分是滑子菇高產的重要條件之一,水分管理是滑子菇增產的關鍵措施?;庸綄λ值拿舾衅?,表現在菌塊表面出現白色或黃色的原基突起時,此期也是出菇的關鍵時期,以保濕為主。為保證滑子菇實體的生長,應適當地噴水保持菌塊表面濕潤,一天至少噴水兩次,避免大水澆灌;每天向地面、境壁噴水數次,維持空氣濕度90%左右,菌塊水分70%左右,防止菌塊和子實體水分過分蒸發。如遇干旱天氣,風流過大,料面千燥,可適當增加噴水次數,菌塊內含水量不能低于75%。當菌塊濕度過大、室溫超過18C,小菇會成批葵縮死亡,噴水后要緩緩通風換氣可防止這種現象發生。冬季噴水不要噴過冷的水,最好將水存放2日,使水溫水溫與室溫接近后使用。
2.4通風
滑子菇各個生長階段都需要足夠的氧氣,出菇期菌絲體呼吸量增強,需氧量明顯增加,菇棚應做好通風換氣,保持室內基本空氣的清潔,避免室內二氧化碳積聚.影響菇體生長發育。室內通風不好,滑子菇不出菇或出菇晚,或畸形菇增多如蓋小、柄長而粗、不規則生長畸形。通風時要注意溫、濕度變化,溫度較高的季節要保證室內的足夠的氧氣供菇體需要,應日夜開啟排氣孔和通風口,以使空氣對流。若室外氣溫高于室溫應結合噴水,給菇棚早晚通風換氣;低于室溫則應在中午通風換氣。
2.5光照
滑子菇出菇階段不宜有直射光,需要一定的散射光促進菌絲生長,誘導出菇,菇棚內不能太暗,如沒有足夠的散射光,光線過暗,則菇體色淺,柄細長,品質差,影響產量,另外菌塊太密集也會因為散射光不足造成滑子菇質量變差。
2.6采收
滑子菇開傘后采收一方面造成滑子菇商品質量下降,另一方面會引起菌塊感染,應根據收購商要求在開傘前采收。
(作者單位:118109丹東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