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杰 張巧珍
當前我國的茶葉產業仍主要處于附加值較低的傳統加工生產階段,為謀求茶葉產業新的發展空間,實現茶葉產業的永續發展,需探討新形勢下我國茶業的創新之路,從而保證茶葉產業的競爭力,使其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
1我國茶葉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問題
我國茶類種類齊全,茶園面積廣布,同時茶葉產業的從業人員基數龐大。我國作為世界性的產茶大國具有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生產茶葉的巨大優勢。
但同時我國許多茶園的機械化推行力度較低,人工勞動占有很大的比重。過多使用勞動力,會造成生產成本的上升,不利于優化茶產業結構,削弱其改良升級的能力。
茶葉原產品的附加值較低,倘若以毛茶直接出售,則源頭所得利潤較為有限,因而加快茶葉產業的深加工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能提升茶業的附加產值,延伸高端的產業鏈,符合與時俱進的時代要求。
2我國茶類深加工技術類型及其有利影響
2.1茶飲料深加工技術
就目前而言,在國內的生產工藝中,茶飲料加工技術工藝的產值是最高的。以我國的統一的冰紅茶飲料為例,用茶葉生產的副產品為原料進行調制,不僅大大提高了對茶葉副產品的利用率,還能獲利豐厚。茶類飲料有含乳型、汽水型和保健型等,樣式豐富。我國幅員遼闊,地域縱橫南北,不同地區有不同特色的茶類品種,從而具備了打造不同地方特色的茶類飲料的能力,不同的口感可以滿足不同類型的人的需求,還能進一步豐富了茶飲料品種,同時迅速增大茶飲料產值,拉動經濟增長。
2.2速溶茶深加工技術
在我國,速溶茶深加工技術是工藝綜合利用價值最高的深加工技術。調味速溶茶是用速溶茶和果汁、香料等混合而成,譬如速溶檸檬茶、速溶奶茶和速溶獼猴桃茶等。速溶茶對于當今講究效率的快節奏生活具有相當的實用性,假設速溶茶產品能在在我國經濟較發達地方推廣開來,不僅有利于我國速溶茶文化的形成,還能增加我國居民增對中國茶類速溶茶的消費。如果我國能大力發展速溶茶深加工技術,對于打造本國速溶茶品牌,搶占國際市場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2.3茶食品深加工技術
茶食品深加工技術是目前國內茶業的新興產業技術,具有光明廣闊的發展前景。茶與糕點、饅頭、小籠包、餃子等食品相結合,實現了茶業的創新發展,能更好地塑造地方特色食品。茶類食品除了本身食物的口感,還具有了茶類物質的清新典雅的特質。以超微茶粉為原料,可以制作成茶面條,茶包子,特制奶茶,茶月餅,茶果凍和茶類糖果等。根據不同地域而制作的茶類食品豐富了我國的食物品種,能引導人們對綠色食品的消費,有利于我國的國民健康。
2.4袋泡茶深加工技術
袋泡茶深加工技術是國際上茶葉生產中最為獲利的加工工藝技術。美歐國家對于袋泡茶有著深入的研究和泡飲習慣,因而袋泡茶在國際市場上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在我國已有相當多的袋泡茶品類,如作為保健品的人參袋泡茶、靈芝袋泡茶等,還可以分為保健袋泡茶,香味袋泡茶等。我國的茶類品種具有其他國家不具備的清香的特征,因而具有相當的推廣優勢。
2.5天然產物提取與應用技術
同時天然產物提取與應用技術則是當前國際上茶業生產最受關注的工藝技術,是傳統茶葉生產加工技術與高新科技的結合,必能在茶業轉型的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現代科技萃取和提煉茶類對人體有益的有機成分,將其制成保健品、化妝品等,譬如:茶類的沐浴露、洗發水,茶類的醋和茶類香皂等。上述產品在普通大眾的生活中是十分普遍使用的,具有實際性,所以推廣開來的優勢十分明顯。
3當前推廣茶葉深加工技術的制約因素
3.1資金不足
在我國大面積推廣茶葉深加工技術需要大量資金,而許多茶企業、茶廠仍停留在低端的茶葉傳統加工階段。本身企業的經營規模有限,所得利潤也是較為有限的,且目前我國尚無有上市的大型茶企業,融資方面的手段較為有限,所以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
3.2扶持措施需健全
要推廣高新加工技術,則許多茶企業需要地方政府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來加大扶持力度。茶葉深加工對于不少的茶企、茶廠來說仍是陌生領域,需要國家政策的引導和實踐的摸索,對于一些企業難以發展和鞏固的領域,政府可以給予政策性紅利,引導和培育企業,使其發展壯大。
3.3科研投入不足
茶葉深加工技術需要大量科研人員的參與,不少的地方茶種只能生長在特定的區域,地理位置較為偏僻。缺少做相關研究的高等院校或者高水平人才,阻礙了當地茶葉深加工技術的發展。
3.4國際競爭壓力大
現如今速溶茶,袋泡茶等茶類加工產品在西方國家深受歡迎,因此開拓國際市場有重要的價值意義,但不少西方國家對我國許多的商品設置了大量的貿易壁壘,這對于我國深加工的茶類制品的外銷也是一個相當大的考驗。
4解決對策
4.1企業協作,規模集群
地方上分散的中小茶葉企業可以進行企業合并,或者重組成規模更大的企業。積極創立或推廣茶葉生產合作社,將各自獨立生產的茶農集中為一個整體,形成一定的地方茶葉產業生產的集群,對于企業的集資也將起到一定的作用。
4.2優化惠企、惠農政策
各類茶企業、茶廠符合條件的,應當積極申請相應的政策支持,按照政策的指導性,規范好茶類深加工技術的應用,形成產業的標準。
4.3加強校企合作
同時要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技術合作,形成校企合作,將科學實驗室的科研成果轉化成新的生產力,助力于茶葉深加工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例如:福建省在著名的鐵觀音茶鄉安溪設立了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安溪茶學院作為福建省研究茶學的最高等學府將極大地發揮自身作為研究茶類的科學前沿平臺的作用,將鐵觀音的茶葉深加工產品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4.4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對于開拓國外市場,則應該設法建立起與一些跨國公司或者集團的合作關系,我國的茶葉企業在進行外銷的時候,可以與外國的資本家進行利益分配的協商,進行一定的資本讓渡,讓外國公司進行代銷,努力開拓在發達國家的業務。
(作者單位:362000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