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連飛
大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大田豆類作物,在大豆生長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病害的侵襲,影響大豆的正常生長,現將大豆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大豆霜霉病
1.1危害癥狀:病苗子葉無癥,第一對真葉從基部開始出現褪綠斑塊,沿主脈及支脈蔓延,直至全葉褪綠。以后全株各葉片均出現癥狀。花期前后氣候潮濕時,病斑背面密生灰色霉層,最后病葉變黃轉褐而枯死。葉片受再侵染時,形成褪綠小斑點,以后變成褐色小點,背面產生霉層。受害重的葉片干枯,早期脫落。豆莢被害,外部無明顯癥狀,但莢內有很厚的黃色霉層,為病菌的卵孢子。被害籽粒色白而無光澤,表面附有一層黃白色粉末狀卵孢子。
1.2循環規律:孢子囊萌芽形成芽管,從寄主氣孔或細胞間侵入,并在細胞間蔓延,伸出吸器吸收寄主養分。孢子囊壽命短促如及時借風、雨和水滴傳播,可引起再侵染。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殘體上或種子上越冬,種子上附著的卵孢子是最主要的初侵染源,病殘體上的卵孢子侵染機會較少。卵孢子可隨大豆萌芽而萌發,形成孢子囊和游動孢子,侵入寄主胚軸,進入生長點,蔓延全株成為系統侵染的病苗。病苗又成為再次侵染的菌源。低溫適于發病、帶病種子發病率15℃時最高,達16%,20℃為1%,25℃為0,因此東北、華北春大豆發病重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夏大豆。
1.3防治要點:大豆霜霉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1)種子處理:用瑞毒霉拌種,或以克霉靈、福美雙及敵克松為拌種劑,效果很好。(2)清除病苗:病苗癥狀明顯、易于識別,鏟地時可結合除去病苗,消減初侵染源。(3)噴灑藥劑:病害流行條件出現時,及早用百菌清、多菌靈、退菌特等噴施防治。
2.大豆灰斑病
2.1為害癥狀:主要為害葉片,也侵害莖、莢及種子。帶病種子長出的幼苗,子葉上現半圓形深褐色凹陷斑,天旱時病情擴展緩慢,低溫多雨時,病害擴展到生長點,病苗枯死。成株葉片染病初現褪綠小圓斑,后逐漸形成中間灰色至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蛙眼斑,大小2~5mm,有的病斑呈橢圓或不規則形,濕度大時,葉背面病斑中間生出密集的灰色霉層,發病重的病斑布滿整個葉片,融合或致病葉干枯。莖部染病產生橢圓形病斑,中央褐色,邊緣紅褐色,密布微細黑點。莢上病斑圓形或橢圓形,中央灰色,邊緣紅褐色。豆粒上病斑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暗褐色,中央灰白,病斑上霉層不明顯。
2.2傳播途徑: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或種子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病殘體上產生的分生孢子比種子上的數量大,是主要初侵染源。種子帶菌后長出幼苗的子葉即見病斑,溫濕度條件適宜病斑上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但風雨傳播距離較近,主要侵染四周鄰近植株,形成發病中心,后通過發病中心再向全田擴展。氣溫15~30℃,有水滴或露水存在適于病菌侵入,氣溫25~28℃有兩小時結露很易流行。氣溫15℃潛育期16天、20℃13天、25℃8天、28~30℃7天。分生孢子2天后侵染力下降26%,6天后失去生活力。生產上病害的流行與品種抗病性關系密切,如品種抗性不高,又有大量初侵染菌源,重茬或鄰作、前作為大豆,前一季大豆發病普遍,花后降雨多,濕氣滯留或夜間結露持續時間長很易大發生。
2.3防治要點:噴藥防治葉部或籽粒上病害,于結莢盛期采用飛機噴灑36%多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或40%百菌清懸浮劑、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3.大豆菌核病
3.1為害癥狀:主要為害地上部,苗期、成株均可發病,花期受害重,產生苗枯、葉腐、莖腐、莢腐等癥。苗期染病莖基部褐變,呈水漬狀,濕度大時長出棉絮狀白色菌絲,后病部干縮呈黃褐色枯死,表皮撕裂狀。葉片染病始于植株下部,初葉面生暗綠色水浸狀斑,后擴展為圓形至不規則形,病斑中心灰褐色,四周暗褐色,外有黃色暈圈;濕度大時亦生白色菌絲,葉片腐爛脫落。莖稈染病多從主莖中下部分權處開始,病部水浸狀,后褪為淺褐色至近白色,病斑形狀不規則,常環繞莖部向上、下擴展,致病部以上枯死或倒折。濕度大時在菌絲處形成黑色菌核。病莖髓部變空,菌核充塞其中。干燥條件下莖皮縱向撕裂,維管束外露似亂麻,嚴重的全株枯死,顆粒不收。豆莢染病現水浸狀不規則病斑,莢內、外均可形成較莖內菌核稍小的菌核,多不能結實。
3.2循環規律
病原真菌以在土壤中和混在種子間的菌核越冬,種子亦可帶病。越冬后的菌核,在大田封壟后,在土壤溫度和濕度適宜時,萌發產生子囊盤,子囊孢子為初次侵染源,可以氣傳,最遠能傳三十米。大豆揚花期病原孢子落到花上,利用花的養分萌發,在花開過以后侵染進入植株。病原菌在莖內部生長向上發展。然后轉到莖桿的外部,顯癥。菌核在土壤中可存八到十年。但在潮濕土壤中存活時間短。
3.3防治要點:選擇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每公頃用藥量1500克,對水噴霧;40%紋枯利可濕性粉劑800-1200倍液。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每公頃用藥量1500克,對水噴霧;25%施保克乳油,每公頃1050毫升,對水噴霧。一般于發病初期防治一次,7~10天后再噴一次,但一定要噴得均勻周到,才能得較好效果。
(作者單位:154100黑龍江省鶴崗市新華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