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林
地下害蟲有的長期生活在土壤中,它為害作物的地下部位及近地面部分。如蠐螬、金針蟲。有的有一固定時間生活在地下,在地下為害,另一固定時間可到地上生活為害,如地老虎,還有一種隨時可到地上、地下為害,如螻蛄。地下害蟲可造成農作物缺苗、壟斷,對農作物造成損失。據統計,在安慶市經濟損失可達30~40%,嚴重時可達80%。地下害蟲為害時間主要是春、秋季,因為此時農活忙,防治不及時;它主要在作物的播種期及苗期為害,此時作物無耐害性及補償性;它主要為害作物的根部及近地面嫩莖;蟲量大,蟲口密度高,且早期為害隱蔽,不易察覺,故作物受害嚴重。
在安慶市地下害蟲以螻蛄、蠐螬、金針蟲、地老虎為主,習性及防治技術簡述如下:
螻蛄,屬直翅目,螻蛄科。它能為害麥類、玉米、高粱、豆類、麻類、蔬菜、水稻等。它主要造成農作物缺苗、壟斷。它每日能吞食20~30粒種子或咬斷根、莖,斷口呈纖維狀或亂麻狀,造成土上部分作物發黃、枯死。它在地下活動,造成隧道,使得幼苗失水枯萎而亡。螻蛄以成蟲或若蟲越冬,一年一代,具夜晚9~11時活動為盛的夜出性、趨光性,對香甜物的趨化性,對牛、馬糞的驅糞性,下雨后或灌溉后活動盛的喜濕性。每年第一為害盛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二為害盛期在9~10月。據懷寧縣石牌農業站多年觀察,前茬為蔬菜、薯類等的發生重,當季為麥、谷、蔬菜的發生重,近村莊、溝渠、田埂的地塊發生重。在防治上先要做好螻蛄的調查,即在春、秋季,通過看、誘、聽、查活動;查危害,在調查田塊隨機5點或10點取樣,每點1m2查作物被害率,被害率=被害植株/調查總植株x100%。還可通過挖土調查或田間直接目測查數量。通過調查獲得數據,用糖醋毒餌誘殺或撒施農藥防治。
蠐螬,即金龜子幼蟲,又名蒼蟲、瞎碰。經調查,在安慶市危害的主要為銅綠麗金龜子和大黑鰓金龜子。在大豆田、花生田危害的多大黑鰓金龜子,在果園苗圃危害的多為銅綠麗金龜子,成蟲、幼蟲都可為害作物。成蟲主要為害大豆、花生、桑、蘋果等葉部,造成葉片出現孔洞、缺刻、光桿。幼蟲主要為害花生、大豆、山芋、麥、玉米、蔬菜根部,細根咬斷,呈刀切狀,粗根造成孔洞,呈褐色或黑褐色。金龜子具上半夜活動為盛的夜出性、趨光性、假死性。卵散生于土下5~10cm處。幼蟲食性雜,趨肥,歷期長達150~300天,順壟前進為害。成蟲出現于每年的4月初至5月下旬,盛期在6月上旬至8月上旬,為害大豆等。末期8月中旬至9月中旬,為害花生、山芋、小麥等。幼蟲主要在4至5月為害小麥、玉米、谷、高粱等。背風向陽地重發,非耕地重于耕地,粘土田塊重于砂土田塊。村邊、路邊、地邊三邊造林的樹木為金龜子提供食料。種植的豆類、花生、蔬菜、玉米為幼蟲提供食料。在栽培上以麥、豆為主的區域易發生危害。
測報上需搞好越冬調查,摸清其蟲態比,冬前和春季各進行一次,調查田塊每畝隨機取一個點。細挖1m2的面積,挖0.6m深。挖土查數量,分層記錄,以便掌握它的活動規律。成蟲可通過燈光誘集,田間觀察等方法對其進行調查。
金針蟲,即叩頭蟲的幼蟲。主要危害作物根系、莖基部,咬食小麥、玉米、高粱等種子、或者幼苗,引起壞根、缺苗斷垅等。金針蟲還能鉆到根和莖內取食,對樹木幼苗也會造成危害。在排灌便利的區域,可以采用水旱輪作,灌水可以有效的防治金針蟲。旱作區,收獲之后,可以采用深耕多耙,暴曬殺蟲。也可以使用5%甲基毒死蜱顆粒劑等進行毒土殺蟲。
地老虎,是危害較重的地下害蟲,以幼蟲為害。屬于典型的晝伏夜出型地下害蟲,咬食玉米莖基部,大豆嫩芽、各種蔬菜等。造成缺苗,嚴重時甚至毀種。地老虎成蟲即蛾,可以用光燈誘殺,也可以用糖醋毒液誘殺。在農業生產上,還可種植地老虎愛吃的雜草如莧菜等,把地老虎吸引過去,集中殺滅,以減輕對主要農作物的危害。
農業防治。1、平整土地,深耕改土,清除雜草,消滅地下害蟲的滋生地。2、合理輪作倒茬。一般前茬為大豆、花生、甘薯和玉米的田塊蠐螬發生較重,合理輪作換茬有利于減輕地下害蟲的危害。3、深耕翻犁,通過機械殺傷、曝曬、鳥食可消滅50%~70%的蠐螬、金針蟲。4、合理施肥。有機肥、農家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未腐熟的易招引金針蟲、金龜子產卵;化肥要深施,既能提高肥效,又具備腐蝕、熏蒸作用,對地下害蟲有一定的殺傷作用。5、合理灌溉。蠐螬發育最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為15%~20%,過干過濕可使其卵不能孵化、幼蟲死亡、成蟲的繁殖和生育能力下降。因此,在蠐螬重發區,在保證作物生長發育的基礎上,適時適量灌水,可減輕危害。
物理防治。螻蛄、金龜子、金針蟲等具有較強的趨光性,可利用光燈進行誘殺。田間沒有電源的地方可架設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進行誘殺。同時,將已誘到的害蟲本身產生的性信息引誘成蟲撲燈,燈外配以高壓電網觸殺,達到殺蟲的目的。每天傍晚開燈,第2天凌晨關燈,可誘殺金龜子、螻蛄等多種害蟲。
種子處理。最好使用包衣種子,沒有進行包衣的種子要進行藥劑拌種。種子處理常用藥劑有50%辛硫磷乳油、40%甲基異柳磷乳油等,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1%~0.2%。拌種時,先用種子重量5%~10%的水稀釋藥液,然后均勻拌種,堆悶6~12小時后即可播種。
土壤處理。地下害蟲重發區,藥劑拌種的同時,須在整地時用藥劑進行土壤處理,這樣才能達到好的防效。常用的方法:1、每畝用50%辛硫磷200~250g或40%甲基異柳磷有效成分0.2L或48%樂斯本有效成分0.2L,兌水稀釋10倍,噴于細土25~30kg上拌勻成毒土,將毒土順壟撒施或全田均勻撒施,然后淺土覆蓋。2、每畝撒施有效成分辛硫磷顆粒劑120g或毒死蜱顆粒劑90g,撒施于土表。3、將藥劑與肥料混合施入田中。然后耕翻。4、配制成毒土溝施或穴施。每畝用50%辛硫磷有效成分100mL、40%甲基異柳磷有效成分80mL、48%樂斯本有效成分90mL等。5、毒餌誘殺。毒餌誘殺是防治螻蛄的理想方法之一。選用90%晶體敵百蟲、40%甲基異柳磷等藥劑,用藥量為餌料重量的1%。先將藥劑用適量水稀釋,然后再拌入炒香的餌料上(如麥麩豆餅等),按照4~5kg/畝的量于傍晚撒施,施毒餌前先澆水保持地面濕潤,效果更好。
(作者單位:246100安徽省懷寧縣石牌鎮農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