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超 楊淑杰
在我國,先進的水稻生產中的種植與收獲機械化技術在北方水田作業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隨著近年來我國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我國農民收入得到增強,促進了水稻種植和收獲機械化技術和國際接軌,這將成為未來我國現代化農業生產的主要方式。
1水稻種植機械化現狀
目前,在水稻種植技術研究上,國家傾注了比較多的精力和資金,研究成果也比較豐碩,相比于其它糧食種類而言,水稻的機械化種植發展迅速,水稻種植技術更新也具有突破性進展,有效促進了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升。但是就整體而言,我國的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提升仍有一定的空間,與發達國家的水稻種植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如今,雖然水稻的機械化種植正在不斷地推廣使用,人們也更逐漸接受了機械化的水稻種植技術,但由于多方面綜合因素的影響,水稻作業效率無法達到預期值,為了有效改善這一狀況,相關部門應深入推廣水稻機械化種植,提升水稻種植的生產效率,滿足人們對于水稻生產的需求。就目前而言,水稻的機械化種植可以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1機械插秧
1.1.1農民用機械栽培水稻,不僅提升了栽培效率,而且可以大力宣傳機械種植的優勢,促進機械種植的普及。在我國偏北方的地區,尤其是東北地區,運用機械插秧方式,不僅有效提升了產量,而且在產量的穩定性上,每年的產量都比較平均。相比于機械插秧的方式,人工插秧就有點相形見絀,人工插秧方式中,人們的插秧水平不好控制,容易出現變異的情況,而且水稻的質量也不能保證,不利于水稻產量的有效提升。研究表明,在作業效率上,機械插秧是人工插秧的三倍,因此,為了提升勞動生產率,選用機械插秧方式是比較合理和高效的。在目前機械插秧中,一般均采用定苗、定行和定穴這三種方式,這對水稻種植效率的提升有很大促進作用。
1.1.2除此之外,相比于人工插秧,機械插秧在生產工藝上也有優勢,具體表現為:插秧工作不受天氣變化的影響,像刮風或者小雨等天氣也可以繼續操作,利于整體效率的提升;同時,因為機械插秧的工作效率較高,因此作業的成本投入也比較低。除此之外,還有節省種子和對農田的平整度要求較低等優勢。
1.2機械直播
1.2.1在水稻栽培中,機械直播的優勢明顯,主要體現在不僅具體的操作過程十分簡便易行,而且可以有效地減少機械投資成本。因為這樣的明顯的優勢,在我國北方地區,農民借助機械種植水稻的比較多。但是,從機械直播的運行情況來看,在機械直播的優勢之下,也有一些缺陷,主要表現在:
1.2.2機械直播的播種期會有所推遲,所以產量也會受到影響,這主要是因為機械直播省略了育秧環節;同時,水稻的變異率提升,這主要是因為農田都選用同樣的水稻品種進行機械直播;還有就是機械直播秧苗脫水通氣過程中,稻田里的雜草就會借勢生長,為了除草就要使用化學農藥,而化學農藥對秧苗的危害比較大,而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就會增加。除此之外,在不良天氣的影響下,機械直播秧苗爛死的概率比較高,從而影響了產量。
1.3機械淺栽。在人工拋秧的基礎上進行機械拋秧,就是水稻的機械拋秧種植。運用機械拋秧種植,水稻不僅顆粒飽滿,而且也比較容易成熟。拋秧種植的要求比較高,主要體現在:秧田泥漿要多,而且要平整,才不會使秧苗倒秧和漂秧,保證秧苗立在田中,從而使水稻質量不受影響;同時,這種方式受天氣的影響比較大,且需要借助人力才能完成。
2促進水稻種植機械化發展的建議
2.1加大水稻機械化種植技術推廣
2.1.1地區政府因地制宜,從實際情況出發,充分利用國家在資金和政策等方面對本地區的水稻機械化種植給予的支持,爭取農機購置補貼項目資金和組建水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項目,并結合黑河市水稻種植的區域特點,建立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示范區,組建專業團隊對水稻生產全過程進行跟蹤指導,并制定農機推廣合理化方案,減少農民水稻機械化種植的后顧之憂,積極地使用合適的機械化的水稻種植方式,確定工作實施細則,全面提升水稻種植產量,實現農民創收。
2.1.2相關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使更多的農戶接受機械化的種植方式,對機械化的種植方式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以提升農民機械化種植的運用水平,更好地促進機械化種植的開展。
2.1.3加強培訓。積極開展人員培訓,著力培養一批有技術、善管理、帶動能力強的優秀技術骨干與農機操作手,并引導和帶動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種糧大戶、農機生產商也參與其中,解決農戶在農業機械使用中遇到的問題,且有效地為購買農業機械的農戶提供相應的維修保養服務和技術培訓,增加農戶對機械的了解,從而更好地開展機械化種植,加快推進水稻全程機械化的發展。
2.2加強機械化技術研發
對于實現機械化發展而言,機械化技術的研發是根本前提,而機械化技術的推廣只是后續的工作。從水稻種植的實際情況來看,水稻的產量不僅跟采用機械化的種植方式有關,而且與技術和裝備也有很大的關系,在水稻機械化種植過程中,技術和裝備越先進,農民水稻種植的成本投入就越少,從而農民從水稻種植中獲得的經濟利益也就越多。因此,技術和裝備也是比較關鍵的。這就要求農業技術部門要不斷加大水稻種植技術和設備研發投入,健全研發團隊,在現有技術和裝備基礎上不斷進行技術裝備研發和創新。在我國,水稻種植的機械化對實踐操作性和穩定性要求比較高,因此,有效降低環境變化對于水稻種植的影響是技術研發部門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這方面,技術研發部門也要相應地投入更多的技術力量,使問題能夠有效得到解決,從而促進整體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的提升。
總而言之,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的提升,不僅要掌握相應的機械化種植技術,而且政府以及相關部門也要加大投入宣傳和技術研發,只有將這些措施有效結合,才能促進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邁上新臺階。
(作者單位:164399黑龍江省黑河市農業農村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