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穩 穆煥文 李金艷 牛力強
從世界各國的農業發展歷程看,沒有現代種業就沒有現代農業,強大的現代農業離不開強大的現代種業支撐,種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命線”,而信息作為當代最活躍的生產力因素,對現代種業的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
1以種子品種信息做好品種的推薦與咨詢工作
根據我國頒布的《種子法》等相關規定,在種子品種管理中需要按照規定程序與方法對新選育與引進的農作物品種展開中試與評審。所有通過審定的種子品種,在經營銷售的過程中需要對該品種的特征特性作出詳細且準確的表述,同時要給出具體的方法措施。
種子品種信息化管理則主要以品種數據庫作為基礎,結合品種審定委員會所公布的新品種信息與引育基地的品種鑒定信息,再通過綜合分析氣候、土壤、種植技術等相關資料,從而構建更為完善的品種信息與知識數據庫,其中涵蓋了區域試驗、示范與審定數據、本地區使用與評價數據等等。此外,品種決策子系統的主要功能在于優選出最適宜的農作物品種,進而向種子使用農戶提供更為精準的服務。而品種信息化管理系統則通過采集大量品種信息,對氣候、土壤、效益、生產、植保、檢測及市場需求等信息展開綜合分析,進而構建全面且可靠的種植品種分布資料庫、專家知識庫以及決策模型,從而結合品種的特征特性去推薦最適合的品種。
2以種子價格信息促進種子市場的有效管理
通過種子價格信息的獲取掌握市場動態變化,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目的是保證種子市場的穩定性。從過去幾年的發展來看,種子市場曾出現過因為某些突發事件而造成眾多地區種子價格發生了異常波動,同時隨著我國種子市場與國際市場逐步交融,國際種子市場的變化都會波及到國內的種子市場,因此對于種子價格的走勢預測分析則顯得難度更大。所以,為了保證我國種子市場的穩定發展與安全性,相關部門一定要通過綜合分析,總結出一切影響我國種子市場價格的因素以及預測出未來的價格走勢,從而在相關政策的制定中提供指導,保證對國內種子市場宏觀調控的有效性,將負面影響降至最小化。
在如今競爭日漸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下,許多種子企業也會結合市場動態調整企業的經營策略,主要是以種子價格信息為參考展開調整,確保企業能夠穩健發展。而農民作為種子的主要用戶,基于種子價格信息平臺去調整自己的種植結構,優化農業生產投入,從而保證產量與收入的增加。此外,種子價格信息平臺的構建,也進一步提高了我國種子市場的透明度,農民能夠立足全國范圍去優選優質且經濟的品種,進而能夠享受到價格信息帶來的切實利益。
3以種子市場管理信息保障用種安全性
依據我國頒布的《種子法》規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肩負起種子市場監督管理的重要職責,具體的監管內容需要結合當地的農業生產發展實際情況,切實將當地主要的農作物種子全部納入到抽檢范圍內,并且通過增加抽檢頻次,尤其是在種子市場銷售的旺季,需要展開不定期的種子抽檢,同時組織更多人員對種子市場營銷的多個環節展開抽檢。在抽檢的過程中,需要對市場流通種子是否通過了審定以及其生產加工、包裝標簽等是否嚴格按照《種子法》的規定,對于一切無證經營、“山寨”包裝的種子堅決予以查辦,因此需要將所有商品種子的包裝、標簽、品種說明及生產企業資質等作為監管抽檢的對象。
同時,種子管理職能部門還需結合具體品種與市場的特征,對種子事故預警指標展開合理制定,主要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定性與定量分析,并且在相關研究理論與專家經驗的支持下,合理設定預警指標的警戒值,保證種子警情的及時發現,也為相關管理部門提供更為及時且精準的反饋調控信息,做好應急處理工作。而種子事故的預警指標則需要結合上述所言的種子質量抽檢結果所構建的數據庫基礎。具體來講,種子市場管理信息數據庫主要包含:①生產許可證、生產合同以及品種的審定與授權、田間檔案等相關內容;②種子市場監督抽檢結果,其中涵蓋了種子標簽、證照以及種子的種子檢測結果;③雜交水稻與雜交玉米種子的田間純度鑒定檢測結果;④種子企業與種植農戶的舉報信息以及對種子案件的審理結果公布。
種子事故預警應急處理的信息系統構建,主要是結合種子事故預警模型與歷年來種子事故預警數據庫的動態信息,尤其是種子生產基地化檢與市場抽檢的質量不合格信息,在專家診斷子系統的判定下去鑒別是否處在事故預警級別。該信息化系統除了具備市場檢查、投訴處理以及審理公告等功能之外,還能夠通過預警信息處理的網絡平臺與短信平臺進行險情發布,從而第一時間將有問題的種子信息發送給農戶與經銷商。
4以種子信息的發布與交流促進信息共享
自從國家頒布實施《種子法》以來,我國種子市場主體則呈現出來多元化發展態勢,市場中所包含的種子信息則更加多種多樣,一定程度上也帶給種子管理站相應的工作挑戰。具體來講,種子管理站要做好種子信息服務,需要從以下幾點著手:①做好種子政策信息宣傳服務工作,將政府部門所頒布的種子方面的政策進行及時傳播,通過對地區所存在的問題及相關經驗進行收集;②做好種子生產信息服務,結合地區氣候、產種量與種子生產相關條件等展開合理推測,從而對種子生產基地的面積設定做好科學規劃;③通過網絡信息交流平臺,將農業氣象、農產品市場供需情況以及農產品價格等動態變化信息展開及時收集與傳播;④對種子生產銷售動態、價格走勢等市場信息提供針對性服務;⑤加速推進科技興農進程,對于先進且適用的種子技術要大力推廣,同時及時將新品種的審定、育種等科技信息及時反饋到基層地區。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種子管理模式,加快種業信息化建設,對種子管理、生產、經營等各種要素實行科學化管理,是現代種業發展和創新的客觀需要,是加快轉變種業發展方式、實現種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也是提高種業的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的必要措施。
(作者單位:053000河北省衡水市種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