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存艷
最近幾年,龍蝦熱持續升溫,很多城市都有龍蝦一條街,很多飯店都有龍蝦主打菜,很多地方每年都在舉辦“龍蝦節”,龍蝦消費市場火爆,帶動龍蝦價格也一路走高,進一步帶動了小龍蝦養殖業蓬勃發展起來。我鎮廣大農戶受周圍大壞境的影響,這幾年養殖小龍蝦的越來越多,養殖的規模也越來越大。至2018年底,我鎮稻蝦共養的面積已達四千多畝,其中,受到當地鎮府認可并扶持的百畝連片的規模養殖面積達二千多畝。可以說,小龍蝦的養殖業為我鎮的漁業增效、農民增收立下了功勞,同時也為我鎮的扶貧工作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1小龍蝦的基本情況
小龍蝦也稱克氏螯蝦,原來由北美洲引進日本,1929年再由日本引進我國。幼蝦體呈灰白色半透明狀,成蝦外殼呈暗紅色,體長一般在6~12cm。小龍蝦頭胸部有五對胸足,第一對胸足就是俗稱的大鉗子,一般雄蝦的大鉗子較大,且大鉗子上有明顯的突出物。雄蝦腹部有交接器,而雌蝦腹部有受精孔,這是雌雄蝦的主要區別。
小龍蝦體內的蛋白質含量很高,肉質含有豐富的鎂、碘、硒、鋅等微量元素,這些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很有幫助。小龍蝦的營養價值高,肉質鮮美口感好,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這也是小龍蝦這幾年持續火熱的一個重要原因。
小龍蝦的生命力頑強,對生活環境的適應性很強,通常在池塘、溪流、溝渠和沼澤地都能找到它們。小龍蝦對水質的要求也不嚴格,但并不代表它們喜歡污水環境,畢竟過分骯臟的污水環境不利于小龍蝦的生長且容易生病。小龍蝦對水溫的適應范圍也很廣,通常10~30℃的水溫都可以正常生長發育,更高可耐40℃的高溫,0℃以下就進入越冬階段。
小龍蝦的食性雜,各種水草嫩葉,水體中的底棲動物如螺獅等,小魚、小蝦的尸體,浮游生物、一些藻類都是它們喜愛的食物。小龍蝦多在夜間攝食,最佳攝食的水溫是20~30℃之間,蝦苗在良好的環境和充足的餌料供應情況下,經過一個多月的喂養就可以達到商品蝦的規格。
我鎮依近瓦埠湖畔,農民養殖小龍蝦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養殖用水來自瓦埠湖灌區,水質清新、水源充沛,水質類別達到國家Ⅲ類標準,符合無公害水產品水產養殖技術標準。廣大農戶以合作社的形式擴大養殖規模,便于管理,也便于機械化操作。
2稻蝦共養養殖模式
2.1一般的稻蝦輪作模式是1+1模式,即養一茬小龍蝦,種一季水稻,這種模式操作簡單,容易被農民接受,但小龍蝦產量不高,一般水平在200g/畝以內。我鎮部分農戶在2018年開始試點2+1模式:就是在稻蝦輪作1+1模式上的升級模式,即養2茬小龍蝦,種一季水稻。小龍蝦產量預計可達到300多斤/畝。大幅度提高了畝產效益。具體操作如下:
2.1.1第1茬龍蝦養殖:稻田年前挖好環形溝并種植菹草、伊樂藻,培養好水質。3月中旬溫度逐漸升高開始投放龍蝦苗,放養規格100~120只/斤,放養密度40~50斤/畝,使用優質可靠的小龍蝦專用飼料進行投喂大約一個月的時間,4月中旬開始捕撈龍蝦,平均規格可以達到6、7錢或以上,價格可達20元/斤。
2.1.2第2茬龍蝦養殖:第一茬龍蝦捕撈后,對稻田進行消毒、改底,5月中旬放養第2批龍蝦苗,放養規格80~100只/斤,放養密度50~60斤/畝,任然使用優質可靠的小龍蝦專用飼料進行投喂,由于較第一茬投放規格稍大一些,養殖溫度稍高一些,第二茬26~30d即可捕撈較大的上市銷售。
2.2重要的經驗總結
部分農戶5月~6月投放蝦苗失敗了,例如投放100g,最后捕撈50g甚至更少。主要是因為5月~6月溫度較高,病菌較活躍,從外地買來的蝦苗在運輸過程中最容易受傷,一受傷就感染生病,還沒有對新環境適應就生病死了。建議高溫季節,盡量不要從遠途購買蝦苗,有兩種方法可以試著解決蝦苗問題:一是捕撈第一茬龍蝦時自己專門留池留種繁育蝦苗;二是在附近的水域捕撈蝦苗或附近的集市收購蝦苗,投放時盡量要規格整齊,并要剔除傷殘或生病的蝦苗。
3季水稻種植
3.1水稻品種的選擇
要到正規的農資商店購買,選擇抗病抗倒的優質高產品種,生長期要短,一般在136d以內,可以向當地的專業農技人員詢問請教有哪些稻種合適。
3.2施肥
一般田塊,每畝施腐熟基肥300kg,均勻撒在田面并用機器翻耕耙勻。
3.3育苗和秧苗移植
全部采取肥床旱育模式。秧苗一般在5月下旬移栽(養蝦稻田宜提早10d左右,水稻早分蘗,小龍蝦不容易鉗斷秧苗),人工插秧秧齡達30-34天,移栽時水深3cm左右,采取淺水栽秧的方法。
4試行2+1養殖模式的經驗總結
4.1水質調節
在蝦苗投放之前就要把水質調節好,栽種水生植物就是調節水質的一個重要方法。水底可以栽一些菹草,水面可以放一些水花生。在高溫季節,可以加注新水或者排換水來調節水質。如果發現水體中有大量青苔,可以用紗網及時撈除,高溫季節,盡量不要亂用藥物。
4.2飼養投喂
如果是自己繁育蝦苗,那么在蝦苗離開母體時可潑灑豆漿喂養,防止水體中的餌料生物不足。在成蝦喂養階段,一般情況下直接投喂優質配合飼料。也可以自己來配比飼料投喂,購買或者捕撈新鮮的小魚小蝦尸體作為動物性飼料,收集無農藥污染的青菜嫩草作為植物性飼料。平時要加大巡塘力度,發現當天投喂的飼料在3小時內被吃完,說明投喂量不足,應當適當增加投喂量,如果在第二天還有剩余,則投喂量就要減少一些。
4.3病害預防
龍蝦的病害采取“預防為主”的科學防病措施,投喂時噴灑EM菌等有益菌在飼料上可增強小龍蝦的防病和抗病的能力(EM菌也可用來調節水質,正規漁需商店有賣)。稻田飼養小龍蝦敵害較多,常見的敵害有青蛙、老鼠、蛇類、黃鱔、泥鰍、水鳥等,除放養前徹底用藥物清除外,發現田里有這些敵害存在時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誘捕。要加強田間管理,加大巡池力度并及時驅捕敵害。
(作者單位:232212安徽省淮南市壽縣瓦埠鎮水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