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清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引起豬的一種高度傳染性呼吸道疾病,臨床上以發生急性敗血癥、發熱、咳嗽、高度呼吸困難,剖檢病變以雙側性胸膜肺炎和出血性、壞死性胸膜肺炎為特征,是國際公認的危害現代養豬業的重要疫病之一。
特點是各種年齡、性別的豬都有易感,由及3-4月齡的豬最易感染。本病的發生受外界因素影響很大,飼養環境突變、衛生條件差、長途運輸、各種應激、體質虛弱等因素都容易感染。
1.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危害分析
威脅養殖豬健康的細菌性疫病主要分為五種,分別是豬鏈球菌病、豬肺炎支原體病、豬副嗜血桿菌病、豬萎縮性鼻炎和豬傳染性胸膜肺炎。APP的發病特點為急性、出血性和纖維素性胸膜肺炎,以及慢性、纖維素性、壞死性胸膜肺炎為主要特征。通常育肥豬和成年種豬容易攜帶此類病菌,一旦在生長過程中感染此類病菌,其生產速度將與正常豬有明顯區別,出現食欲不振、呼吸不暢、皮膚濕疹、全身蒼白和口鼻流血等癥狀,嚴重情況下回導致豬群急性死亡,所以,此種疫病給世界范圍內的養豬行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APP仍然是世界養豬行業當中一道難于攻克的問題,在養豬業較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都曾經有過APP流行和暴發的相關報道,此類病菌可以在運輸過程中攜帶到未感染區域,導致疾病蔓延,難于控制。由于此種疫病能夠通過空氣進行傳染,所以在集約型養殖程度較高的地區愈加嚴重,給集約化養豬行業的發展和經濟提高造成了嚴重威脅。
2.導致豬傳染性胸膜肺炎高發原因分析
在我國每年春夏和春秋交替季節,由于很多地區存在晝夜溫差較大的情況,如果豬舍的通風情況不佳,則可能導致豬群感染接觸性傳染病之后,蔓延速度快,并且極易引發豬群暴發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導致大量生豬死亡。另外,在我國南方地區,例如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和湖南等地區,每年夏季溫度較高,氣候悶熱,如果豬舍通風不暢,也會引發此種問題。
3.發病情況
2018年11月16日,筆者接診武鳴區兩江鎮養殖戶梁某的豬病例。畜主自述養有32頭豬。10日剛剛購進12頭,11日早上去喂時見死了1頭,且剛購進的那一窩豬都陸續生病。病豬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咳嗽,發熱,流鼻液,有的腹瀉。畜主以為剛運輸回來著涼感冒,注射了青霉素,安乃近,病豬似乎有點好轉但效果并不是明顯,半夜豬咳嗽厲害,今早又死了一頭。
4.剖檢病變
解剖死亡的豬。喉頭充滿血樣液體。肺臟呈紫紅色、充血和水腫,兩側炎癥,切面似肝。肺心葉、尖葉和膈葉呈紫紅色,堅實,輪廓清晰,肺間質充滿血色膠樣液體,肺炎癥區出現纖維素性物質附于表面,有黃色滲出液。胸腔有淡血色滲出液,腹腔有少量滲出液,肝充血,呈暗紅色。
5.診斷依據
5.1小豬剛購進經過了長途運輸,飼料又改變了。11月份的天氣白天與夜間的溫度差大,且畜主的豬欄上半部是鋼架頂部是鐵皮蓋著的,豬舍既不擋風也不能保暖。
5.2最急性型病例無明顯癥狀突然死亡。
5.3急性型病豬體溫升高達40~41℃,呼吸困難,咳嗽,皮膚發紅,精神濃郁。
5.4亞急性型和慢性型病豬輕度發熱或不發熱,間歇性咳嗽,精神不振食欲減退,生長遲緩,當有應激條件出現時癥狀會加重有的會心跳加快而突然死亡。
5.5根據該農戶自述,病豬的臨床癥狀,解剖病變,結合平時的臨床經驗,按豬的傳染性胸膜肺炎進行治療。
6.防治措施
6.1對病豬肌肉注射,頭孢噻呋鈉0.1g/kg+1%黃芪多糖注射液10ml+板藍根注射液10ml,重癥病豬加注VC10ml,每天2次連用2天后改每天一次連用3天。
6.2同窩豬及場內的豬用泰樂菌素拌料500~1000g/噸飼喂.
6.3對豬舍、用具、全場徹底清潔消毒。
經過上述方法處理后5天,豬沒有出現死亡,飲食也慢慢恢復正常,夜間的咳嗽也很少了。
7.豬傳染性胸膜肺炎預防措施分析
7.1在養殖過程中加強對飼養的科學管理
通過利用全進全出的生豬飼養方式,結合不同月齡進行豬群的劃分,并實行有針對性的科學飼養管理方式,在批次劃分當中,應該按照月齡間隔為二十天以上這一標準,從而方便隔離消毒,更好控制生豬發病后繼續蔓延,從而減少經濟損失。同時,還應注意飼養管理方式,在我國北方地區,應該在冬季做好圈舍防寒,同時注意合理進行豬舍的通風換氣,在通風過程中需要注意豬舍溫度,避免因溫差較大對豬群產生刺激,在減少應激因素的同時對發病誘因進行合理控制。
7.2在養殖過程中堅持對豬舍進行消毒
在生豬養殖過程中,如果農戶使用的養殖方式為開放式敞圈,需要做好定期消毒工作,如果是規模性的養豬飼養場,需要按照制度標準進行消毒,使用的消毒溶液需要做到及時更換,避免豬群對同一種藥液產生耐藥性,影響疾病的防控效果。針對發病豬群進行消毒,可以使用1%的火堿液進行噴灑消毒,用法和用量為,每天在豬舍噴灑一次,連續噴灑兩天。消毒溶液可以使用百毒殺,按照說明書上的要求進行使用。
8.抗生素類藥物的無效性分析
APP屬于一種毒素致病的病原菌,如果豬群已經感染了這種疾病,雖然使用抗生素類藥物能夠破壞APP的細胞結構,但當APP的細胞壁破碎之后,隨之分解所產生的APX毒素卻仍然繼續在豬群引發疾病的慢性感染和發病,目前世界范圍內仍然沒有有效的藥物能夠對APX毒素進行完全的清除。
9、總結
9.1本次病豬發病的主要誘因是長途運輸、改變變飼養環境和天氣的變化大,豬群應激大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加上病初處置不當而使疫病擴大造成了損失。
9.2加強科學飼養管理,保持豬舍清潔干燥,通風,注意防寒保暖措施和定期消毒。
(作者單位:530114廣西南寧武鳴區兩江鎮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