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慧
森林的存在對于整個地球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有著地球之肺的美稱,無論從世界的角度還是人類的角度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寶貴資源,推動社會生態(tài)的綠色可循環(huán)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國,森林分布地區(qū)主要在東北地區(qū),例如大興安嶺,小興安嶺,西北地區(qū),例如秦嶺,天山,還有華北地區(qū),西南地區(qū)等等。其中,東北地區(qū)的森林面積是我國森林面積中最大的,也是木材的數(shù)量最多的地區(qū)。森林在生長的過程中最令人擔憂的就是火災的發(fā)生,火災一旦發(fā)生,輕則影響樹木生長,重則會導致整個森林的毀滅,直接對樹干樹根造成毀滅性打擊。同時火災的發(fā)生也會引發(fā)森林樹木患上害蟲病。因此,森林火災的防護問題首當其沖成為了需要解決的問題。
1護林防火管理對森林的重要性
在森林生長的過程中,不同的季候時森林的整體狀態(tài)也不同,因此護林防火時也要根據季候的不同特點形成不同的管理方式,保護每個季節(jié)的特殊資源。國有林的負責單位時國有林場等事業(yè)單位來進行負責季候的防火管理的。對于森林管護的范圍比較明確,并且責任要落實到位。在國有林場相關單位管理時,有著明確的分工步驟,在護林中總會有不同的情況需要面對,其難易程度也不同,因此,要把森林劃分為幾個管理責任區(qū),分配好每個護林員需要管護的面積,與林場簽訂相關管護合同,讓每個護林員明確自己的責任。同時,讓專業(yè)技術部門加入,對護林員在管護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輔助幫工,最大程度的消除火災隱患,增加森林安全性。
2森林火災與氣候
2.1地被物
森林生長過程中會發(fā)生火災是需要一定條件,其危險系數(shù)高低的首要因素是燃燒物的大小,燃燒性的大小等等。例如地被物的種類,森林樹種的種類,疏密程度以及樹木年齡等等,火災一旦發(fā)生之后安全程度也不同。
在火災發(fā)生中,地被物是在森林發(fā)生火災中的第一燃燒物。一旦發(fā)生火災,一般都是從地被物開始燃燒的,換而言之,火災的發(fā)生與地被物的關系是緊密相連的。地被物有兩種,一種是活地被物,另一種是死地被物兩種。活地被物大部分指的是林地表面苔蘚,地衣類還有草本植物等等正在生長過程中的植物。而死地被物指的是樹木的落葉、掉落的樹皮以及枯死的草本植物等等一些已經無聲命令的植物。不同的種類燃燒點和燃燒程度都不一樣。最容易著火的時候是秋季末期,雜草已經走向干枯,春季新草沒長出來,前年的雜草也很容易著火。雖說苔蘚類的植物偏于濕潤不易發(fā)生火災,但若是混雜了生沙草,燃燒強度就加大了,危險系數(shù)增加。死地被物在干旱時期,火災危險性也很大,發(fā)生火災火焰溫度可以達到兩百多度。死地被物中殘留的森林物種較多,與火災的危險程度有直接的聯(lián)系,因此在死地被物的防護重視程度,防護員要多加重視。
2.2樹木和樹種
森林的第二燃燒物就是樹木和樹種。當?shù)乇晃镩_始被火焰吞噬之后,接下來就是樹木的吞噬。例如針葉林,落葉松,紅松,云杉這些樹木,都是著火性比較大的樹木。因此這種樹木里含的油脂較多,遇火易燃,而闊葉樹則不容易著火,耐火性強。同時,森林中樹木的疏密程度也是火災發(fā)生程度有著一定影響。例如在復層和多層的針葉林中,若是下層樹枝距離地面較低容易把地面火引火向上,引發(fā)整棵樹木著火。不光是單棵樹,大片樹木的疏密程度太小,那么陽光照射好,通風也好,雜草生長速度快,那么火災發(fā)生可能性就會比疏密度大的森林要大。最后,樹木的年齡也會影響森林燃燒可能性,例如,針葉樹在幼齡時期,樹冠火的發(fā)生是比較大的,護林員平時對于針葉幼林要多關注樹冠。而老年期的針葉林則是容易發(fā)生地面火,尤其是靠近森林采伐林的地方,可能性會增大。
3森林火災的產生與季候條件
3.1季候中影響森林火災的因素
不光是樹木疏密程度與地被物的種類會影響火災,季候原因也是導致森林火災的因素之一。因此對季候的研究和應用對護林防火有重要意義。此外,季候的一些因素對于火災程度也有不同影響,季候的作用是一把雙刃劍,它有可能助長火焰的火勢,同時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減少火災可能性。
3.2氣候和濕度
氣候和濕度與森林火災的發(fā)生有重要關聯(lián)。森林內的可燃物質比較多,并且要達到一定的高溫時才開始燃燒。樹木的可燃物質種類繁多,每一個種類的性質都不一樣,本身性質也不同,因此起火點也不同,尤其是受到氣候影響,起火點高低會隨之改變。燃燒物質的起火點不光是氣溫,其物質內部的含水量多少,空氣溫度的大小,都會影響物質的起火點。而含水量的多少也會被空氣溫度影響。雖然這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不會和火災發(fā)生直接聯(lián)系,但是它會間接影響火災的火勢程度和發(fā)生時間。例如在雨水季節(jié),若是雨水量多,火災危險性就小,若是雨水量小,逢干旱季節(jié),火災引發(fā)幾率就會變大。因此護林員在春秋季等干旱季節(jié)需要增加巡邏次數(shù),減少火災發(fā)生。
3.3風力因素對森林火災的影響
森林火災一旦發(fā)生,燃燒物,燃燒渠道都是與火災程度有或多或少的聯(lián)系,其中風力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森林內風力大的話,會降低森林內部濕度,讓可燃物質水分迅速蒸發(fā),可燃物質干燥就會導致火災可能發(fā)生。發(fā)生火災后,風力過大也會導致火災火勢變大,例如小火變大火,加速火情面積蔓延,不光加大了滅火難度,就算已經滅火了,風力太大也會讓火情復發(fā),對森林生長狀況也有影響,甚至導致整體森林樹木的毀滅。
森林是地球之肺,對于世界二氧化碳轉換成氧氣有著重要貢獻,也推動世界綠色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發(fā)展。在森林生長過程中,不光要注重樹木強壯生長,培育優(yōu)質木材,同時也要注重樹木的防護,重視森林資源防護管理的意義,這是保護森林資源最首要工作。護林員在整個森林防護管理體系中雖然只是一個很小的部分,但在提前防治火災和及時撲滅火災的問題上有著直接影響。因此在護林防火的問題上,要注意樹木的生長方式,也要根據季節(jié)氣候有針對性的進行防火措施。
(作者單位:067400河北省承德市承德縣五道河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