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珍
在對渭源縣北部干旱山區抗旱造林技術探索過程中提出了抗旱造林技術:適地適樹;提前整地;帶土造林或容器造苗造林;覆膜造林;點播造林;截干或定干造林;栽前浸根或隨起隨栽。
1自然條件
1.1地理位置。渭源縣位于甘肅中部,定西市西南部,東經103°44′—104°24′,北緯34°55′—35°25′之間。東接隴西,北連安定,西北與臨洮接壤,西南和南部與康樂、臨潭、卓尼、漳縣四縣毗鄰,東西長60公里,南北寬56公里,總面積309.83萬畝。全縣所轄16個鄉鎮和三個國有林場,其中6個鄉鎮位于渭河以北屬干旱山區。
1.2地形地貌。全縣整個地形山川縱橫,梁茆相連,山巒重疊,高低起伏,地勢大致西南高,東北低。全縣地貌大致分為北部黃土梁茆溝壑區,中部低山溝谷川臺區和南部土石山區三種類型。北部黃土梁茆溝壑區屬干旱區海拔1904米到2980之間。
1.3氣候及土壤。渭源縣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南冷北暖,南濕北干,北部干旱山區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九月份,無霜期短,旱、凍、雹災頻繁。年均將水量小于400mm,年均蒸發量900mm以上。
1.4植被。北部干旱山區主要為人工林,帶狀或片狀分布,疏密不勻,主要以楊樹、柳樹、榆樹等喬木和沙棘,檸條等灌木組成,草本有蒿類、羽茅、堿蓬、狼毒、冰草等。土壤以黃綿土為主,土層厚度1米以上。
渭源縣北部干旱山區因干旱少雨,土壤貧瘠等自然條件影響造林成活難度大,自古就有“春季造林秋季拔,冬季喝成罐罐茶”的說法。多年造林不見林。進行抗旱造林是提高干旱山區造林成活最有效的辦法之一,本文是對抗旱造林的探索旨在探討抗旱造林方法。
2抗旱造林技術
2.1適地適樹
針對土壤水分缺乏立地條件差的干旱山區樹種選擇至關重要,選擇耐干旱,耐貧瘠的鄉土喬木樹種刺槐,榆樹、柳樹、山楊等,灌木樹種沙棘,檸條進行抗旱造林,使該樹的生態學特性與造林立地條件相適應,將會提高造林成活率。
2.2提前整地
春季造林應在前一年雨季進行整地,秋季造林在當年春夏季進行整地,整地要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一般對坡度在20°以上的地段采用魚鱗坑整地,規格,坑徑70—80厘米,短徑40—50厘米,坑深30厘米,魚鱗坑“品”字分布將提高雨水截流。坡度在15°—20°的地段采用沿等高線水平臺整地,水平臺寬1—1.5米,臺間距3—5米,水平臺內2—3米一土垱。坡度在15°以下地段采用窄幅梯田整地,寬2—5米、同樣沿等高線整修。平地或梯田采用坑狀整地,坑深40—50厘米。
2.3帶土造林或容器造苗
在干旱瘠薄的淺山區,受侵蝕的溝坡,梁峁等立地條件差,常規造林難以成活的地帶,造林采用帶土造林或容器苗造林,土坨大小根據苗高和樹種而定。栽植時在已整好的坑中澆足水,待水滲干后,撕破器袋去掉容器底,保持土坨完整,入坑栽植埋土應高于根莖面2—3厘米,最后埋實澆水。
2.4覆膜造林
覆膜造林技術可抑制土壤水分蒸發提高土壤溫度、濕度,形成有利于苗木生長發育的氣候,覆膜方法,先根據坑的大小剪好膜再把膜的一邊向中心剪開,從剪開處穿過樹干,然后將膜剪開處并到一起,用土壓好膜的四周和接縫處,做到覆膜無空隙,無透氣孔,形成一個倒傘形,切記不要壓過多土,以防填滿積水坑,膜風吹不起即可。雨水可以通過樹干處盡快滲入土壤中,增加土壤濕度,防止蒸發,減少雜草生長,栽后根據天氣干旱情況要適時澆水,長期維修積水坑,截流降水。
2.5點播造林
用樹木種子在已整好的地上點播造林是提高干旱山區造林成活率最有效的造林技術同時還降低造林成本。在提前整好的造林地上用檸條,榆樹,山杏等種子點播造林,點播深度根據種子的大小和特性決定,檸條穴狀點播深2—3cm,每穴5-10粒種子,點播在雨季以前。杏點播深度5-8cm,每穴1-2粒,點播季節最好在秋末冬初土壤封冬前。同時要管理好鳥鼠危害。
2.6截干或定干造林
由于春季多風干旱,氣溫偏低,栽后地上部分失水較多,加之苗木根系受到一定的損失,以及風吹苗木擺動,扎根不穩,土壤透風,根系一時難以恢復,水分供應不足,地上部分蒸騰量大,導致水分代謝不平衡,苗木枯萎死亡。還有一些苗木在越冬過程中未木質化部分風干。因此,闊葉樹種造林中采用截干或定干造林的方法。截干造林一般留地上部分2-3個芽眼,截口最好是斜口,面平。定干高度根據樹種和苗木大小決定,1-2年生山杏,刺槐應定干60-120cm。
2.7栽前浸根或隨起隨栽
裸根幼苗的根系細弱,起苗后很容易干枯死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選用良種壯苗,,可選用一二級合格苗木,其根系發達,抗旱能力強,以提高造林成活,其次,盡量采用邊起苗邊栽植的方法吧,減少苗木水分的蒸發。對經過假植,長途運輸的苗木在造林前1天要浸水24小時,若失水較多,可以延長2-3天,能有效補足苗木失去的水分,提高苗木成活。
2.8撫育管理
常言道:“三分造,七分管”,截植后要及時進行松土除草,維修集水坑,修枝抹芽,施肥灌溉等撫育措施,以避免雜草侵害,改善土壤結構,蓄水保滴,促進苗木成活和生長。
(作者單位:748200甘肅省渭源縣五竹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