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飛
危害生豬養殖的病害較多,如豬瘟、豬痢疾、豬流感、結核病、豬肺疫、豬鏈球菌病、炭疽、豬蛔蟲病、豬流行性腹瀉等,無論哪種病害都會直接影響生豬生長發育,嚴重影響養殖效益,給養豬業造成毀滅性的損失。
1豬瘟
豬瘟也稱為爛腸瘟,是危害生豬養殖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威脅養豬業的主要傳染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發病。豬瘟屬病毒性病害,是一種急性、發熱、接觸性傳染病,具有高度傳染性和致死性。其流行特點是急性,呈敗血性變化,實質器官出血,壞死和梗死;慢性呈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后期常有副傷寒及巴氏桿菌病繼發。包括野豬在內,不分年齡、性別、品種都易染病。
發病癥狀。豬瘟的潛伏期多在5~7天,從其臨床癥狀表現可分為四種類型,即最急性、急性、慢性和溫和型,四種類型的表現癥狀雖有所差別,但其所造成的危害卻是相同的,都會嚴重威脅著生豬的健康及生長發育,導致高致死率。
1.1最急性型。突然死亡,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沒有明顯的癥狀,多發生在初發病地區和流行初期。
1.2急性型。主要表現為全身皮膚、漿膜、粘膜和內臟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全身淋巴結腫脹。發熱,體溫在40℃~42℃,精神不佳,喜飲水,但食欲下降或絕食。多伴有喜臥喜睡、弓背、寒顫及行走搖擺不穩,行動遲緩,擠臥一堆或鉆草窩。有的伴有嘔吐現象。結膜發炎,并有膿性分泌物,眼睛不能張開,鼻液呈膿性。鼻部、耳根、四肢內側、口內、肛門處有針尖狀出血點,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皮膚、漿膜、粘膜和內臟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初期便秘,后期腹瀉,糞便惡臭,帶有粘液或血液。小豬出現磨牙、后退、轉圈、強直、側臥、昏迷等癥狀,公豬包皮發炎。
1.3慢性型。主要表現為壞死性腸炎。由急性型轉變,表現為精神差,食欲下降,體溫不穩定,便秘與腹瀉交替,體重下降。被毛粗亂,后肢無力,行走搖晃不穩。有的耳尖、四肢下部、尾端出現藍紫色或壞死狀。抗力下降,衰弱死亡。慢性型時間較長,多在30天以上。
1.4溫和型。溫和型也稱為非典型,多發生在斷奶后的仔豬及架子豬。其癥狀輕微,病情緩和,病程較長。病豬體溫40℃左右,皮膚有淤血和壞死。食欲時好時壞,糞便時干時稀。病豬瘦弱,抗性差,死亡率高。未死病豬發育遲緩、受阻。
2發病特征及發病途徑
豬瘟以高熱、內臟器官嚴重出血和高死亡率為特征,但對人類沒有直接危害。病豬的排泄物、分泌物,病死豬的尸體、臟器、急宰病豬的血、肉、內臟、廢水,以及被廢料污染的飼料、飲水等都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另外,患病和弱毒株感染的母豬可經胎盤感染胎兒,產生弱仔豬、死胎、木乃伊胎。
3預防措施
豬瘟雖然是生豬養殖過程中的重要病害,但目前仍沒有特效藥物可以治療,主要的防控方法還是預防。及時預防、時時預防、科學預防,能夠有效減少病菌病源,降低發病率。
3.1加強日常養殖管理,保持圈舍、場地、器具及環境衛生,定時定期地進行認真消毒殺菌,減少各類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將發病率降至最低。
3.2嚴格執行衛生檢驗檢疫制度,定期進行預防接種,實踐證明,及時接種疫苗,能夠加快豬瘟特異抗體的產生過程,全面提高體液抗體的水平。
3.3優化品種,堅持自繁自養,全進全出的飼養管理制度,盡量減少外引種豬和仔豬,減少外引時種豬仔豬攜帶病菌,導致病害的發生流行。
3.4做好豬場、豬舍的隔離、殺蟲工作,孕豬要單獨飼養,母豬生產時要保證殺菌消毒工作徹底和及時到位,減少豬瘟病毒的侵入。
3.5一年四季都要保證飼料和飲用水的清潔衛生。夏季要注意飼料的新鮮,是否有發霉變質的現象。冬季,要保證飼料營養全面,切不可投喂霉變飼料,以保證豬群的飲食安全。注意保持舍內空氣清新,每日定時通風換氣,排放污濁氣體,及時清掃清除垃圾、糞便等污物,為豬群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3.6日常認真觀察巡視,發現異常及疑似病豬要馬上采取隔離措施,及時診斷,并立即上報給傷及主管部門,第一時間將病情控制在可控范圍內,才能將病害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
3.7劃定疫點,封鎖疫點、疫區。對病死豬及時做出無害化處理。對廠區內及附近地區的生豬立即進行豬瘟免弱毒疫苗的接種,嚴控病害的擴展蔓延。對病區場地、圈舍、用具等必須要進行徹底殺菌消毒。接種時加大疫苗劑量,是防治非典型豬瘟發生的有效措施。消毒時對場內所有生豬也要進行帶豬消毒,減少生豬攜帶病原菌。對病豬實施對癥治療,用高免血清緊急注射,同時應用抗生素、磺胺類藥物防止繼發感染。
4疫苗種類
豬瘟是一種傳染性非常強的傳染病,預防該病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豬瘟疫苗。市場上常用的疫苗有豬瘟活疫苗(I)—乳兔苗、豬瘟活疫苗(II)—細胞苗、豬瘟活疫苗(I)—淋脾苗三種,無論使用哪種疫苗,使用前必須要認真閱讀說明書,并要嚴格按照說明進行使用,才能收到較好的預防效果。
5注意事項
雖然有注射疫苗進行預防,但在養殖過程中仍然要以及時預防、時時預防、科學預防為主,再結合疫苗防控,切不可只完全依賴于疫苗,而疏于日常的精心飼養、科學管理,使預防和防控水平達到最佳狀態。需要注意的是注射疫苗時,在沒有豬瘟流行的地區,仔豬斷奶后注射1次即可。有疫情情況下,在仔豬21~30日齡和65日齡左右各注射1次即可,做到一豬一針頭,注射疫苗的豬要保證是健康豬。注射疫苗必須由獸醫嚴格指導,注射后防疫人員應在1周內進行逐日觀察
總之,豬瘟是危害生豬養殖的重要病害之一,因此,在養殖過程中,必須要遵循提前預防、及時預防、科學預防、嚴防嚴控為原則。加強日常的養殖管理,精細飼養,細心照顧,認真管理,科學預防為宗旨。保證場地和圈舍的清潔衛生,定時定期的消毒殺菌,投喂新鮮衛生、營養全面的飼料,給豬群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和生長條件,從源頭減少致病菌和致病源,才能確保豬群的健康,才能保證養殖效益的穩定提高。
(作者單位:154302黑龍江省樺川縣江川農場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