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偉
受到經濟快速的發展影響,國內的養殖業獲得了極大的進步,近些年以來,表現出多類型的發展趨勢,而海參池塘養殖儼然已變成了海水養殖行業當中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在此過程當中也呈現出多樣化的海參養殖形式,比如:常見的圍堰、池塘以及網箱養殖等。在這當中,池塘養殖的海參面積是最大的,相應的養殖戶數量也較多。海參池塘養殖業在逐漸成為優勢產業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有待處理。鑒于此,本文深入探討和分析海參池塘養殖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顯得尤為必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當前海參池塘養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海參養殖技術缺少一定的規范性
從當前海參池塘養殖的情況來看,存在著海參養殖、育苗等技術不夠規范、科學的情況,整體的管理經驗也不足,時常存在濫用抗生素與消毒藥物等方面的情況。目前的人工育苗以在海參養殖池當中采捕為主,其中的天氣、營養等方面的影響因素十分明顯,當親參的精卵發育無法同步的時候,相應的精卵質量則會隨之降低。受到不同條件的影響,會導致親參形成精卵的受精率與孵化率均下降,干擾到稚參的健康成長。再加上部分有關技術工作人員在海參的消化生理特征方面較為陌生,當成參與苗種進行攝食、成長的過程當中,依然濫用相關的抗生素與消毒藥物,導致養殖水體與海參消化道內的微生態失衡,使海參自身的機體免疫與消化能力下降,為提高海參患病率埋下了隱患,并使養殖企業的經濟成本得以上漲。此外,還有一些生產單位的餌料生物培養技術不夠科學,以海洋酵母作為餌料,易于產生爛胃、爛邊等問題。而在育苗與養殖技術操控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不規范的企業,造成海參感染感情況的產生。
(二)較為落后的技術
對于海參池塘養殖來說,屬于一類新興產業,養殖發展歷史不長,整體技術也較為落后,阻礙到產業的前進。首先,苗種的培育技術較低,無法保證產量的穩定性,同時苗種的質量也參差不齊,尤其針對那些無法在低鹽度環境下進行培育的優質海參類型,這種情況十分明顯。其次,水質的調控技術也存在落后,對于水質太肥和太瘦的問題,沒有科學的處理對策。最后,微孔曝氣增氧技術的應用尚未成熟,不夠科學。部分微孔曝氣增氧裝置進行運用的過程當中,產生了微孔曝氣管的堵塞、管路溫度太高、電機易于燒毀以及增氧效率較低等諸多的不足。
(三)養殖模式過于單一化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于國內的海參養殖業發展時間較短,海參所采用的養殖模式較為單一化,所能參考的地區也十分有限,以大連區域為主,采用單養的模式。盡管經過多年以來的不懈努力,已經開展了海參和對蝦混養、海參和海蜇混養等技術方面的探究,獲得了一定的成果,不過技術依然有待提升,影響到最終的養殖產量。
二、針對海參池塘養殖存在問題的應對措施
(一)進一步規范海參養殖技術并加大監督力度
有關政府部門需要作為主導,頒布相關的優惠政策進行幫扶,并增加相應的資金投入數量,注重對海參養殖技術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開展,讓其系統了解和把握海參的育苗和養殖等相關技術,有效運用海參的生物學、生態學以及育種學等不同類型的知識。與此同時,不斷宣傳與落實更加標準化的生產技術規定,使相應的育苗和養殖技術得到提升,教會海參養殖工作人員如何預防并治理病蟲害,科學使用藥物,禁止濫用不熟悉的藥物。除此之外,由有關專家編制相應的行業海參苗種的標準與養殖技術要求,并且在適合的時機進行有效落實,進而確保海參池塘養殖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二)加大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力度
第一,采用先進的育苗技術,篩選出優質的苗種。將山東、大連等區域當作海參品種的首選地區,盡管所選用的苗種已經獲得了一定的培育處理,不過在低鹽環境情況下的適應能力依然較弱,因此,應該合理利用無公害的苗種技術加以操控,提供給養殖人員最優質的苗種。
第二,進行水質的調節過程中,有效運用微生態制劑。通常情況下,在每一年的春天進行,保持8~12天的間隔頻率,并結合池塘的相應水質和底質的狀況,采用各類的微生態制劑。比如:芽孢桿菌制劑處于pH值較低的水體當中運用是最為合適的,有利于發揮出亞硝酸鹽的功效。同時應該嚴禁以直接形式進行投放,當正式運用之前,需要首先在紅糖水中進行3~5h的活化,然后再利用。
第三,進一步加大微孔曝氣增氧技術的應用力度。通過將微孔曝氣增氧技術運用到海參養殖池塘當中以后,不但使相應的能耗下降,而且讓風機的利用率也獲得了提升,一般情況下,能夠運用一臺風機供應眾多的池塘運用。
(三)注重多品種混養模式的應用
針對當前的海參養殖將單養當作主要養殖模式的情況,面臨著很大的風險,基于有效運用海參池塘空間與餌料并使其生態以及經濟效益得以增強的目的,注重多品種混養模式的應用非常關鍵。比如:海參和蝦的混養模式便擁有一定的可行性。當海參處于正常養殖的狀況之下,通常每畝放養的蝦苗大概為4000,并且無需進行投餌,相應的蝦養殖產量為10~20kg,一畝即能夠獲得500-2500元的經濟收益。
綜上所述,從論文的闡述和分析當中,不難看出,深入探討和分析海參池塘養殖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顯得尤為必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實踐價值。本文通過分析當前海參池塘養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同時據此提出了針對海參池塘養殖存在問題的應對措施:進一步規范海參養殖技術并加大監督力度、加大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力度、注重多品種混養模式的應用。希望該研究的內容和結果,可以獲得相關海參養殖工作人員的關注與重視,并從中獲取一定的借鑒和幫助,以便有效提高海參池塘養殖的水平。
(作者單位:257200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行政審批服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