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林
現代林業的發展離不開“生態”二字,林業建設的生態化有助于改善當地環境,降低水土流失率,達到涵養水源的目的。為了抓好林業發展的生態建設問題,首先要縷清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關系,進而采取相應對策,建設美麗新中國。
一、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辯證關系
新時代下,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美麗中國夢的必然選擇,同樣也是完善生態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需求,是可持續理念的繼承與發展。林業發展的生態化是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二者首先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其次,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促進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環境質量的提升,必須在林業建設中貫徹落實“生態建設”理念,這是新時代下的新理念和新要求。
總的來講,我國林業的現代化建設和生態化建設已經初步取得了成效,其中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生態問題的修復取得了一定成效,森林面積、蓄積量和覆蓋率持續擴大,我國成為近階段全球森林資源發展的重要貢獻者;②退耕、退濕地力度加大,天然林保護在全國范圍內普及,自然濕地保護率也不斷提升;③林業發展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在全國范圍內,林業產業總產值保持高增長姿態;④基于我國林業發展現狀的多元化生態治理能力初步形成,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方案的出臺也使我國林業發展有了重要的制度體系保障。我國林業發展能取得以上成就離不開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貫徹落實,生態良好、林業發達這二者是融會貫通、缺一不可的。
在新時期,我們要以新的時代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的林業發展基本原則,堅持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促進我國現代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高水平融合做出更新、更大的貢獻。
二、推進林業生態化建設的原則
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融合發展需要方法論的指導,最重要的是把握二者結合的幾個原則:①把握林業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的平衡,充分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遵循客觀規律;②在林業發展中貫徹生態建設理念,必須要以人為本,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愿景視為林業生態化建設的奮斗目標;③認清生態文明建設與生產力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道德建設和法制建設之間的主體關系;④林業生態化建設要有科學、合理的理論指導和案例借鑒,對生態文明建設在林業發展中的地位做出明確闡述,保證生態建設全面化和監管全程化。
三、推進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融合的措施
(一)堅持融合發展的創新性,推進生態制度建設
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全方位融合是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關鍵途徑。為推進二者融合發展的創新性,必須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把握融合契機,在林業發展總體布局當中尋找突破口,在林業相關產業鏈中謀求新的發展模式和經濟增長點,加快建設國有林場和林區,完善和發展集體林權制度,以制度活力為現代林業的生態建設注入新鮮養分。另外,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林業經濟中的應用,結合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和電商平臺的建設為當地經濟發展獻計獻策。
在生態文明建設語境下,林業經濟的生態化工作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加大生態林業產品供給,立足于區域性、地方性優勢,把握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的需求,實行差異化發展定位。
(2)依托互聯網平臺實現基于林業和生態雙驅動的新業態發展,大力發展新材料(纖維、竹炭等)、新模式(O2O,共享經濟等)。
(3)削弱區域性同質化競爭力度,減少林業項目重復建設,實現生態農林的多樣化發展。
(4)加快“智能林業”的發展建設,降低生態林產品的成本,為其市場化提供技術支撐。
(二)以林業生態保護為主,加強修復性工作力度
生態問題是我國十大環境問題之一,如何在發展林業的同時保護好生態環境一直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在此背景下,提出了現代林業生態化發展的概念,即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林業發展的主線,通過生態和林業協同配合,著重解決好生態環境破壞問題。
生態修復保護工作的開展有利于提升森林、濕地等再生性能力差的生態系統功能性和穩定性,使其成為現代化建設的生態安全屏障。生態修復要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協同為輔,統籌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緊抓生態問題重點區域和重點項目,實現精準修復和精準保護。
(三)堅持協調可持續原則,積極謀求新發展空間
積極推動現代林業和生態文明協同建設與發展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通過生態林業的建設為當地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著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林業生態文化。協調,即不僅要抓大生態工程和大林業項目等宏觀建設,更要做好森林小鎮、村屯綠化等微觀細節,以生態林業發展拉動經濟增長,實現當地農林業的快速轉型與發展,同時解決當地的扶貧問題,通過精準林業建設實現精準扶貧。另外,促進生態林業建設與傳統產業的融合,例如生態旅游業、生態食品業、生態養殖業等,打造新型生態鄉村。
(四)推進林業生態化建設與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結合
優美的生態環境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訴求,現代林業與生態文明的協同發展、融合建設必須要以群眾的生態消費為導向,順應可持續發展理念,積極探索與經濟發展、社會建設的結合點,促進五位一體格局的形成。同時,要積極拓展生態林業發展市場,引導群眾創新創業,遵循“林業發展靠人民,生態文明建設為人民、林業生態化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原則不能變;其中,林業生態化成果既包括生態環境改善、森林覆蓋率提升等生態效益,也包括生態資本運營、生態財富積累等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為響應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生態建設邁入新時代,必須要加快林業發展的改革進程,以大力度、高質量的戰略方針指導林業建設發展,進一步推動林業發展與經濟建設、生態建設以及社會建設之間的深度融合,進一步通過林業發展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將林業的生態化發展作為可持續性戰略之一,共同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作者單位:741020甘肅省小隴山林業調查規劃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