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遴 雷德福
最近幾年沿海地區受到的臺風侵襲基本上每一年都是有天文臺記錄以來最強臺風,換而言之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氣候極端化,每一年的臺風都在不斷地加強侵襲著我國的沿海地區,但是如果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民都會知道雖然臺風的數據嚇人但是實際上每一次臺風侵襲對人們的生活影響都是微乎其微這都要得益于我們的暴雨預警機制。
1、暴雨預警機制的現狀和意義
由于我國的地形原因,我國的江河湖密布,洪澇災害在我國的五千多年的歷史中在自然災害中占比是比較大的災害,古有大禹治水,李冰父子建立都江堰等都是為了解決因為暴雨而導致江河泛濫江河崩堤的問題。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大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越來越強,我們受暴雨的影響也越來越小,距離上次特大洪水災害已經有二十多年,換而言之我們在這二十年內暴雨都對我們沒有造成太大的傷害,這是否意味著暴雨預警機制并不重要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們受暴雨的侵襲的影響越來越少也要得益于暴雨預警的機制在不斷地進步,最重要的是暴雨雖然沒有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傷亡,但是在沿海地區實際上暴雨給我們仍然帶來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在2018年最受矚目的臺風自然是“山竹”它在經過美國和日本之后依舊來勢洶洶地侵襲我國沿海地區,“山竹”帶來的災害不僅使城市里面的街道都變成了江河,交通工具無法運行,商場店鋪無法營業而在一些茶葉城,因為暴雨侵襲水位過高把所有的茶葉都浸泡了損失慘重大量年代有二三十年的茶葉被毀壞,造成的損失難以估計。所以暴雨預警機制的建立和管理對于沿海城市,暴雨臺風頻發的城市是有非同凡響的意義的,如果他能夠精準地預測暴雨的強度和積分的水位,讓城市管理人員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和排水工作,讓居民提前做好準備,那么可以避免一些經濟的損失和人員的傷亡,明顯地我們的暴雨預警機制是存在一些問題,我們往往會發現實際的降雨量和積水量和預警不符,當我們受到嚴重的暴雨預警的時候做好如臨大敵的準備,但是實際上暴雨并不嚴重,相反有些暴雨沒有被預警機制重視,但是它們又卻展現出驚人的傷害力。
2、暴雨預警機制建立與管理需要解決的問題
2.1、建立積水預測模型
暴雨給人們帶來的傷害主要來源于暴雨來時會帶來強風和暴雨會帶來積水,其中積水帶給人們的損失是持續性的,風會伴隨著暴雨的消失而消失,但是積水如果不能及時疏通的話,會給人們帶來持續性的損失。如果沒有經歷過特別的嚴重的暴雨的人是不會了解積水帶給人們的損害,因為比較嚴重的積水可以沒過正常成年人的一半身高,那么這時候交通工具是不能運行的,商鋪和店鋪不能營業,積水還會滋生細菌帶來惡臭。暴雨預警系統并不是說只是對暴雨來臨之前發揮作用,它在暴雨來臨到暴雨過后秩序的恢復都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暴雨預警系統只有實時水位的監測,而不能做到積水水位的預測,然而我們更需要的是積水水位的預測。積水水位的預測主要通過兩種方式計算,其中一個是通過計算城市地下排水系統的數據包括地表滲透系數、排水管道口徑等,收集數據是比較難的事情,但是限制該模型建立最主要的問題是錯綜復雜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統,這些錯綜復雜的排水網絡增加了計算的難度和計算的復雜性,因為要考慮大量的因素,系統得出來的結論也沒有實際的應用性所以這種方法不值得提倡。本研究認為應該運用歷史數據條件來迅速得出積水水位的預測。一般會遭遇暴雨的地區都不是偶然性的,該地區都是常年累月地接受暴雨的侵襲,每次遭受特大暴雨侵襲都會產生積水水位,我們可以運用這些常年累月的積水水位的數據結合實際暴雨的數據例如降雨量,刮風的強度和等級,臺風移動的方向等天文數據來迅速預測出積水水位,人們各個街區積水的預測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例如避開積水高的街區以免交通工具進水,積水會較高的地區的商鋪及時把商品轉移到最高樓層或者轉移到其他地方,地下停車場的車輛及時轉移到其他地方,這樣子才能夠避免暴雨帶來的損失。
2.2、暴雨預警機制應該接受實時數據應對特發事件
我們現在是互聯網技術高度化的年代,暴雨預警機制也應該要利用互聯網技術對建立起新的機制和管理。暴雨預警機制不僅要起到預警的作用,它更多的作用應該是幫助人們去對抗暴雨所帶來的損失。為了能夠在暴雨中處理特發的事情,暴雨預警機制建設一套完備的數據采集存儲系統,數據采集主要是在現有的積水監測系統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充分利用4G網絡、物聯網技術、積水監測工具以及大型數據庫等技術,使得數據從發送端準確無誤快速發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對數據進行校驗處理之后交由系統處理并存儲。暴雨預警機制還要接受街道上利用GPS接收街道上的實時情況,當遇到嚴重的交通堵塞的時候應當把數據自動反饋到交警處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當暴雨發生人員傷亡的時候應當要把數據反饋到附近的醫院和交警處,并且為他們提供解決事件的對策和策略,最大程度上減少災害的損失。
總之,暴雨預警機制對于暴雨頻發的地區特別是沿海地區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全球氣候極端化就在今年我國的沿海地區在春季的時候已經發生大幅度降雨逐漸有暴雨的趨勢,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和影響。所以暴雨預警機制應當要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的暴雨預警機制進行革新和管理,在遇到暴雨的情況下可以讓當地政府及時地預測和掌握當地的情況提高臨時指揮力度,減少災害帶給我們的損失。
(作者單位:154800黑龍江省依蘭縣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