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奎 崔海紅
隨著奈曼旗農業、農村、農民經濟的發展,農作物產量呈現逐年遞增之勢,秸稈產量也隨之遞增。由于現階段秸稈綜合利用程度極低,大量的農作物秸稈基本被廢棄或者焚燒掉。特別是焚燒秸稈更是有害無利,既污染環境、浪費資源、還板結土壤,致使有的農田防風林網的樹木遭破壞,同時還給高速鐵路、公路、航空運輸等等帶來了交通上安全隱患,影響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針對這一問題,近日,旗農作物秸稈資源調查組,并對旗直有關部門進行座談,深入蘇木鎮、農村等走訪了鎮村分管干部和部分農戶,對農作物秸稈資源進行了實地調查。現將調查情況總結如下:
1秸稈綜合利用總體情況
奈曼旗是農業大縣,以玉米生產為主,奈曼旗農作物種植面積260萬畝,其中玉米210萬畝,年產秸稈117.1萬噸,其中玉米秸稈114.8萬噸。隨著農作物產量的增加,奈曼旗秸稈的產量也在增加。
2奈曼旗農作物秸稈利用的現狀
奈曼旗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主要以玉米、雜豆、蕎麥三大糧食作物為主。據統計,常年三大糧食作物產量為87.421萬噸,其中玉米85.678萬噸,雜豆0.968萬噸,蕎麥0.775萬噸。按照谷草比計算,年產秸稈約117.1萬噸,其中玉米秸稈(1:1.34)114.8萬噸,雜豆秸稈(1:1.6)1.5萬噸,蕎麥秸稈(1:1.0)0.8萬噸。據調查,目前,奈曼旗秸稈利用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作為生活燃料,占47.8%;二是用于還田(主要是玉米秸稈),占3.9%;三是作為飼料(主要是玉米秸稈和雜豆雜糧),占21.3%。據不完全統計奈曼旗每年大約有85.5萬噸秸稈被利用,利用率僅為73%,還有27%的秸稈被大田就近焚燒掉或廢棄。
3秸稈綜合利用技術途徑
根據奈曼旗實際情況,多渠道開發利用現有秸稈資源,挖掘潛力,因地制宜,走綠色環保之路。
3.1大力實施秸稈直接還田
最有效、最快捷的還田方式就是秸稈直接還田,也是秸稈農業綜合利用的重要途徑之一。秸稈直接還田既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又能培肥地力,逐漸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對于保證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又能加速生態環境的治理至關重要,應大力宣傳,積極推廣。建議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鼓勵、引導和發展農機民營專業組織,積極探索秸稈還田的市場化、專業化、合作經營運作模式。
3.2大力提倡規模養殖,推廣以原料-秸稈養畜
大力發展圈養畜牧業,不僅促進秸稈利用的有效途徑之一。通過將秸稈揉絲、粉碎等,進行青貯、氨化微貯后圈養牲畜。既可以節約成本,還可以通過家畜糞便實現過腹還田,促進農業持續健康的發展,是一種綜合利用的最優途徑。涉農部門要進一步做好秸稈青貯的宣傳、技術培訓、規劃和督促檢查等指導工作,加快秸稈青貯技術試驗示范推廣,增加青貯庫存量。大力積極支持和引導農村專業合作組織與家庭牧場主和養殖戶簽訂預約合同,做好秸稈運輸、購銷等服務。
3.3積極發展食用菌種植
利用秸稈栽培食用菌見效快、投資少,經濟效益非常高,是處理秸稈比較生態環保的好辦法。種植20萬平方米食用菌大約需2萬噸秸稈。秸稈栽培食用菌是發展秸稈經濟的好項目,非常適合在農戶中推廣。
4建設農村新能源
4.1秸稈氣化
就是通過作物秸稈缺氧燃燒,產出以一氧化碳為主要成分的可燃氣體。既可集中供氣,又使全村環境改善。每個村民不僅增加收入,還能控制室內、室外空氣污染問題,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全村的生活質量,進一步加快了農村城鎮化建設的步伐。建議各有關部門抓住鄉村振興戰略的機遇,積極向上級申報項目,爭取資金。搞好秸稈氣化站建設。
4.2發展沼氣
就是通過作物秸稈結合人畜糞在厭氧條件下發酵產生出含甲烷為主要成分的可燃氣體。這些氣體在稍高于常壓的狀態下,通過PVC管道送往農牧戶,使用起來類似于城市的管道煤氣。目前奈曼旗已建沼氣池8000多戶,直接經濟效益770多萬元。但奈曼旗的沼氣池多是利用人畜糞,很少利用秸稈,很多農戶牲畜不足,還得花錢買牲畜糞。因此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引導農戶合理利用秸稈、宣傳培訓,節約資源。
4.3利用秸稈發電
秸稈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它在生長和燃燒中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秸稈發電可以替代部分化石燃料從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秸稈的發熱值一般在3300kcal/kg到4000kcal/kg之間,相當于煤發熱值的2/3(標準煤的1/2)。奈曼旗每年秸稈量117.1萬噸,熱值相當于59萬噸標準煤左右。如果將目前廢棄的28.6萬噸/年秸稈作為發電的燃料,那么就可以節約煤炭約14.3萬噸/年。秸稈發電符合國家節約能源的政策,對于創造一個安全、穩定和清潔的能源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
5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秸稈顆粒加工效益按350機型(55千瓦)每臺年獲利40萬元,全旗年加工40萬噸可獲利1.6億元,獲得國家補貼5,600萬元,秸稈顆粒加工總收入2.16億元。
發展秸稈顆粒飼料、燃料的加工利用符合國家發展規劃和農業化政策,屬于國家支持的循環經濟、節能環保項目,享受國家農機補貼和財政補貼,適宜在城鎮、農村推廣使用。秸稈顆粒市場前景廣闊、原料來源充足、工藝技術成熟、設備先進合理容易操作。該項目投入少、回收期短、回報率高。有體積小、易儲存(存放時間可達1~3年)、運輸方便等特點,并且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發展秸稈顆粒加工利用是一項一舉多得、利國利民、促進生態良性循環、減少環境污染、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致富路。
(作者單位:1.028300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種子管理站;2.028324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治安鎮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