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楊海寶
農村集體經濟產生于土地改革的背景之下,是伴隨著農村合作化制度產生的,同時也是在特定時期生產資料分配方式中的必然產物,在現代化的農村經濟發展中,提高農村集體經濟也是一項重要任務。本文主要提出了提高農民集體經濟的認識和運用股份合作制打造多元經濟兩個方向,通過各方努力提高農村集體經濟。
一、使村民認識到集體經濟的重要地位
農村集體的個體單位是村民,集體經濟的發展也必須要以群眾為基礎,所以村民的態度和集體意識是提高農村經濟的首要問題。
1、開展專家講座
農村集體組織應當認識到記憶經濟的重要性,并號召村民學習集體經濟的基本知識,村委會可以邀請專業人士全面分析本地的發展現狀,本根據實際情況給出具體的發展規劃,比如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村經濟模式,相關專家就可以從地理條件、自然環境、以及市場需求等方面綜合分析當前經濟態勢和未來發展方向,和村民探討具體的細節,共同努力形成最適合自己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計劃。一般情況下,聘請一些社會知名度較高、專業性較強的人員宣講發展方案比較容易使村民信服,加之以專業的發展規劃,必然能夠為農村集體經濟的提高產生較大的助益效果。
2.利用現代化宣傳方式進行集體經濟知識普及
隨著現代化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農村地區除了傳統的電視和廣播等宣傳方式外,網絡平臺也成為宣傳工作的重要陣地,所以農村集體經濟的組織者要充分利用網絡傳播集體經濟的信息,新型的宣傳渠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村民的注意,提高集體經濟知識的普及范圍,村委會可以建立自己的公眾號,定期推送集體經濟的相關政策和產業發展藍圖,選用一些趣味性的圖文和視頻幫助村民加深對集體經濟的理解和認識。
二、合理利用集體資源,構建新型經濟模式
集體是農村經濟的一大特征,個體的經濟損傷會連帶集體,同時集體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個體基礎,所以農村經濟的發展必須要充分考慮集體特征。現代農村的集體經濟組織主要有村委會、農村合作社等,這些農村集體組織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促進農村資源的合理配置,所以關于集體資源的合理利用成為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的重要問題。
1、建立農村股份合作。
農村經濟結構與企業的的發展結構相似,所以把成功的企業管理經驗應用到農村集體經濟建設中。股份合作也包括多種形式,村委會或村合作社組織應該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選擇合理的股份合作方式,比如在我國較為普遍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這種制度下農村村民享有土地的承包權,領導組織者可以把村民的承包權轉變為股權,讓村民成為集體經濟重要的股東,用這種方式來促進土地經營權的靈活變動,當然,實行經濟模式的轉變要有規范的規章制度作為指導,以確保農村集體經濟的健康發展。
2、利用區域優勢,創造多元化經濟。
大部分農村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養殖業和種植業,針對一些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的局限性,相關組織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對所處的農村地區進行合理的資源利用,順應經濟市場的發展形式,開發出新型農村產業,在城中村人氣、商氣比較集中的地區開發二三產業,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比如我國的農村地區在環境和自然景觀上占有很大優勢,相對于城市污染較小,所以可以在這些農村開發旅游產業,開發出一些類似于“農家樂”的產業,用二、三產業的發展帶動農村集體經濟的提高。
3、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資源的整合調配
互聯網技術是新時代不容忽視的發展領域和工具,利用互聯網的云計算和大數據可以綜合分析商業市場的狀況,從而出現了“萬物互聯”和“物聯網”的新理念。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可以充分利用“物聯網”的發展機遇,充分開發和利用區域資源,混合現代化“互聯網+”的的商業發展思維,形成一個基于農村集體經濟的“農村互聯網”。比如江蘇省的茶鄉C村,c村的茶葉品質是一流的,但是由于過去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和渠道限制,c村的茶葉一直很難形成產業鏈銷往全國各地,不過,利用現代的互聯網技術,c村的產也已經實現了全國銷售并取得一定成就。另外,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領導者的商業眼光也是非常重要的,組織管理機構可以多利用網絡直播等形式傳播區域文化,建立產業基礎,結合市場的整體態勢,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三、完善經濟管理制度
若想對當前的農村集體經濟管理組織進行創新,就必須要結合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同時還可借鑒學習國內外先進發極構建完善科學的治理機制。另外,還應對農村集體經濟民主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在重大事項中,經集體經濟成員共同商討決定并要嚴格遵循少數服從多數的基本原則。強化農村資金管理,并對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優化和改堇,以此提升村級財努工作的公開性和明性,以兔對農村資產以及農民的切身利益造成損害。在此過程中,強化審計監督管理也十分必要,通過該工作的開展,可有效保證集體資產的增值保值。除此之外,還需對農村組織職能關系加以明確,在黨織的正確統一領導下,完善的落實好農村行政政務、集體經濟經營事努、自治事努等,從而為農村集體經濟的壯大發展提供良好保障。
總之,與傳統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相比,集體經濟對于資源合理利用的優勢更加明顯,更符合我國現階段的農村發展需求,所以農村組織機構要抓住時代的機遇,選用合理的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的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最重要的兩大因素就是村民和資源利用,所以首先要先建立村民的集體經濟意識,然后著力進行農村資源整合和資產配置,充分利用區域資源優勢,開發特色項目和產業,不斷增強農村組織結構的經濟實力,對農村集體資產進行規范化管理,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作者單位:747400甘肅省迭部縣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747400甘肅省迭部縣農村能源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