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煦臨 顧曉輝 周磊
[摘要] 目的 分析臨床全麻與腰硬聯合麻醉方式在髖關節置換術中的臨床效果。 方法 回顧性分析該院方便選取的2013年4月—2018年4月收取的120例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并且按照住院的順序分成兩組各60例,其中一組給予全麻治療也稱之為全麻組,另外一組給予腰硬聯合麻醉,因此,稱之為腰硬聯合麻醉組。分析臨床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率、治療后臨床指標和不同時間點的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 結果 經過以下表格分析可以有效得知,腰硬聯合麻醉組應用的麻醉方式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中的臨床效果(88.4%)要遠遠高于全麻組(5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541,P<0.05),此外,全麻組患者在手術后出現的不良反應率(46.7%)要高出腰硬聯合麻醉組(1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432,P<0.05),臨床采用腰硬聯合麻醉組在治療后的臨床指標情況(18.32±0.32)mL,(41.23±2.35)min,(12.34±4.32)min,(4.34±2.34)h也要優于全麻組(138.52±0.45)mL,(248.90±0.32)min,(23.32±2.09)min,(8.43±4.67)h,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最后,全麻組的不同時間點的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要低于腰硬聯合麻醉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臨床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采用腰硬聯合麻醉方法,可以有效提升臨床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且減少手術后出現的不良反應,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宣傳。
[關鍵詞] 全麻;腰硬聯合麻醉;髖關節置換術;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6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3(c)-002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general anesthesia and lumbar and spinal anesthesia in hip arthroplast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2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hip arthroplasty 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8 was convenient selected as a clinical study subject.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hospitalization, and one group was given general anesthesia. Treatment is also called the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 and the other group is given combined with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Therefore, it is called the 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hemodynamic change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table analysis, it can be effectively found that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anesthesia method applied in the combined spinal anesthesia group in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88.4%)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 (53.3%),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χ2=3.541,P<0.05). In addition,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46.7%) in the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umbar and hard anesthesia group (10.0%), Sexuality was clinically significant (χ2=6.432,P<0.05).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of the combined use of the 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group (18.32±0.32)mL,(41.23±2.35)min, (12.34±4.32)min,(4.34±2.34)h were also superior to the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 (138.52±0.45)mL,(248.90±0.32)min,(23.32±2.09)min,(8.43±4.67)h, and the difference was large (P<0.05). Finally, the hemodynamic change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in the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combined with lumbar and hard anesthesia. Group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alysis (P<0.05). Conclusions For patients with clinical hip arthroplasty, the combination of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linical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surgery,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General anesthesia; 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Hip arthroplasty; Clinical effect
由于我國社會經濟在逐漸的發展,我國目前人口老齡化也在逐年的遞增,老年骨關節發病的幾率情況也是隨著增加,從而也就發生了行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在日益增多[1-3]。其臨床應用的治療技術需要在患者全身完全麻醉的下進行,但因為麻醉的時間很長,會直接對患者的蘇醒時間和心血管波動情況較大,最主要的情況是對患者的肺部影響很嚴重。此外,腰硬聯合阻滯麻醉是通過腰麻以及硬膜外麻醉的一種臨床新的形勢下的臨床麻醉方法,并且優點在于并發癥減少,也更加普及到很多臨床當中進行應用,同時也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該文方便選取的2013年4月—2018年4月收取的120例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對比臨床腰硬聯合麻醉組和全麻組之間的安全性和臨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該院方便收取的120例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并且按照住院的順序分成全麻組和腰硬聯合麻醉兩組各60例。其中全麻組男患者有40例,女患者有20例,年齡最大的患者為80歲,最小患者為50歲,平均年齡為(65.32±2.35)歲;體重質量最高的為72 kg,最小體重為48 kg,平均體重為(56.32±2.34)kg;在骨折類型上分為,20例為肋骨骨折,10例為經頸型,其他類型30例。腰硬聯合麻醉組男患者有20例,女患者有40例,年齡最大的患者為81歲,最小患者為49歲,平均年齡為(65.62±2.39)歲;體重質量最高的為71 kg,最小體重為47 kg,平均體重為(56.57±2.87)kg;在骨折類型上分為,30例為肋骨骨折,10例為經頸型,其他類型20例。臨床2組患者均需要應用統計學軟件對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可以有對比。所以臨床接受研究的患者,均是得到家屬簽署的同意書和知情書,所以患者的病例也是經過我國臨床倫理委員會批準的。
1.2 研究方法
在患者手術之前的30 min內給予2組患者注射常規的阿托品和地西泮,分別劑量為0.5 mg和10 mg,并且患者在進入手術室內之后,臨床醫護人員需要詳細對患者的心跳和脈搏等進行實施監測,在手術之前的準備時間當中,需要將應用的監測儀器充分的發揮自身最大的作用值,此外,醫護人員也要囑咐患者放平心態,面對患者出現的臨床及時反應也要給予及時的勸解。將手術室內的靜脈通道開放,以此給患者注射丙泊酚以及芬太尼藥物實施麻醉[4]。
全麻組:給予臨床老年患者實施氣管性全麻方法,通過吸入適量的七氟醚,在不間斷性的對患者增加芬太尼藥物作為輔助性麻醉,此外,還要對患者持續注射丙泊酚來維持臨床手術的麻醉效果。
腰硬聯合麻醉組:醫護人員需要幫助患者采取仰臥的姿勢,并且對患者給予固定,另外將患者的穿刺點設置在L5和4之間,其選擇的臨床型號為16號腰硬聯合穿刺針作為麻醉指導,采用腰硬聯合阻滯的形式實現穿刺。完成之后將患者蛛網膜下的位置注入1.2 mL的布比卡因,其速率要控制在0.2(2 mL/min)之內,成功輸液后將患者的腰硬膜外設置導管,若是在手術的過程當中腰硬外局部麻醉給予靜脈注射,切記,在注射的過程中需要確保患者的身體可以正常運行,一旦患者的心跳情況出現了不好的情況下,臨床的醫護人員需要及時對患者應用適當的阿托品作為麻醉輔助,若是患者身體血壓下降,給予患者應用適當的麻黃堿,并且要對患者的輸液速度提高[5]。
1.3 觀察指標
在麻醉指導前、麻醉指導后分別對2組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以及心率和血流動力學進行詳細記錄。此外,針對臨床2組臨床患者的麻醉用藥劑量和效果發生時間以及阻滯完全時間和蘇醒時間進行分析評定。因此,統計好2組患者在手術后出現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情況[6]。
1.4 臨床評價標準
顯效:若是患者在用藥后具備理想的陣痛效果,肌肉完全松弛,牽拉不會出現任何的疼痛效果,能夠將手術的順利的得到確證;有效:若是患者在給藥后牽拉會引起患者肌肉一些不適感情況,但是能夠將手術持續進行;無效:若是在給藥后,患者的肌肉呈現顯著反應,但無法將術野暴露出來,甚至出現一些不良反應[7]。
1.5 統計方法
將該院2組老年需要研究分析的患者一般資料以及各項研究數據準確的錄入SPSS 18.0統計學軟件,平均年齡等計量資料描述為(x±s),檢驗方法為t檢驗;計數資料描述為[n(%)],檢驗方法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2組患者的臨床效果
經過分析可以有效得知,臨床腰硬聯合麻醉組的治療效果要遠遠高于全麻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分析2組臨床患者的麻醉用藥量、起效時間、阻滯完全時間、蘇醒時間情況
全麻組患者的麻醉用藥量、起效時間、阻滯完全時間、蘇醒時間要低于腰硬聯合麻醉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分析2組患者在用藥后的不良反應情況
經過數據得知,腰硬聯合麻醉組的患者在接受臨床用藥指導后出現的不良反應率要低于全麻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分析2組患者的患者不同時間點的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
經過表格可以有效得知,腰硬聯合麻醉組患者的不同時間點的血流動力學變化要優于全麻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逐漸發展前進,人們對生活質量的提升也逐漸得到了重視,但一些老年人患者的身體功能在逐漸的下降,身體恢復功能也不足,其對骨折等一些疾病的認知也不足。然而,患者對疼痛的承受能力也比年輕人要低很多,因此,在臨床手術治療麻醉的選擇時也比較重要[8]。治療臨床患者髖關節疾病的首選方式就是HR,該手術形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減少手術中出血量和緩解手術后的疼痛時間,并且直接減低患者康復的時間,最后確保手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髖關節的應用功能良好[9-10]。根據相關的文獻劉燁、樊軍曉的數據分析結果的數據顯示,應用全麻手術的患者治療效果為60.2%,而應用腰硬聯合麻醉手術治療的效果為97.8%,因此,和該文結果數據分析一致。
綜上所述,腰硬聯合麻醉組應用的麻醉方式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中的臨床效果(88.4%)要遠遠高于全麻組(5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541,P<0.05),此外,全麻組患者在手術后出現的不良反應率(46.7%)要高出腰硬聯合麻醉組(1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432,P<0.05),臨床采用腰硬聯合麻醉組在治療后的臨床指標情況(18.32±0.32)mL,(41.23±2.35)min,(12.34±4.32)min,(4.34±2.34)h也要優于全麻組(138.52±0.45)mL,(248.90±0.32)min,(23.32±2.09)min,8.43±4.67)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最后,全麻組的不同時間點的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要低于腰硬聯合麻醉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臨床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采用腰硬聯合麻醉方法,可以有效提升臨床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且減少手術后出現的不良反應,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宣傳。
[參考文獻]
[1] 歐漢軍. 全麻和腰硬聯合麻醉用于髖關節置換術的麻醉效果比較[J]. 包頭醫學院學報, 2016, 32(5):86-87.
[2] 劉曄. 全麻、腰硬聯合麻醉在髖關節置換術中的臨床效果比較[J]. 當代醫學, 2016, 22(27):26-27.
[3] 樊軍曉. 對比分析全麻和腰硬聯合麻醉用于髖關節置換術(HR)的臨床效果[J]. 黑龍江醫藥, 2017, 30(3):647-649.
[4] 殷選明. 觀察全麻和腰硬聯合麻醉用于髖關節置換術(HR)的臨床效果[J]. 醫藥衛生:文摘版, 2016(3):37.
[5] 周曉敏. 全身麻醉與腰硬聯合麻醉在老年人髖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 河南醫學研究, 2017(19):3599-3600.
[6] 張軍鋒. 全麻和腰硬聯合麻醉在髖關節置換術中應用效果及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 基層醫學論壇, 2017, 21(5):559-560.
[7] 廖軍華, 陳鄧, 趙志琴. 全麻和腰硬聯合麻醉用于髖關節置換術的臨床效果比較[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30):4215-4216.
[8] 柳碧霞, 王松清. 全麻和腰硬聯合麻醉用于髖關節置換術的臨床效果對比研究[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27):54-55.
[9] 馮莉娜. 全麻和腰硬聯合麻醉用于髖關節置換術的臨床對比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 2016, 14(24):142-144.
[10] 吳忠伯. 全麻和腰硬聯合麻醉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麻醉中的臨床效果[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4):33-34.
[11] 陳輝. 全麻和腰硬聯合麻醉用于髖關節置換術的臨床效果比較[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7, 28(9):1695-1696.
[12] 王德浩. 全麻和腰硬聯合麻醉用于髖關節置換術的臨床效果對比[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8(22):60-61.
(收稿日期: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