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臻
[摘要] 目的 對納絡酮合并血塞通治療老年性腦梗塞的可行性進行研究。 方法 方便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間收治的116例老年性腦梗塞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58)與觀察組(n=58),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添加納絡酮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添加納絡酮合并血塞通治療。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等進行比較。 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分別為(9.96±2.06)分、(85.54±4.74)分,均優于對照組(15.43±2.87)分、(70.15±4.85)分(t=11.792、17.283,P<0.05),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患者家屬滿意度分別為100.0%、3.45%、94.83%,均優于對照組93.10%、13.79%、79.31%(χ2=4.143、3.940、6.202,P<0.05)。 結論 納絡酮合并血塞通治療老年性腦梗塞具有可行性,可改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神經功能缺損以及生活能力,降低醫患糾紛事件發生率,具有顯著臨床價值。
[關鍵詞] 納絡酮;血塞通;老年性腦梗塞;可行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3(a)-013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naloxone combined with Xuesaitong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116 patients with senile cerebral infarction who were convenient admitted between February 2015 and February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58) and observation group (n=58). Both groups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aloxone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aloxone combined with Xuesaitong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neurological deficits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9.96±2.06)points and (85.54±4.74)points,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5.43±2.87)points and (70.15±4.85)points. (t=11.792、17.283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dverse reaction rat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100.0%, 3.45% and 94.83%,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93.10% and 13.79%, 79.31% (χ2=4.143, 3.940, 6.202, P<0.05). Conclusion Naloxone combined with Xuesaitong is feasi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cerebral infarction, which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neurological deficit and life abilit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medical disputes. It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Naloxone; Xuesaitong; Senile cerebral infarction; Feasibility study
腦梗塞是指由于腦部血液供應出現障礙,導致局限性腦組織軟化或缺血性壞死,也被稱之為腦梗死、缺血性腦卒中[1]。其在臨床中以腦栓塞、腦血栓較為常見。臨床表現主要為言語、智力障礙,半身不損等[2]。其不僅對患者健康產生極大威脅,對患者及家庭也產生了極大的負擔。因此需對其進行及時治療,以提高患者治療效果[3]。該文以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間收治的116例老年性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均采用常規治療,部分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添加納絡酮治療,部分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添加納絡酮合并血塞通治療,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等進行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收治的116例老年性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8例。入選標準:①首發或該次發病前未有后遺癥存在者;②符合我國腦血管學術會議通過的腦梗塞診斷標準[4]。排除標準:①有明顯顱內高壓情況;②存在嚴重心肝腎并發癥、腦出血以及存在意識障礙者。對照組中男35例,女23例;年齡在60~71歲,平均年齡(65.57±3.16)歲;發病部位:38例基底節區梗死,12例多發性梗死,8例丘腦梗死。觀察組中男33例,女25例;年齡在61~72歲,平均年齡(65.98±3.42)歲;發病部位:36例基底節區梗死,13例多發性梗死,9例丘腦梗死。兩組患者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選患者家屬均同意參加該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在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并監督的情況下進行該實驗。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添加納絡酮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添加納絡酮合并血塞通治療。其中常規治療方法如下:對患者血壓、血糖以及顱內壓進行管理,抗血小板聚集,維系酸堿平衡。對照組在上述基礎上添加如下:在10%葡萄糖溶液中加入納洛酮(國藥準字H20052368)0.2~0.4 mg,采取靜脈滴注,2次/d,連續應用14 d。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添加如下:在250 mL 0.9%生理鹽水注射液中加入血塞通注射液(國藥準字Z53020662,規格0.2 g/支),行靜脈滴注,1次/d,連續用藥14 d。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效果標準:顯效:患者體征、臨床癥狀消失或改善;有效:患者體征、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患者體征、臨床癥狀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0%;②依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5]對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情況進行評分,其中共計15個項目,包括意識、上肢、下肢肌力、言語等,滿分45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越嚴重;③依據Barthel評分[6]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估,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能力越強;④觀察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頭暈頭痛、低血壓、嘔吐;⑤依據自制滿意度問卷對患者家屬進行調查,共10道題,滿意為1分,不滿意為0分,滿分10分,超過8分為十分滿意,6~8分為一般滿意,低于6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十分滿意+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0%。
1.4 統計方法
建立Excel數據庫對數據資料進行分析,分析軟件工具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兩組間比較,應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且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情況
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治療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評分
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治療前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組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對比兩組患者家屬滿意度
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家屬滿意度,觀察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腦梗塞較多發于老年人群,近幾年人口趨于老齡化,老年性腦梗塞發病率也在逐漸攀升。其具有發病急、進程快以及預后差等特點,且具有較高致殘率,如果病情嚴重還會對患者生命安全有嚴重影響,因此在臨床中對其應用適宜的治療方式十分重要[7-8]。
閆姍姍[9]在探討老年性腦梗死采用鈉絡酮聯合血塞通的治療效果中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老年性腦梗死患者分為觀察組(鈉絡酮+血塞通)與對照組(單純鈉絡酮)。結果顯示,觀察組、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分別為97.7%、81.8%,治療后,兩組NIHSS評分、Barthel指數對比,差異顯著。認為在老年性腦梗死患者治療中,鈉絡酮聯合血塞通效果優于單純應用鈉絡酮更為顯著的臨床效果[9]。在該研究中,觀察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在老年性腦梗塞患者中應用納絡酮合并血塞通治療具有可行性,對患者治療效果有積極影響。其原因可能在于納洛酮對μ受體有較強親和力,能夠對腦缺血產生保護性,而且其能夠維系患者腦灌注,減輕腦神經損傷,該研究中,治療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無可比性,治療后觀察組缺損情況優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9.96±2.06)分,優于對照組(15.43±2.87)分,可證實應用納洛酮確實可以減輕患者腦神經損傷,對患者治療有積極影響。聯合應用血塞通,其主要成分為五加科人參,能夠擴張患者腦血管,阻礙血栓形成,對患者缺血性腦損傷產生保護性[10]。兩者聯合應用可達到互補效果,增強患者治療有效性。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治療前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分別為(85.54±4.74)分,優于對照組(70.15±4.85)分,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改善方面與上研究結論具有一致性,其表明兩者聯合應用可達到改善患者預后效果,由于腦梗塞患者預后普遍較差,因此其應用可對其進行有效改善,對患者治療研究有重大影響,值得應用。觀察組不良反應及患者家屬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應用納絡酮合并血塞通治療老年性腦梗塞不僅可以提高治療效果,還能夠改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患者治療以及預后均有較好作用,并且其能夠提高患者家屬對醫院以及醫護人員的信賴程度,從而提高患者治療以及護理依從性,讓患者可以積極配合治療,從而促進醫患關系,降低醫患糾紛,對患者治療以及醫院發展均有較好影響[11]。
綜上所述,對納絡酮合并血塞通治療老年性腦梗塞的可行性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在治療老年性腦梗塞中添加納絡酮合并血塞通具有可行性,可改善患者總療效,降低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患者恢復,改善患者預后情況,建立友好醫護與患者家屬關系,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余強. 納絡酮聯合血塞通治療老年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分析[J]. 河南醫學研究, 2016, 25(9):1664-1665.
[2] 李志芳.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初探[J].中外交流,2018,11(36):208.
[3] 謝雪梅. 納洛酮合并血塞通治療老年性腦梗死患者的療效[J]. 醫療裝備, 2016, 29(14):129-130.
[4] 廖朝明, 王永, 廖家盛,等. 納絡酮合并血塞通治療老年性腦梗塞的臨床有效性評價[J]. 醫藥前沿, 2016, 6(34):27-28.
[5] 鐘樂. 馬來酸桂哌齊特結合血塞通治療老年腔隙性腦梗塞96例臨床觀察[J].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17, 31(3):78-79.
[6] 黃國林. 納絡酮聯合血塞通治療老年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探析[J]. 基層醫學論壇, 2017, 21(29):3984-3985.
[7] 劉葉紅,金秋麗.核心素養基礎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讀與寫,2018(27):97.
[8] 任玉環. 納絡酮合并血塞通治療老年性腦梗死42例的療效觀察[J]. 中國社區醫師, 2016, 32(25):109.
[9] 閆姍姍. 納絡酮合并血塞通治療老年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探究[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33):177-178.
[10] 邵慧.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研究[J].考試周刊,2018,7(81):115.
[11] 付朝林,張磊.納絡酮合并血塞通治療老年性腦梗塞的臨床觀察[J].飲食保健,2016,21(13):78-79.
(收稿日期:20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