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彥煕
【摘要】目的 觀察重型顱腦損傷術后患者伴腦脊液漏應用腰大池持續腦脊液引流術(CLCFD)治療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7月~2018年5月我院重型顱腦損傷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2組,各40例。觀察組行CLCFD,對照組采用常規腰穿。比較兩組14 d內治愈率、顱內感染發生率、腦脊液漏停止時間。
結果 觀察組腦脊液漏停止時間短于對照組,14 d內治愈率高于對照組,顱內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重型顱腦損傷合并術后腦脊液漏患者,予以CLCFD治療對于避免腦脊液漏時間延長,減少顱內感染發生,提高臨床治愈率。
【關鍵詞】重型顱腦損傷;CLCFD;腦脊液漏
【中圖分類號】R6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6..02
腦脊液漏屬于術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重要并發癥。CLCFD需通過腰大池引流套裝行腰穿操作,可連接腦室引流袋或者引流瓶,并通過對引流袋或引流瓶高度的調整促成腦脊液經腰大池流出[1]。該技術具有操作簡單、創傷性小、顱內感染發生少、療效佳等優點,能夠加快顱內壓降低速度,改善腦水腫與腦缺血癥狀,緩解腦血管痙攣。為維護患者健康與安全,尋找更為科學有效的治療方式[2]。本研究進一步探討了CLCFD治療重型顱腦損傷術后腦脊液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2018年5月我院重型顱腦損傷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2組,各40例。觀察組男31例,女9例;年齡18~59歲,平均(45.79±4.23)歲。對照組男30例,女10例;年齡18~60歲,平均(45.81±4.19)歲。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腰穿,在患者接受開顱術之后的第2 d實施腰穿,對于伴顱高壓者需快速靜脈滴注甘露醇,每天應實施腰椎穿刺1~2次,保持腦脊液引流量在40~120 ml/d,
還需收集腦脊液標本并實施生化及常規指標檢測。觀察組行CLCFD治療,于開顱術后第2 d開始,合并顱高壓者應在快速靜脈滴注甘露醇后進行,取側臥體位,將穿刺點選在L4-5或L3-4椎間隙,選用美國Medtronic EDM腰大池持續引流裝置,在浸潤麻醉實施后向皮膚中刺入14號硬膜外穿刺針,待至蛛網膜下腔后,將管心針抽出,若發現腦脊液流出,則將穿刺針取出,并于腰椎導管遠端位置接連引流袋與管,引流腦脊液,將引流量控制在150~350 ml/d,引流速度調節在10 ml/h,每日均需對腦脊液標本開展生化及常規指標檢測,若有必要還可進行腦脊液細菌培養。
1.3 評價指標
記錄兩組腦脊液漏停止時間、14 d內治愈率(治愈標準為:2周內未出現腦脊液漏,且腦脊液相關生化、常規指標水平均正常)以及顱內感染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用非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腦脊液漏停止時間
觀察組腦脊液漏停止時間為(6.29±1.41)d長于對照組的(12.19±2.07)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4.899,P=0.000)。
2.2 14 d內治愈率與顱內感染發生率
觀察組14 d內治愈率高于對照組,顱內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在顱骨骨折、蛛網膜與硬腦膜受損情況下,腦脊液漏患者的腦脊液可經外耳道、鼻腔或開放傷口由骨折裂口流出[3]。其發生原因與切口愈合不良、縫合不嚴密、顱高壓未解除、顱底骨折、硬腦膜縫合不嚴或未縫合、副鼻竇封閉不嚴等相關。患者一旦出現腦脊液漏,就可能引發顱內感染、低顱壓綜合征以及腦積水等問題,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
CLCFD技術創傷小,可防止出現反復腰椎穿刺與由此引發的穿刺點感染,且便于采集腦脊液標本,對患者疾病治療與病情評估意義重大。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腦脊液漏停止時間短于對照組,14d內治愈率高于對照組,顱內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由此可見,相較于常規引流,使用CLCFD治療在縮短腦脊液漏停止時間、提高臨床治愈率、降低顱內感染發生率方面存在明顯優勢。分析其原因主要與CLCFD技術具有以下幾方面優點有關:①創傷小,可提高腦灌注壓,降低顱內壓,加快神經功能恢復。②便于對腦脊液引流量形成有效控制,并依據顱內壓調整引流速度,對減少因引流過多或過快引發的嚴重并發癥發生具有重要作用。③可在確保引流量充足的基礎上避免腦積水與腦室擴張的發生,降低腦脊液對漏口相關組織的不良刺激,縮短腦脊液漏時間,促進漏口愈合,加快患者康復
進程[5-6]。
綜上所述,針對重型顱腦損傷合并術后腦脊液漏患者,予以CLCFD治療對于避免腦脊液漏時間延長,減少顱內感染發生,提高臨床治愈率。
參考文獻
[1] 黃 劍,楊梓光,鄺群笑,等.腰大池持續腦脊液引流術在重型顱腦損傷術后腦脊液漏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7,25(11):74-76.
[2] 許 斌,吳再輝.腰大池結合側腦室持續灌洗引流治療腦脊液漏并發顱內感染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病案,2017,18(08):105-109.
[3] 孔存帥.36例患者腰大池置管外引流聯合鞘內注射給藥治療腦脊液漏合并顱內感染療效觀察[J].醫藥論壇雜志,2017,25(11):129-130.
[4] 程先軍.腦外傷術后腦脊液漏伴顱內感染并發癥的臨床觀察[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6,13(05):83-86.
[5] 胡敬梅,銀 玲,鄧 蓉,等.重度顱腦損傷術后腦脊液漏的手術處理方式及院內感染發生情況比較[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8,5(03):162-164.
[6] 劉曉琴,陳 強,孫 斌,等.腰大池持續腦脊液引流術在重型顱腦損傷術后腦脊液漏中的應用[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6,32(06):593-595.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