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艷
【摘要】目的 分析卡泊芬凈聯合復方磺胺甲噁唑對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作用。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92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分為對比組和研究組各46例,給予對比組復方磺胺甲噁唑治療,給予研究組泊芬凈聯合復方磺胺甲噁唑治療。對比兩組患者多項指標與治療有效率,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 治療后,研究組的PaO2、血清LDH,均明顯低于對比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實施卡泊芬凈聯合復方磺胺甲噁唑治療,改善多項指標,治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卡泊芬凈;復方磺胺甲噁唑;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6..02
肺孢子菌肺炎是一種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是機體受到耶氏肺孢子菌感染而引起,屬于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極易引發艾滋病患者的死亡。近年來,臨床對于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常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如卡泊芬凈、復方磺胺甲噁唑等,不同藥物治療效果不同[1],基于此,本文將以92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為對象,探究卡泊芬凈聯合復方磺胺甲噁唑對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作用。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2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2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根據入院時間的先后,分為對比組和研究組各46例。對比組,男41例,女6例,年齡23~64歲,平均(40.75±3.87)歲。研究組,男42例,女5例,年齡24~65歲,平均(40.35±3.26)歲。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
1.2 方法
1.2.1 基礎治療
所有患者均實施吸氧、抗感染治療與對癥治療。并在分組治療后行抗病毒治療。
1.2.2 對比組
給予對比組復方磺胺甲噁唑治療:
使用復方磺胺甲噁唑(生產廠家:通化中辰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2021090)口服治療,每天3次,每次4片。持續治療3周。
1.2.3 研究組
給予研究組卡泊芬凈聯合復方磺胺甲噁唑治療:
使用復方磺胺甲噁唑口服治療,每天3次,每次4片;使用卡泊芬凈注射治療,第一天劑量為70 mg,隨后調整為每天50 mg,持續治療1周停藥,繼續使用復方磺胺甲噁唑治療。持續治療3周。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多項指標與治療有效率,進行分析。
多項指標:以PaO2、血清LDH為標準,對兩組患者進行統計,并詳細記錄。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多項指標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的PaO2、血清LDH,均明顯低于對比組,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肺孢子菌肺炎是艾滋病晚期常見的一種機會性感染,也是引發艾滋病患者子網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發病率較高[2]。近年來,臨床更加重視肺孢子菌肺炎的防治,其發病率有所下降,但作為艾滋病的指征性疾病,其治療效果仍然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肺孢子菌肺炎的起病為隱匿或亞急性,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病程較長,由于其早期無特異性癥狀,往往在發現時便為重癥患者,具有進展迅速的特點,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實驗時在對肺孢子菌肺炎患者檢查是,低氧血癥較為常見,可作為診斷指標,在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的PaO2均表現異常,因此也可作為判斷治療效果的標準。
復方磺胺甲噁唑是由甲氧芐啶于磺胺甲噁唑組成,兩者分別具有二氫葉酸還原酶與二氫葉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實現葉酸代謝的雙重阻斷,治療顯著,用于治療肺孢子菌肺炎,但其起效慢,約為7~10天,影響治療。卡泊芬凈屬于脂肽化合物,是一種棘球白素類抗真菌藥物,作用于β-(1,3)-D-葡萄糖,抑制其合成,破壞孢子菌形成囊壁,改變內外通透壓,影響內外物質的交換與信號傳導,最終抑制生產,導致死亡[3]。
在本次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的PaO2、血清LDH,均低于對照組,表明干預組PaO2、血清LDH改善更佳,卡泊芬凈聯合復方磺胺甲噁唑治療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對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實施卡泊芬凈聯合復方磺胺甲噁唑治療,改善多項指標,治療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李愛新,汪 雯,張 彤,等.卡泊芬凈聯合復方磺胺甲噁唑治療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臨床觀察[J].臨床薈萃,2017,(2):
163-166.
[2] 于曉莉,李明建,潘建亮,等.卡泊芬凈聯合復方磺胺甲惡唑治療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急救醫學,2016,(z1):61-62.
[3] 王 宇,秦小超,黃 強,等.人免疫球蛋白聯合復方磺胺甲噁唑治療艾滋病合并中重度肺孢子菌肺炎臨床療效分析[J].內科,2016,(5):750-752.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