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獎:《當代(1949-2015)民族管樂表演藝術發展史研究》
袁壽玉,李寶嘉,田雅麗(南京藝術學院)
承蒙《戲劇之家》期刊的厚愛,本人能夠在第五屆“華師科技園杯”優秀學術論文評選活動中以《當代(1949-2005)民族管樂表演藝術發展史研究》一文榮獲二等獎,在此對《戲劇之家》期刊的全體工作人員,評選委員會的各位國內專家、學者,尤其是主編羅思遠先生表示感謝。
《戲劇之家》作為全國唯一一家市場化運作的專業戲劇藝術類期刊,從2015年至今已舉辦五屆優秀學術論文評比活動,尤其通過獎項與獎金制度的設定,一方面推動了全國范圍內藝術類論文在質與量之間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促進國內藝術類專業的本、碩、博乃至高校教師的創作熱情。
《戲劇之家》作為國內藝術類領域較有影響力的期刊之一,在投稿、審核等方面尤為謹慎和認真。以本人為例,從2018年至今,已在該刊發表多篇文章,每每投稿無需多等即收到回復,不同于其他期刊如石沉大海,或如某類期刊訛詐勒索。《戲劇之家》常針對已擬錄用的期刊提出修改意見和格式要求,循環反復,耐心十足。因自身疏忽而致使內容有誤,期刊也必然及時解決,自己因此感到羞愧,而《戲劇之家》的編輯以及工作人員卻禮貌待之,習以為常。
最后,誠心祝愿貴刊能夠借“優秀學術論文評選”之翼,創期刊影響因子新高,能夠羅藝術天地人才,收優質論文獨家。
二等獎:《回頭對面皆幻景》
漆曉文(中國戲曲學院)
首先,很榮幸拙作《回頭對面皆幻景》獲得《戲劇之家》雜志社舉辦的“華師科技園杯”優秀學術論文獎。貴刊堅持“立足湖北,面向全國,以戲為主,綜藝兼及,以人為本,雅俗共賞”的辦刊路線,為廣大有志于戲劇及相關領域人士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欣賞、交流、研究的平臺。貴刊以“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振興民族地方戲劇”為宗旨,嚴把學術質量關,刊發了系列優質成果,于學界頗具影響。在此,我對諸位編輯及評審老師表示衷心感謝。這是我第一次為貴刊投稿,也是第一次學術論文獲獎,獲此殊榮倍感鼓勵。作為一名當代戲劇文學與戲曲史研究者,我從現代人的角度對傳統戲劇作品《桃花扇》進行了評論與解讀,能得到《戲劇之家》論文評審專家的肯定,我感到了一種收獲的喜悅,在此向雜志社致以衷心感謝。
其次,向編輯部的主編、編輯致以誠摯的敬意。《戲劇之家》的編輯部效率高、態度中肯,我在投稿后的兩天內就收到了回復,很快就給我發來了短信,對我的論文給予極高的評價。隨后的一段時間里,編輯積極和我溝通排版、校對等事宜,態度十分誠懇。這一方面讓我受寵若驚;另一方面也使我對《戲劇之家》的辦事效率及其對作者負責的態度感到由衷的敬佩。
最后,希望《戲劇之家》能一如既往地以其獨立的學術品格,廣泛吸收優秀的藝術成果,為學人提供純凈的學術凈土,為讀者提供溫暖的藝術春風。我也相信,作為戲劇藝術的重要陣地,《戲劇之家》會獲得越來越多的戲劇藝術愛好者和研究者的關注和喜愛。
祝《戲劇之家》越辦越好,將學術進行到底!
二等獎:《<麥克爾>:德萊葉電影的美學表現》
宋雁蓉,施嘉敏(北京電影學院)
得知文章《<麥克爾>:德萊葉電影的美學表現》在《戲劇之家》雜志2019年3月全國優秀論文評比中榮獲二等獎的消息時,我們十分激動,也備受鼓舞。首先,很感謝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以及戲劇之家雜志社提供的寶貴機會,感謝評委會各位專家學者及雜志社編輯的認可與欣賞,也十分感謝北京電影學院廣大師生提供的電影學習和創作的廣闊平臺。
這些年我們一直致力于國別電影藝術創作的學術研究,希望能從他國汲取和借鑒有益的電影藝術創作經驗和理念,為當下我國正在開展的創建中國電影學派提供有意義、有價值的參考,北歐電影研究是我們的主要研究領域。
卡爾·德萊葉是北歐島國丹麥最偉大的電影大師。目前,國內對德萊葉的研究已較為詳盡,但遺憾的是,居于舞臺聚光燈之下的往往是其后期的幾部電影,而非諸如《麥克爾》等早期經典作品。因此,筆者希望通過分析此部經典影片,探尋德萊葉式電影美學原則的蹤跡和北歐電影的魅力。
最后,再次衷心感謝雜志社的青睞,也祝愿《戲劇之家》能夠越辦越好!
祝萬事勝意!
三等獎:《商務聯絡口譯中專業譯員與學生譯員的主體意識》
潘婷婷,項 霞(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晚上9:30收到自己論文獲獎的消息,我又驚又喜,還擔心這會不會是詐騙分子設的局。第二天便致電雜志社,得到了證實。現在想來,驚是多余,喜是必不可少。這篇學術論文對我來說意義眾多。我是翻譯專業一名大四的學生,原本我的畢業設計是一篇一萬字的全英文論文。但我校有畢業論文多樣化這個平臺,其中學生可以通過與自己專業有關的競賽獲獎抵消畢業論文。我恰巧在本科三年級的時候,在2017“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中獲得了浙江省三等獎,從而免除了一萬字英文的畢業論文,但這也意味著我將面臨大學沒有真正意義畢業論文的窘境。
時機巧合,大四上半學期,我申請了寧波大學的SRIP(Student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rogram)計劃(大學生科研創新計劃)。我申請的課題是“商務聯絡口譯中譯員的主體意識”,而我的課題成果正是本次的獲獎論文——《商務聯絡口譯中專業譯員與學生譯員的主體意識》。這篇論文屬于實證研究,我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整理實驗資料。論文的選題-撰寫-修改-成稿-發表,這一路走來有太多的曲折。而就在這一路曲折中,我的導師項教授始終支持著我,給我繼續前行的信心和勇氣。
同時,也非常感謝《戲劇之家》雜志社,舉辦了這屆學術論文評選比賽,不然我也收不到這么大的驚喜!。
這篇論文的見刊,彌補了我大學沒有畢業論文的空白,豐富了我對學術研究的認識。更重要的是,讓我對自己所熱衷的英語口譯,有了新的見解和領悟,從而讓我在每一次的口譯實踐中變得更加專業,更加沉穩。
希望未來再接再厲,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