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鑫 王妍敏 付躍超 鄧立菊
【摘要】目的 分析臨床老年高血壓性心臟病室性心律失常應用美托洛爾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高血壓性心臟病室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采用單盲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其中予以對照組采用常規的方式進行治療,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予以美托洛爾的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以及血壓控制的情況。結果 觀察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同時觀察組患者血壓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比較結果存在明顯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關于臨床采用美托洛爾的治療,對于老年高血壓性心臟病室性心律失常病癥不僅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同時可有效改善的血壓控制狀況,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高血壓性心臟病;室性心率失常;美托洛爾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6..01
作為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心率失常類型病癥,室性心率失常則主要是高血壓性心臟病中的一種病癥表現,其具體的癥狀表現為心悸或焦慮等。隨著時間的推移,若我及時予以治療則會導致患者血流動力學發生一定的改變,嚴重者可直接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0例該癥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進行治療的80例高血壓性心臟病室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并依據單盲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包括男23例、女17例,年齡63~82歲、平均(72.75±5.25)歲;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61~83歲、平均(71.85±4.60)歲。兩組患者各項檢查指標顯示均符合高血壓性心臟病室性心律失常的診斷標準,其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均進行抗心律失常的藥物治療,其中對照組主要采用由南京瑞年百思特制藥生產的20 mg螺內酯片(國藥準字:H20163054)與由廣東彼迪制藥生產的25 mg卡托普利(國藥準字:H440321595)等予以常規的治療[2];觀察組則在上述治療干預的基礎上采用由阿斯利康制藥生產的47.5 mg美托洛爾(國藥準字:J20150044)首次予以6.25 mg/d,每天2次的治療,在其3 d后則在其基礎上適當增加劑量,其范圍通常控制在25~100 mg/d,并依據患者病情的狀況合理對用藥劑量進行調整。兩組患者均予以30 d的持續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其中患者療效評判指標包括:顯效是指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情況以保持在10%以內;有效是指患者的病癥復發情況在10%~50%;無效則是是指依據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均為到達上述標準[3]。另外血壓控制狀況主要是指收縮壓與舒張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以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以t檢驗。比較結果存在明顯差異(P<0.05)。
2 結 果
其中,觀察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詳見下(表1);同時兩組患者血壓改善情況比較,觀察組的舒張壓與收縮壓分別為(89.42±8.86)mmHg、(133.68±14.23)mmHg明顯優于對照組的(97.21±9.54)mmHg、(149.43±13.44)mmHg。
比較結果存在顯著性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作為當前臨床內科診治中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隨著當前我國人口結構老齡化的發展具有較高的發生幾率,并且極易造成室性心律失常的癥狀發生,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生命安全。對此,予以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及時有效治療方法的應用,對于保障患者血壓水平的改善以及心律失常復發率的降低具有一定重要性。
當前在高血壓性心臟病室性心律失常病癥,尤其是對于該癥的老年患者進行治療過程中得以廣泛的應用。此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同時觀察組患者血壓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比較結果存在可比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總之,關于臨床采用美托洛爾的治療,對于老年高血壓性心臟病室性心律失常病癥不僅具有顯著的臨床療
效,同時可有效改善的血壓控制狀況,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寇松蓮.高血壓性心臟病與室性心律失常[J].醫藥論壇雜志,2015,3(17):38.
[2] 張 麗,常潤英,李小鷹,等.老年高血壓左室肥厚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與心肌缺血[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33(5):308-310.
[3] 濮蓉暉,英俊岐,汪疆燕.高血壓相關性心律失常[J].實用心電學雜志,2016,12(3):235-236.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