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王子婕
【摘 要】裝飾圖案課程作為環境設計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程,教學主要以傳統建筑裝飾圖案與現代圖案創作設計為主,為更好的與本專業接軌,本文將從圖案提取到材料再利用的角度,實現從單純圖案設計到圖案與材料結合的創作,最終運用到室內軟裝設計之中。
【關鍵詞】裝飾圖案;綜合材料;軟裝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8-0151-02
目前在國內,裝飾圖案主要以傳統工藝美術為基礎進行研究,是工藝美術專業的必修課程,軟裝是近幾年才成為室內設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關于將裝飾圖案與室內軟裝相結合進行教學的相對較少。在國外,圖案與建筑及室內裝飾風格緊密結合,西方從古希臘、古羅馬開始,到巴洛克、洛可可、地中海以及現代、后現代風格中都可以清晰看到各個時期不同風格的裝飾圖案在軟裝中的重要痕跡,也有相關的課程設置。
一、裝飾圖案與軟裝的關系
教學過程中裝飾圖案主要以平面圖案為主,傳統教學都是基于平面圖案進行創作,能夠解決軟裝對平面圖案的需求。同時,除了平面圖案,在整個室內空間中,需要大量的立體陳設品,就需要裝飾圖案與材料結合進行創作。
軟裝是關于整體環境、空間美學、陳設藝術、生活功能、材質風格、意境體驗、個性偏好,甚至風水文化等多種復雜元素的創造性融合。[1]包括家具、布藝織物、青銅器、玉器、木器、漆器、裝飾品、掛畫、花藝綠植、燈飾等。軟裝所包含的范圍有住宅空間、商業空間、娛樂空間、展覽展示空間、辦公空間,甚至一些公共服務空間等。軟裝中的器具、物品等正是裝飾圖案不可或缺的物質載體,讓圖案出現在軟裝的各個領域中。室內空間的軟裝布置正是依靠不同類型的裝飾圖案,或立體或平面、或單色或多色,將造型與材料、用途與裝飾相適應,打造出豐富變化的室內空間效果。
裝飾圖案課程教學應該結合材料特征,可以從平面和立體兩個方向去呈現。首先,從壁畫、布面織物類平面圖案進行創作。其次,可以將原有材料形態進行加工改變,比如竹、木、陶類材料,從而形成新的具有裝飾美感的造型,或者在材料表面進行雕刻打磨成新的裝飾造型,出現在軟裝成列品中,從而打造出豐富變化的室內空間效果。
現在國內高校開設的傳統裝飾圖案課程,只涉及手繪圖紙和單一的寫生變化,著重于訓練學生對于圖形的處理能力。考慮到環境設計專業的特殊性,裝飾圖案的教學將傳統圖案結合計算機軟件進行圖形處理,最終結合材料完成對軟裝飾品的制作,將裝飾圖案課程的實踐環節融入到教學內容之中。原本單一的教學內容通過軟裝材料的介入,豐富教學形式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將纖維、織物、木材、陶瓷、石膏、廢舊材料等作為裝飾圖案表現的載體和媒介,通過材料的運用,加強學生對于裝飾圖案的實操能力及與軟裝設計結合的能力。
二、裝飾圖案對軟裝的影響
裝飾圖案對軟裝的影響主要有色彩、圖案、風格這幾個方面。
大眾在識別圖形的時候,色彩往往給人的視覺效果是最直接的,人對色彩的感受也影響對軟裝效果的感受。視覺感受帶來直觀的心理感受,往往決定室內軟裝效果好壞的評價。室內軟裝的色彩基調是由面積最大的色塊決定的,通常以各個界面進行體現。掌握好裝飾圖案顏色的明暗和純度,達到色彩平衡的效果,其中小面積的裝飾圖案可以采用不同的色彩穿插在大的色調之中來活躍氛圍。[2]軟裝色彩的協調需要在大的圖案色調基礎上利用小型裝飾圖案的色彩加以點綴,巧妙的圖案色彩搭配能給人和諧舒適的美感。
裝飾圖案的表現內容通常以動物、植物、人物、建筑、風景、傳說故事等構成。不同的表達手法和表現形式可以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這些不同內容的裝飾圖案對室內軟裝風格的走向,以及軟裝呈現的氛圍效果和使用者對環境的感受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獨特的室內風格,依靠其獨特的裝飾圖案及由圖案構成的軟裝飾品形成。相比中式風格,西方的裝飾圖案并不強調寓意的表達,著重于對自然界的真實描繪。其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墻面的裝飾以及對植物圖案的運用。墻面選用的墻紙、墻布以及窗簾上的圖案往往帶有描繪精致的植物花卉。繁復細致的刻畫,以及大面積的運用,再加上鮮艷的色彩,和室內家具上委婉華麗的動態曲線以及精細纖巧的雕刻裝飾互相搭配,營造出雍容奢華的軟裝氛圍。[3]還有其他風格依靠不同的圖案形式營造不一樣的軟裝氛圍,如現代風格,是利用點、線、面來組織出簡潔大方的圖案,田園風格多采用碎花花紋的圖案形式,搭配柔和的色彩營造清新甜美的室內氛圍,東南亞風格則利用動、植物圖案和濃郁的色彩營造出一種靜謐雅致的氛圍。
三、軟裝對裝飾圖案的繼承和創新
裝飾圖案的變化與一個時代的經濟、政治、文化是緊密相連的。不同的歷史時期,裝飾圖案都有不同的變化。裝飾圖案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及裝飾特點也反映著不同時期、民族、國家的歷史狀況。軟裝中,家具、燈具、布藝織物是各個時期不可或缺的室內陳設品,而這些物品起到了對不同歷史時期裝飾圖案的展現和傳承的作用。例如,明朝時期,家具的裝飾圖案受到當時嚴格的社會制度和思想文化影響,圖案更加簡練,注重寫意與內在神韻的傳達,不刻意雕琢,不喜繁華裝飾,一種大氣之感。到了清朝,室內的裝飾圖案在繼承明朝的基礎之上,因為皇權的集中,以及滿漢的融合,更加追求繁瑣、華麗的裝飾,雕刻技法的成熟和多種工藝的結合,裝飾題材更加廣泛,結構也更加精美。因為軟裝的存在,直到今天,在中式風格的軟裝陳設中,仍然可以看到各個時期裝飾圖案的影子,裝飾圖案的傳承與變化得以保留和展現。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軟裝的審美與需求不斷變化,傳統的裝飾圖案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求。人們對于個性化的軟裝要求,也推動著裝飾圖案的不斷變化。然而沒有良好的創新方式,也導致了現在傳統裝飾圖案文化的流失,呈現出來的設計都是“形式化、簡約化的集成”。[4]裝飾圖案課程的教學也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將裝飾圖案課程與軟裝結合,能使裝飾圖案的創作與現代社會審美緊密結合。學生在了解傳統裝飾圖案的歷史基礎上,提取精華,并加以提煉概括,結合現代軟裝的需求,以及人對實際產品的使用感受,創作出既符合時代要求和具有實用性又體現傳統文化意蘊的裝飾圖案。
材料作為裝飾圖案的載體,對裝飾圖案在軟裝中的展示以及對于裝飾圖案中蘊含的各個區域和歷史時期的文化內涵的傳承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掌握材料的特性,有利于裝飾圖案的創作和更好運用。因此,裝飾圖案的教學,必須將材料作為重要的內容,納入課程之中。
室內空間中裝飾圖案的運用是軟裝設計的重點。隨著人們對于軟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同個性的軟裝效果已經成為了大眾的需求。結合時代發展和市場需求,教學過程中應該增強學生對綜合材料的了解和工藝制作的流程,增加裝飾圖案的延伸運用訓練。材料作為裝飾圖案的載體,作為裝飾圖案與室內軟裝結合的橋梁作用,將材料作為裝飾圖案課程的重點有利于裝飾圖案的實用性、創新性的訓練,更好地將裝飾圖案課程教學成果運用到室內軟裝的設計之中,從而將裝飾圖案與時代的發展和需求緊密相連,將藝術與技術結合,將傳統裝飾圖案與時代需求融入到教學之中。
參考文獻:
[1]Li Ying.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Soft Decoration Industry[A].Proceedings of The 23rd Association of Chinese Professors of Social Scie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CPS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C].2017.
[2]張帥.中西方古典家具裝飾圖案的比較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
[3]余肖紅.明清家具雕刻裝飾圖案現代應用的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06.
[4]余月強.基于嶺南傳統裝飾圖案的室內軟裝藝術設計研究[J].設計藝術研究,2018,(01):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