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英
【摘 要】一個品牌或者是產品想要在視覺營銷的競爭中取勝離不開櫥窗的設計和情景的設計,一個精心構思設計好的櫥窗不管是對于產品的銷售還是對品牌的宣傳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因為它不僅可以帶給消費者不一樣的視覺感受,同時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整個產品,從而提升他們對產品的認知和好感度,這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產品的消費。中國美院畢業設計作品的展覽具有很濃的裝置藝術味道,不管是公共展示設計還是櫥窗裝置藝術的設計都很受消費者的歡迎,因為它是以別具一格的視覺效果和藝術形式去沖擊人們的視覺感官。裝置藝術和櫥窗設計領域的接觸以及融合可以實現很多效益,這二者的融合其實也就是藝術和商業的結合,不僅可以提升商家的品牌知名度,同時還能夠豐富櫥窗設計的形式。
【關鍵字】裝置藝術;陳列設計;情景設計
中圖分類號:J52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9-0148-02
裝置藝術的形態在發展過程中逐漸體現出了多元化和綜合化的特征,這也促進了大眾對公共藝術設計的形式和觀念形成新的認知。櫥窗設計領域的目標主要就是采用多種形式的學科技藝來不斷豐富櫥窗設計的內容,從而為處在終端壓力下的視覺營銷創造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從創作思維的方面來考慮裝置藝術在櫥窗設計中的應用的話就會發現它有很強的實用性。櫥窗設計在融入了裝置藝術的創作思維之后就要注重提升視覺效果,通過提升審美來不斷強化產品的印象,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刺激人們的視覺感官并且激發人們的購買欲望。另一方面,融入裝置藝術的櫥窗設計還要注重和消費者之間的良性思維互動,這樣不僅能夠幫助人們加深對產品的理解,同時還能夠進一步縮短和產品之間的距離。裝置藝術和櫥窗設計的融合就像是一個容器,它可以不斷為人們釋放產品精神層面的內容,讓產品和品牌的展示不再以產品本身為中心,而是圍繞著產品的主題來不斷豐富和延伸,這也符合裝置藝術的創作觀念和櫥窗設計的理念。
國外的裝置藝術和櫥窗設計也存在跨界融合的現象,從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角度來說,商業櫥窗的設計是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著的,主要表現為從最初的商業載體發展成為集品牌展示和藝術與商業結合于一身的視覺營銷手段,一個成功的櫥窗設計除了要完美表現產品訴求外還要體現一定的人文關懷和藝術效果。中國美院象山校區舉辦的展覽主要展示了建筑的設計和城市空間的設計,另外還包括其他的一些平面設計與影視設計等,每一個畢業設計的作品都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這些畢業作品的展示不同于以往的文字描述,大多數都是采用空間和布景的綜合性藝術形式展現出來,由此可見美院的學生能夠準確把握展示設計和視覺設計等專業知識,也能夠準確把握藝術和商業之間的距離。
裝置藝術和櫥窗設計其實涉及到的是兩個領域,裝置藝術的優點就在于它能夠借鑒眾多領域的技術以及藝術形式,櫥窗設計很容易會受到商業的各種制約,和裝置藝術相比的話在可操作性和實施性上相對較弱,所以想要實現跨界的無縫對接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具體考慮這兩個領域融合的可行度和需要突破的難題。
美院的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的畢業設計很好地體現了大數據時代的發展特征,具體表現為商業的運行和管理模式為設計領域提供了大量珍貴資料,所以他們的作品在設計上不僅結合了網絡信息與虛擬現實,同時還利用計算機技術準確分析了零散數據帶來的設計效果。另一方面,數據的分析和提煉對現代光、聲、點的處理提供了一定的技術支持,有效的數據提煉可以實現櫥窗設計中照片聲音和視頻的播放,經過處理之后還可以讓圖片呈現出漸變的效果,聲音也能夠根據色溫的強度和強弱次序來進行調節。智能機器能夠實現很多人工不可實現的任務,在櫥窗的設計中也是如此,它能夠利用和多維交叉學科的融合來達到最佳的陳列效果,同時還能夠根據設計要求營造不同的櫥窗陳列意境。
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之下商業展示空間有新的要求,它能夠利用線上數據庫來采集設計用戶對櫥窗設計的理解和反應,這種綜合需求的數據處理技術能夠有效連接商業插窗的展示和使用者,這種形式的實踐是在一些實際的細節中才可以體現出來的。
空間展示中的聲音具體指的就是商業櫥窗過程中應用到的數碼視頻以及人機體驗,另外還有智能設計中使用到的音樂旋律等。聲音主要可以分為自然界的聲音和人造的聲音,自然界的聲音可以完美配合櫥窗設計的需要從而讓消費者走進大自然的情景之中,這一設計不僅可以達到吸引受眾的目的,同時還能夠完美展示櫥窗的商業空間。
對于生活元素的混合可以拿江南布衣在杭州設立的集和店“JNBY+”舉例,它利用自己的場地面積融合了綠植和咖啡店以及美甲的概念元素,這樣不僅可以滿足顧客選購衣服的需要,同時還能夠給他們提供一個休閑和娛樂的空間。JNBY在杭州和北上廣以及重慶這五個地方店鋪的櫥窗都進行了改造,除此之外還舉辦了一些線下活動。這些門店改造之后可以實現美甲,手工制作等多種需求。另外,JNBY在結束改造之后還在北京開設了一家對應的概念店,并且聘請了藝術家來輪番改造門店,由此可見,JNBY的合作方向已經從最初的街頭文化合作在向藝術領域的合作轉變,它的改造無疑是成功的,也是一個品牌想要實現高端化必須要進行的。經過心理學實驗測定:在視覺的兩大構成因素中,人類對色彩的敏感度為百分之八十,對形狀的敏感度為百分之二十,所以當人們進入店鋪看到商品時首先接收到的信息就是色彩,其次才是廓型,面料,細節等,因此利用色彩去營造視覺焦點便至關重要。
一、利用對比色塑造商品焦點
對比色搭配的特點是色彩比較強烈、視覺的沖擊力比較大。因此這種色彩搭配經常在陳列中應用。對比色搭配在賣場應用時還分為:服裝上下裝的對比色搭配、服裝和背景的對比色搭配。以顏色陳列,增強色彩的對比方法來設定焦點。通過貨品顏色對比配搭擺放,設定陳列面的焦點。一般人的視線都是被顏色所吸引,所以可利用貨品的顏色系列,配搭效果,分類存放,亦可達成吸引視線的效果。如果想突出A色,就可以把A色放進B色中,但A、B色的分別要比較大,例如黑、紅色。也就是我們俗話里的綠葉叢中一點紅的原理。
二、利用漸變色塑造商品焦點
所謂色彩的漸變就是由一種顏色漸漸過渡到另一種顏色。一般色彩的漸變可以分為色相的漸變和明度漸變,所謂色相漸變也就是廣義地從一種顏色變成另一種顏色,好比紅色經橙色漸變成黃色,黃色經綠色漸變成藍色等;而另一種明度漸變就是在色相不變的基礎上明度發生變化。運用色彩漸變設定陳列商品的焦點是常用手段。利用色彩漸變設立商品陳列焦點,符合顧客心理對色彩和諧的要求,同時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使得目標商品輕易地被顧客注意到。
三、色彩形式美原理的運用
色彩構成可以形成很有秩序的美,也可以形成變化強烈對比美。相比之下,前者能給人一種穩定平和的心理暗示,而后者則更加活潑、富有動感。從人對色彩需求的心理角度分析,比起打破常規,變化豐富的色彩構成方式,人們更加傾向于有秩序的色彩美感,在江南布衣的賣場商品陳列中色彩也較多傾向于有秩序的美。因為賣場中服裝的款式色彩豐富,有秩序色彩美的商品陳列方式,能把多樣的商品統一起來,更加便于顧客選購商品。色彩形式美原理主要包括,色彩的重復、色彩的呼應、色彩的對稱與均衡、色彩的漸變等。
參考文獻:
[1]薛進寬.江南布衣服飾商品色彩陳列研究[J].大眾文藝,2015.
[2]楊敏華.焦點在品牌男裝商品陳列中的表達[J].包裝工程,2015.
[3]楊敏華.形式藝術在服裝陳列中的應用研究[J].包裝工程,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