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立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事件發生情況與影響因素。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31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疾病類型分為對照組(單純糖尿病,96例)與觀察組(糖尿病伴高血壓,216例)。比較兩組心腦血管事件發生情況,分析其影響因素。結果 觀察組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空腹血糖值低于對照組,收縮壓與舒張壓值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高血壓均可引發心腦血管事件發生,且血糖、血壓水平與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存在一定相關性。
【關鍵詞】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事件;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6..01
臨床研究表明,糖尿病、高血壓均屬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二病同發時患者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疾病更高[1]。這與糖尿病、高血壓存在遺傳、環境等方面的共同致病因素(如胰島素抵抗)關系密切,二者能夠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協同推動心腦血管事的出現[1]。為控制患者病情,加快健康恢復,增強治療效果,本研究主要觀察了單純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事件發生情況,并進一步分析
了血糖與血壓水平對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31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依據疾病類型分為對照組(單純糖尿病,96例)與觀察組(糖尿病伴高血壓,216例)。對照組男52例,女44例;年齡41~69歲,平均(54.13±7.62)歲。觀察組男116例,女100例;年齡41~70歲,平均(57.23±6.68)歲。
1.2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心腦血管事件發生情況,分析其影響因素。①記錄兩組心肌梗死、腦出血、腦梗死發生情況。②記錄兩組空腹血糖(抽取患者2 mL空腹靜脈血,使用強生穩捷血糖儀檢測)、血壓值(通過24動態血壓加測儀測量)。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用非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心腦血管事件發生情況
觀察組發生心肌梗死4例、腦出血3例、腦梗死8例,總發生為6.94%(15/216);對照組發生心肌梗死1例、腦出血1例、腦梗死2例,總發生為4.00%(4/96);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0.897,P=0.344)。
2.2 影響因素分析
觀察組空腹血糖值為(9.15±1.91)mmol/L低于對照組的(9.59±1.24)m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71,P=0.039);觀察組收縮壓值為(150.42±18.71)mmHg、舒張壓值為(92.13±11.18)mmHg高于對照組的(120.28±10.42)mmHg、(77.24±6.63)mmH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4.789、12.129,P均=0.000)。
3 討 論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我國糖尿病、高血壓發病率不斷提高,已成為威脅公眾健康的重要問題。上述二病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本病不僅發病率高、并發癥多,還具有較高的致殘、致死及復發率,其致病因素包括飲食、肥胖、久坐不運動等。需盡早采取措施進行有效干預[3]。
臨床實踐證明,對糖尿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發生情況進行研究利于掌握不同疾病類型患者發病情況,而分析其相關影響因素可為臨床治療干預提供依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雖無明顯差異,但觀察組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仍高于對照組,這可能與研究例數少有關,同時亦提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出現心腦血管事件的幾率更大。另外,觀察組空腹血糖值低于對照組,收縮壓與舒張壓值高于對照組。表明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心腦血管事件誘發因素可能存在一定差異,這可能與兩組患者出現心腦血管事件類型的不同相關。臨床上對于糖尿病、高血壓人群的干預側重點應當有所不同,雖均需戒煙限酒、控制血糖血壓水平、堅持運動的基礎上,但還應注意區別對待,如糖尿病患者重視檢測與控制血脂水平可減少心肌梗死發生,合并高血壓患者重視體質量控制可減少腦血管發生,這對于患者的康復與預后具有重要意義[4]。
綜上所述,糖尿病、高血壓均可引發心腦血管事件發生,且血糖、血壓水平與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存在一定相關性。
參考文獻
[1] 楊 鵬,裴 斐,艾 昕,等.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對心腦血管事件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5,18(11):1815-1817.
[2] 馬志剛,左慶瑤.中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事件發生情況分析[J].中國醫藥,2017,12(09):1306-1309.
[3] 周 童,彭年春,時立新,等.貴陽市40歲以上成年人不同糖耐量與心腦血管事件患病率的關系[J].貴州醫科大學學報,2017,42(06):713-717.
[4] 楊曉倩,秦江梅,張麗芳,等.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預防和醫療服務利用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7,33(02):185-190.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