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珍 丁庚才 吳恩綱 吳冰 李嘉衛 何麗芳 莫慶新 勞忠嬋 陳靖
【摘要】目的 通過對新生兒臍血血清中前白蛋白水平的測定,探討其作為評價胎兒營養、感染狀況的價值。方法 采用流行病學調查方法,連續搜集樣本,根據人群性別分男、女兩組,對符合準入條件的對象自胎兒娩出后,配合產科采集臍靜脈血2 mL(不含溶血標本)送檢,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進行前白蛋白水平檢測。并對有關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結果 男嬰組PA(72.37±14.25)mg/L,女嬰
組PA(104.53±26.91)mg/L,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66,P<0.05)。結論 血清前白蛋白可作為胎兒近期宮內營養狀況和新生兒感染的綜合評估指標,指導孕期和新生兒出生后保健工作,所以臍血前白蛋白水平的研究意義重大,早期新生兒營養不良和感染,如未及時發現延誤或失去了治療時機,將對新生兒健康和生命產生嚴重后果。
【關鍵詞】新生兒;臍血;前白蛋白;營養;感染
【中圖分類號】R1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6..02
我院于2013年1月至現在一直開展臍血前白蛋白項目檢測,了解胎兒發育與宮內蛋白營養狀況關系,指導新生兒出生后保健工作。同時指導孕婦做好營養健康飲食,制訂不同孕期的合理膳食計劃,糾正不良飲食習慣,使孕婦意識到孕期合理充足的飲食對保證自身健康及胎兒的正常發育有益。
血清前白蛋白(PA)是典型的急性負時相蛋白[1],在急性炎癥、惡性腫瘤、創傷等急需合成蛋白質情況下可急劇下降[2],當感染逐漸恢復時,PA水平也隨之升高而接近正常水平。所以血清前白蛋白(PA)具有早期診斷價值。由于新生兒生理病理的特殊性,感染起病隱匿,癥狀缺乏特異性,而且又缺乏早期特異性診斷指標,常給臨床早期診斷和治療帶來一定困難,對新生兒感染性疾病做出早期、準確的診斷,及時給予有效抗生素是進行治療的基礎,是減少并發癥、降低死亡率的關鍵。血清C-反應蛋
白(CRP)和前白蛋白(PA)的檢測操作簡單、快速、準確、敏感,而且需血量少[3]。
1 技術路線
1.1 目的
(1)客觀準確地反映了靈山縣新生兒前白蛋白實際水平。
(2)了解胎兒發育與宮內蛋白營養狀況關系,指導孕婦健康飲食和新兒科保健工作。
(3)通過監測臍血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對新生兒感染性疾病患兒進行綜合評價,以便早發現,并及時進行早期干預,減少后遺癥的發生
1.2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兒3278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納入標準:正常順產或剖腹產,無產傷史,新生兒的阿氏評分≥8分,胎齡(38±1.14)周,男1728例,女1550例,平均體重(3.37±0.44)kg。所有新生兒排除感染、畸形、嚴重缺氧等;所有孕婦均在該院系統孕期保健,孕期體檢健康,資料齊全。
1.3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學調查方法,連續搜集樣本,根據人群性別分男、女兩組,對符合準入條件的對象自胎兒娩出后,配合產科采集臍靜脈血2 mL(不含溶血標本)送檢,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方法進行前白蛋白檢測。
1.4 技術操作方法
儀器和試劑:BS-20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
1.5 技術指標
①至少進行3000例的新生兒臍血前蛋白檢測。
②對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以確定本地區新生兒男性、女性前白蛋白水平。
1.6 經濟指標
本研究為流行病學調查,無經濟指標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男女臍血PA結果比較,男嬰組PA(72.37±14.25)mg/L,女嬰組PA(104.53±26.91)mg/L,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66,P<0.05)。
3 討 論
目前臨床上對新生兒營養及感染評估通常以抽取靜脈血測定血清CRP、PCT、PA及血細菌培養往往是被動性的,確定較晚,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成為最為有效的方法,臍血血清前白蛋白測定是一種較為準確,無損傷,簡便易行的評價新生兒胎兒營養狀況的有效手段。我們特申請這一課題進行立項研究。查新結果為:目前尚未見廣西區內研究人員的同類的研究報道,預期研究成果將達到廣西領先水平,給醫院及患者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項目為技術性項目,無經濟
指標。
參考文獻
[1] 王曉玲.前白蛋白在臨床的應用價值[J].臨床軍醫雜志,2010,38(4):586-591.
[2] 王江濤,張 璋.血清前白蛋白測定在早產兒臨床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0,5(14):75-76.
[3] 曹 紅,王鵬舉.前白蛋白聯合C反應蛋白檢測在新生兒早期感染診斷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導刊,2013,15(50):879-880.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