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荷蘭特派記者 任彥 本報駐荷蘭特約記者 曉滿
“荷蘭工黨擊敗民粹政黨”,據荷蘭國家電視臺24日報道,初步統計結果顯示,在此前一天的歐洲議會選舉中,荷蘭工黨得票率超過民粹主義政黨民主論壇黨。
歐洲議會選舉23日在英國和荷蘭率先“鳴槍開跑”。《環球時報》記者當天一早便來到位于海牙市中心的荷蘭議會大廈,發現在那里設立的一個投票點門庭冷落。當地選民埃里克投票之后說,歐洲議會高高在上,遠離荷蘭民眾生活,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是歐洲議會選舉投票日,因此前來投票的人不是很多。荷蘭國家電視臺稱,該國此次選舉的投票率為40%左右,而2017年舉行的荷蘭議會二院選舉,投票率高達75%。
初步統計結果顯示,在荷蘭16個參選黨中,工黨得票率為18.1%,有望獲得歐洲議會5個席位;荷蘭首相領導的自由民主黨得票率為15%,有望獲得4個席位;而荷蘭民主論壇黨得票率在11%左右,可能獲得3個席位。
有分析認為,此次選舉是歐盟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政治活動,不僅決定未來5年歐盟的政策走向,在很大程度上也會決定歐盟的生死存亡。歐洲議會選舉采用比例代表制,議席分配總體上由各成員國的人口規模決定。各成員國遵循一些共同原則,但可根據本國國情和傳統自行決定選區設置、選舉權、選舉日等具體選舉方式。例如,有的國家選民選的是議員,有的則是選政黨;有的國家采取單一選區制,有的則采用多選區制。一般來說,當選議員在歐洲議會中按照黨派組成跨國黨團,議員更多是依據黨團訴求開展日常工作。
歐洲議會與歐洲理事會、歐盟委員會并稱歐盟三大機構,主要負責立法和通過預算,同時在歐盟外交政策上也有很大話語權。此次歐洲議會選舉也將選出歐盟委員會主席等5個關鍵職位。歐洲議會從2014年開始推行“領銜候選人”制度,議會最大黨團的候選人將獲得歐洲理事會提名,經歐洲議會表決后當選歐盟委員會主席。不過這一制度一直受到多方質疑,此次能否實施還不確定。
和荷蘭此次情況類似,自從1979年歐洲議會進行首次選舉以來,民眾投票熱情一直不高,這導致歐洲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政黨乘虛而入。他們可能借此攻城略地,打破歐洲政治生態的平衡。在過去40年時間里,歐洲議會一直被中右翼的歐洲人民黨和中左翼的社會民主黨兩大黨團把持著,兩個黨團都主張加深歐洲一體化。最新民調顯示,極右翼黨團將會在此次選舉中獲得約1/3的議會席位。盡管敵視歐盟的力量還無法獲得歐洲議會多數席位,但他們將打亂歐洲議會的平衡。
英國脫歐對此次歐洲議會選舉也有深刻影響。按照比例,英國將選出73名歐洲議會議員。如果英國能順利脫歐,其中27個席位將由其他國家候選人獲得,剩余46個席位將留給未來可能加入歐盟的國家。盡管如此,英國議員的退出,必將對本屆議會政治力量博弈和法案表決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