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文

到這期為止,有關《山海經》的故事已經講了12個,從耳熟能詳的《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到不常見的《鯥魚》《帝女瑤姬》,讓大家對山海經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山海經》傳世版本共計18卷,包括《山經》5卷,《海經》13卷,主要描寫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除了我們知道的神獸以及上古傳說之外,還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藥物、祭祀等許多知識,尤其是其中有關礦物的記錄,更是世界上最早的相關文獻記載。
5卷《山經》,13卷《海經》還能細分為“五藏山經”“海外經”“海內經”“大荒經”,有趣的是,除了“大荒經”,其他方位展開順序不是按照東南西北,而是“南、西、北、東”,十分奇特。這次要講的是共工氏的故事。共工氏,即共工,古代神話中的水神,專管洪水。傳說中,共工可是個兇悍的人物,“人面蛇身而紅發”,性情愚蠢而兇暴。據《山海經海內經>記載,他是炎帝的后代,是一直跟黃帝部族糾纏不休的死對頭。要說有關共工最有名的傳說,那就是“共工與顓頊之戰”,最終共工失敗,怒觸不周山。
黃帝和炎帝部族之間的戰爭,幾乎從未停止過。到了顓項和共工這一代,顓頊為人仁德、智慧,當時四方慕德而服,鳥獸盡皆感化。這讓無法無天、沒什么頭腦的共工十分嫉妒,簡直發了狂,就糾集一些同樣對顓頊不滿的神對顓項發起了挑戰。
大戰開始后,顓項一方很快就占領了上風,將共工一眾從天上追到凡界,再從凡界到天上,無數個回合之后,顓頊的部眾越殺越多,共工部眾被殺得幾乎全軍覆沒。兩眾人輾轉殺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不周山頂天立地、奇絕突兀,擋住了共工的去路。
這不周山也是出自《山海經》神話傳說中的,《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相傳不周山是凡界與天界唯一連接的路徑,高聳入天,共工部眾被不周山攔住了去路,就相當于死路一條,沒有辦法,憤怒到極點的共工一頭向不周山撞去,就這樣,在一片巨響中,頂天立地的不周山被共工攔腰撞斷,塌了下來。
共工怒而頭觸不周山之后,天塌地陷,山崩地裂,山林燃起熊熊的大火,地下噴出滔滔的洪水,各種兇猛野獸四散逃竄,一時間,原本一片祥和的大地變成了人間地獄,讓女媧這樣的神仙痛心不已,才有了后來女媧補天的故事。
說到這里,大家可能就看出一點端倪了,沒錯,《山海經》其實就是一個大的故事,山與山之間,海與海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想要一口氣說盡山海經的故事根本不可能,明年,我們將繼續帶您一起暢游山海,尋夢神話。
我們將像打游戲通關一樣,與各位讀者一起,先逛“山經”,再游“海經”,不僅描繪出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也會推出更多不常見的傳說小怪獸,還會深挖有關山海經的多種知識,讓更多的讀者了解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瑰寶究竟美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