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整體教育教學與管理過程中的一個永恒話題,也是近年來受到全新認知和高度重視的命題,相關的專題研究成果有很多,統觀和梳理這些既有研究成果,會發現實際上更多的研究立足于普遍意義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優化改革策略命題分析上,同質化現象較為明顯,而《傳播理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研究》一書視角獨特,作品將當前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放置在傳播學的學科體系中去系統考量,重點關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接受這一核心命題,視野獨特、體系完整,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值得相關主體認真參閱,特別適合用于大中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教材或參考書籍。
《傳播理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研究》一書是2015年5月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在全國范圍內出版發行的研究性著作,其作者是張雷老師。該書是目前學界以傳播學視角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品,在若干核心命題的闡述和剖析上獨具慧眼,值得相關主體學習和借鑒。
事實上,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已經被長期關注和持續探究的命題,一定意義上是一個永遠處于探究和持續完善狀態的話題,一代代學界同仁在這一命題上傾注精力,不斷推動這一命題的相關研究。而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新聞傳播學科體系的持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領域內出現了新的動態,一些具有傳播學學習背景的中青年學者開始嘗試以傳播學的學科框架剖析和梳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命題,目前為止相關研究已經取得了基礎性的成果,其中該書就是重要作品。新聞傳播學科與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研究的有機融合實際上也具有合理性,因為作為高等院校內部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一主題而言,整體研究過程中的系列命題與傳播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教育過程更多意義上就是一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學生群體內部的傳播、認知和內化過程,而這完全符合傳播學的基本學科范疇,因此可以說依托傳播學的學科體系剖析和闡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重要意義,有助于從根本上解決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弊端,是一個值得持續探索的切入口。
可以看到,該書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領域引入傳播學學科體系方面做了大膽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徑值得學界大力借鑒。全書緊密圍繞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一特定主題,同時采用學科交叉研究的基本方式,系統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與傳播學之間的內在關系,以傳播學的全新視角審視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命題,最終提供了較為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優化創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論突破意義,同時為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提供了獨特的參考。
從該書的內部結構而言,全書大致分為序言、正文及結語三個部分,而正文部分共分為七章的內容,每一章都有特定的敘述主題,作品的內部體系是相對完整的。作品的第一章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傳播的關系”,旨在闡明兩者之間的內在關聯性,本章主要從馬克思唯物觀的視角闡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質,這樣的內容編排為作品之后的展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第二章則以傳播學的視野剖析大學生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這一命題,從傳播學的學科知識體系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過程的本質、過程及相關制約要素等命題,使我們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教育內容傳播和認知的過程,這對于深刻理解與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三章和第四章則圍繞傳播學中的受眾理論全面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及范式等內容,提出一系列受眾主體優化的基本途徑,如其中的受眾群體特有效應理論就是傳播學中的核心觀念,因此這部分內容值得我們認真細讀、仔細揣摩;作品的后半部分即第五章至第七章的內容則分別立足議程設置理論、培養理論及反饋理論系統,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這一主題進行剖析,相關的敘述文本具有一定的理論性,相關的敘述和提出的優化策略具有持續探索的意義和價值。
總之,該書在一定意義上使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研究實現了切實突破,基于傳播學理論之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意高遠、特色明顯,相應提出的優化改革策略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蘇政和/喀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培養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