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玫妤 王可欣 王鑫
摘 要:教育國際化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近年來,我國的高校教育發展逐漸與國際接軌,同時更兼具國際視野,高校的教學更加注重外語的教學與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此次調查研究旨在關注外教施教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探尋其影響因素,從而為探索受教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以及高校外教教學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關鍵詞:仙林大學城高校;外教;學生;學習效果;語言文化
一、調查簡況
為了了解仙林大學城高校外教教學與受教學生學習效果狀況,我們對仙林大學城部分高校師生實施了問卷調查。為此,將南京仙林大學城的高校按照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普通本科高校,專科及職業技術院校進行劃分,并根據外籍教師在職數量的多少為標準,在以南京大學為代表的985高校、以南京師范大學為代表的211高校、以南京財經大學為代表的普通本科院校、以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代表的職業技術院校中分別選取外籍教師施教的學生,總共對355名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對所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整理與分析。
二、仙林大學城高校外教施教學生學習效果調查的統計分析
調查問卷共設計14道問題,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堂互動,教學效果,文化影響五個方面了解學生在外教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和對外教教學的總體滿意度。
在教學內容方面,從總體上看,大多數學生對外教的教學內容感到滿意。很多學生認為外籍教師自身擁有較大的教學魅力,外語口語表達流暢,外語教學理念先進,相關文化知識豐富,常常不局限于教材授課,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展開教學,受到大多數學生的青睞。83.1%的人認為外教的上課所教授的知識比較簡單,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基本能做到學有余力。
從教學方法來看,71.69%的學生認為外教的教學方法比較適合,認為外教在教學中善于調動學生的發言與思考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但也存在少部分人不太能夠接受和適應,認為外教的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有部分外教不能很好地適應中國的外語教學方法,在教學內容上比較隨意,甚至會脫離教材,讓事先按教材做預習學生難以應對,不知所措。另外,全英語教學使學生加大教學難度,外教對教學內容的難度把握不當,也使得少部分學生難以適應。
在課堂交流與互動上,有160名學生,約占調查對象45.07%的學生在課堂上與外教交流存在障礙,其中語言障礙所占的比例最高,為92.96%,其次是占比為30.99%的思維差異,可見語言不同所帶來的交流障礙對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影響是最大的,有些學生英語水平有限,理解外教所表達的意思有較大困難,進而影響其對外語學習的學習效果。
文化影響方面,從總體上看,學生可以通過外教從課堂上了解西方文化知識,理解、尊重與外教存在的文化差異,對此表現出較大的包容度。但仍有約1/3的學生不太了解授課外教的文化背景,比如風俗習慣、行為規范等。同時有超過90%的學生表達了希望外教具備相關中國文化知識的意愿,這也反映了學生希望雙方能更多地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在交流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教學效果上,有74.54%的學生認為外教的教學對于提高自身的聽說能力有較大的幫助,但也有23%的學生認為外教的教學沒有太大幫助。總體上,外教施教的學生的學習效果較好,可以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但同時,也存在學生對教學方式難以適應;教學內容簡單化,不能滿足學生對各類英語考試的需求;語言不通、文化差異導致交流存在障礙等等情況,這些都會導致學生在外教課堂上難以提高外語能力,外語學習效果差。
在開放性試題中,學生對外教評價中頻數最高的前四位關鍵詞分別是活躍、自由、互動、有趣。外教在教學時,常常采取互動交流的方式,從學生感興趣的有趣的話題入手,鼓勵學生開口與同學和外教交流,課堂氣氛活躍而自由。在對外教的建議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前三位關鍵詞分別是不錯、內容簡單、效率低。有些學生對外教的教學感到滿意,但也有學生認為外教所教授的內容過于簡單,不能滿足應試的需要;語言教學缺乏系統性與目的性,常常一節課下來學不到太多知識,課堂教學效率低。
三、仙林大學城高校外教施教學生學習效果影響因素及其成因
(一)教學方法
外教受西方平等、自由思想的影響,在教學時不同于中國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只是“知識接收者”的角色,他們希望啟發學生對知識的自我探索。即使很多外教來中國執教前接受了相關培訓,但西方自由的課堂教學方式帶給外教深遠的影響,他們在考試時采用靈活的方式,強調培養學生的外語能力。
外教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互動交流,善于創造活躍、自由的課堂氛圍,從學生感興趣的熱門話題入手,調動學生參與課堂交流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外語學習中學生的參與度。他們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與互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外語、掌握所學知識,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由于外教對于學生的考核方式多樣,從不同方面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外語能力。但是,有些外教對教學目標的理解存在問題,大部分外教的測試比較隨意簡單,很多學生在即使沒有準備,也能取得高分數,或者考試難度過大,學生難以應對,分數普遍較低,這顯然沒有讓考試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也失去了考核的真正意義,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外語的自信心的培養與外語能力的提升。
(二)教學理念
自由、平等、開放的教學理念源于外教自己國家的教育理念,他們希望通過教學,加強學生的創造力,鼓勵學生勇于打破陳規,不僅僅只是依賴于所謂的模板,希望學生能夠跳出常理,不怕犯錯,嘗試更多未知的事物。另外,外教教學時更注重語言的實際應用,讓學生把英語作為生活中交流的工具,所以將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外教在教學中和學生不拘泥于傳統的師生關系,平等的交往增強了學生使用外語交流的自信心,會鼓勵學生大膽開口,學生可以提出疑問,也可以相互討論,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通過交流與互動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外教在課堂中只是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同時在外教教學過程中,學生有較多機會參與課堂活動,這有利于構建和諧的溝通環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學內容
比起教材知識的掌握,外教更注重學生思緒的延伸,每一個可能迸濺思維火花的環節,外籍教師都不愿意遺漏。他們崇尚“自由”的教學模式,不局限于書本里的條條框框,他們更看重啟迪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自主探索真知的能力和水平。
但另一方面,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不局限于固定的教材,會使教學內容隨意性較大,缺乏系統性。中國學生受長期學習習慣的影響,會在課前預習教材,課后根據教材復習所學知識,外教不根據教材與大綱進行授課,使得學生在上課時無所適從。另外,中國教學普遍會制定每一學年的教學計劃,授課時根據計劃來安排課程內容,但是很多外教并沒有根據中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制定教學計劃,根據教學計劃授課,上課是聊到什么就講什么,這也使學生在外教課堂上學不到實質性有益于提高自身能力的東西,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四)語言文化
相比于教授外語的中國教師,外教在外語方面的口語表達則更具有優勢,可以為學生們提供足夠真實的交流語境,培養學生的外語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大多數外教熱情,敬業,能夠耐心幫助學生解決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困難,有些外教除了講授教材規定的內容,還會和學生講一些其他國家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了解國外文化知識,增強了學生對外語課程學習的興趣,拓寬了學生的文化視野。
另一方面,外教與學生對彼此文化背景沒有足夠的了解,使得雙方在理解和溝通上就存在障礙,甚至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學生英語水平有限,純英語教學使得學生有時不能完全理解外教的教學內容,這并不利于對外語的學習,甚至會對外語失去興趣,產生厭惡等消極情緒。
參考文獻
[1] 強聰,丁姝懿.對大學外籍英語教師教學現狀的滿意度調查——以江蘇大學為例[J].科技信息,2012(34):216-217.
[2] 汪火焰.基于跨文化交際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
[3] 鐘利平,李玲.論外籍教師的教學策略及學生能力的培養[J].湖北社會科學,2007(09):178-180.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重點項目“南京高校外籍教師職業生存狀況調查研究——以仙林大學城高校外籍教師為考察對象(SZDG201804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王可欣(1999- ),女,安徽安慶人,南京郵電大學貝爾英才學院,財務管理專業2016級本科生;王鑫(1999- ),女,山東萊西人,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2016級本科生;劉玫妤(1997- ),女,漢族,河南鄭州人,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2016級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