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輝
(河南省信陽市中醫院,河南 信陽464000)
肺炎支原體肺炎屬于臨床常見的肺炎類型,主要是指機體因肺炎支原體入侵而感染的一種臨床綜合征,以發熱、劇烈咳嗽、咯痰等為主要臨床表現[1],本病病程較長,易對患兒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產生嚴重負面影響。因此,對患兒實施有效治療十分重要。筆者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分別采用中西醫結合辨證治療、西醫治療,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信陽市中醫院收治的86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3例。觀察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1~12歲,平均(5.69±0.65)歲;病程15~32 d,平均(19.18±2.35)d;痰熱閉肺型23例,陰虛肺熱型20例。對照組男26例,女17例;年齡1~12歲,平均(5.72±0.68)歲;病程15~31 d,平均(19.20±2.38)d;痰熱閉肺型24例,陰虛肺熱型19例。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①西醫診斷標準:結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2]進行診斷,伴有咳嗽和/或發熱、咯痰和/或無痰,且血清肺炎支原體Ig M抗體陽性。②中醫診斷標準:結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診斷[3],痰熱困肺證型:咳嗽、少痰、發熱、口渴,咳時面赤唇紅,咽喉痛,小便黃,大便干結,舌紅苔黃等;陰虛肺熱型:干咳無痰或少痰,唇干,伴潮熱盜汗,手足心熱,舌紅少苔等。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西醫及中醫診斷標準者;年齡≤12歲者;臨床資料齊全者。
1.4 排除標準 存在藥物過敏史者;合并肺結核、滲出性胸膜炎及惡性腫瘤者;臨床資料不全者。
2.1 對照組 采用西醫治療。即給予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986)靜脈滴注,劑量為10 mg/(kg·d),每日1次,連續治療3 d,停藥4 d后,改為阿奇霉素干混懸劑(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112)口服,劑量為10 mg/(kg·d),連用3 d,停藥4 d后,再繼續口服3 d。1周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3個療程。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結合患兒證型對其進行辨證治療。痰熱閉肺型給予麻杏石甘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麻黃6 g,苦杏仁6 g,石膏20 g,葶藶子6 g,大棗4~5枚,桔梗3 g,甘草片6 g,蘆根6 g,薏苡仁12 g),陰虛肺熱型給予沙參麥冬湯加減(麥冬10 g,沙參10 g,桑葉6 g,地骨皮6 g,川貝母6 g,甘草片3 g)。水煎取汁,分2~3次服用。以上藥物為3~5歲患兒用量,可結合患兒年齡相應加減藥量,每日1劑。1周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3個療程。
3.1 觀察指標 癥狀消失時間、中醫主要癥狀積分(對咳嗽、咯痰、發熱進行評估,計為0~3分,評分越接近3分,則癥狀越嚴重)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3.2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進行評定。治愈:體溫正常,癥狀全部緩解,啰音消失,且病灶吸收90%以上;顯效:癥狀較治療前明顯緩解,病灶吸收50%以上;有效:癥狀較治療前有所緩解,病灶吸收50%以內;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總有效=有效+顯效+治愈。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退熱時間、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

表1 兩組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
(2)中醫主要癥狀積分比較 觀察組患兒治療7 d后咳嗽、咯痰、發熱癥狀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中醫主要癥狀積分比較(分

表2 兩組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中醫主要癥狀積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
(3)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
(4)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療效比較(例)
由于阿奇霉素服用天數較少、生物利用度高及細胞內濃度高,現已成為兒科治療支原體肺炎的首選藥。但該藥物易對患兒消化道及肝腎功能產生一定的毒副作用[4]。有研究顯示,患兒長期服用阿奇霉素,易增加肝功能障礙的概率,安全性有待提高[5]。信陽市中醫院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實施中西醫結合辨證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可在短時間內緩解患兒臨床癥狀,減輕藥物毒副作用,增強用藥安全性。根據患兒證型對其實施辨證治療,有效性及針對性更強,更有助于增強療效。痰熱閉肺型者給予麻杏石甘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方中麻黃、苦杏仁、葶藶子、桔梗、蘆根宣肺泄熱,止咳平喘,排痰化膿;薏苡仁利尿排濕;甘草、大棗護胃氣,調和麻黃、石膏之寒溫。陰虛邪戀型者給予沙參麥冬湯,沙參、麥冬滋陰潤燥,潤肺止咳,可修復損傷臟器組織,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調節機體免疫力及改善微循環;地骨皮、川貝母、桑葉清肺止咳;苦杏仁降氣,止咳平喘;甘草益氣補中,甘緩和胃。全方合用,具有清熱養陰、化痰止咳的功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咳嗽消失時間、退熱時間、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臨床運用阿奇霉素的基礎上對患兒加用中醫辨證治療可顯著增強治療效果,促進癥狀盡快緩解。同時,觀察組患兒治療7 d后咳嗽、咯痰、發熱癥狀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且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中西醫結合辨證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具有更優的療效,且毒副作用更小。此外,增加營養物質的攝入,可增強患兒抗病能力。本研究結果與李曉紅[6]研究成果相似。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辨證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效果明顯優于單純應用西藥治療,且安全性更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