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丹 彭嘉裕
【摘? ?要】 政府與市場關系理論、公共政策理論是政府支持農合社融資的理論基礎。當前政府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要依據農合社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制定針對性的政策,同時做好政策信息的傳導工作,還要進一步發展和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立法和相應融資保障制度。
【關鍵詞】 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政府支持
[Abstract]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financing by government are the Theor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and Public Policy Theory. To do well the financial support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we must formulate feasible polici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every single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and policy-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Furthermore, we should have to build and improve the financing legislation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and the relevant guarantee system.
[Keywords] the fa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financing; policy support
農民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農合社)作為推動農業集約化、精細化生產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已經在我國農村地區普遍發展起來。以湖南省為例,截止2016年底,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42761個,全省70%以上的農業人口加入了農合社(數據來自湖南農經網)。但在農民專業合作社蓬勃發展的背后,制約其持續發展的融資問題仍然嚴峻。
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而言,穩定的資金保障是其提高經營績效的關鍵所在,但受到自身資金不足、融資能力不夠,加之融資活動所帶來的外部性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農合社的農業生產經營活動難以正常開展。
黨的十八大召開前后,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農村經濟幫扶的政策以扶持和引導農村經濟組織的發展,包括農合社融資政策。國家為什么主動出手,支持農業經濟和農村經濟組織發展?其政策支持的背后的理論基礎是什么?支持農合社融資的政策路徑有哪些?這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不僅能夠推進政府支持農合社的理論研究,也能為實踐中各地政府創新開展支持農合社融資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1? 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困境探究—以湖南岳陽為例
近幾年,湖南岳陽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方面發展很快,成績比較矚目,截止2017年底登記注冊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6086家,通過監測合格的國家級示范社41家、省級示范社88家,發展市級示范社92家[1]。借助“企業+合作社+基地+新型職業農民”的經營模式,加快了農民脫貧致富的建設步伐,摒棄以往傳統分散經營、分散銷售,實現從種植/養殖到加工運輸的完整產業鏈條建設,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華容芥菜、小龍蝦、岳陽黃茶、汨羅粽子、平江豆干等五大特色農合社的產業建設。盡管目前發展態勢良好,但在資金支持方面仍在存在明顯不足:
1.1? 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渠道不暢
在接受問卷調查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中,我們發現幾乎70%的農合社都選擇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貸款來解決融資需求,15%的農合社通過社員自籌解決部分融資困難,12%的農合社偶爾選擇高利息民間借貸,還有不到3%的農合社選擇向熟人借款。這其中由農合社負責人名義進行融資達到90%以上,不到10%的借貸行為是以農合社名義完成的。
在調查中,農合社負責人都認為農合社的經營規模和盈利能力與融資渠道不暢程度是直接相關的,
1.2? 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用途受限
囿于我國土地法對農村土地產權流轉的限制,以及農民經濟實力相對較弱的原因,正規金融機構(含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以及各城市農村城市商業銀行等專門扶持農業發展的金融機構)在沒有足額財產擔保的情況下,對農合社資金支持都限定在有限的用途上。對岳陽市周邊約10家農信社、郵政儲蓄銀行網點信貸機構的調查顯示,2016年各金融機構向全市農合社發放貸款,其中用于購買農業生產資料、農業生產加工工具占貸款總額的53%,用于農田水利建設占貸款總額的31%,用于非農業生產性領域占貸款總額的約16%。
在與受訪的農合社負責人的調查中,我們發現農合社的資金需求是長期的,且用途范圍比較廣,只是由于融資門檻比較高,融資手續比較繁瑣,制約了農合社的融資意愿。
1.3? 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管理還不規范
雖然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規定,農合社應按照法定規定的財務會計制度進行財務管理。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盡管70%以上的農合社的財務管理制度基本都是合格的,但約30%的農合社由于規模因素,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全符合要求,并且受訪的農合社中單獨設立財務管理部門(一些中小規模的農合社只設置財會崗位)僅有14%。
由于財務管理制度還不健全,大部分中小規模的農合社在資金管理上甚至還有些混亂,因而直接導致農合社獲得融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在對金融機構的調查中也發現,財務管理相對完善的農合社比財務管理相對不規范的農合社通過貸款審批的幾率超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