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文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顧東風教授團隊近日在線發表在《癌癥》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報告稱,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顯著降低國人癌癥風險,每增加一項健康生活方式將降低患癌風險6%,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越多患癌風險越低。
顧東風團隊在我國南北方15個省份的城鄉居民中開展了一項大型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研究共納入10萬余人,最長隨訪跨度17年。研究人員參考國際《飲食、營養、身體活動與癌癥預防全球報告(2018)》和我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出的6項健康生活方式,即不吸煙、保持健康體重(體重指數介于18.5~25)、體力活動充足(中等體力活動每周不少于150分鐘,或重度體力活動每周不少于75分鐘,或中至重度體力活動合計每周不少于150分鐘)、限制飲酒(不飲酒或酒精攝入男性每天不超過25克,女性每天不超過15克)、充足的蔬菜水果攝入(每天不少于500克)、限制紅肉攝入(每天少于50克),對這些健康生活方式與癌癥風險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
研究顯示,我國大多數成人具備3~5項的健康生活方式,占83.4%:而不足3項或同時保持6項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較低,分別占到7.5%和9.1%。研究特別指出,健康生活方式對于男性尤為重要,在男性中6項生活方式指標全部達標的人數僅占4.79%.而18.4%男性癌癥歸因于不健康生活方式。
研究指出,每增加1項健康生活方式,將降低6%的患癌風險。與擁有不超過3項健康生活方式的個體相比,同時保持6項健康生活方式將會降低17%的患癌風險。研究還發現,健康生活方式對肺癌和結/直腸癌的風險降低更為明顯:而吸煙、飲酒和體力活動3項生活方式對癌癥風險影響更大。該研究為促進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和推動癌癥等慢性病防治提供了中國人群科學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