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 王仙仙
【摘要】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二胎孕婦產前焦慮的影響。方法 選取初次門診產前檢查的120例孕早期二胎孕婦,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只給予常規護理,而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聯合系統化護理干預。在干預前及干預至孕28周和孕37周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分別測評兩組孕婦的焦慮狀態,并調查兩組孕婦護理滿意度。結果 干預前二胎孕婦焦慮高于常模(P<0.01)。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孕婦焦慮分值在護理干預至孕28周及孕36周時均有顯著下降(P<0.05)。觀察組二胎孕婦護理滿意度為96.67%,對照組二胎孕婦護理滿意度為80.00%,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監測二胎孕婦的產前焦慮情況,采取系統性護理干預能有效減輕其焦慮情緒,提高護理滿
意度。
【關鍵詞】二胎孕婦;護理干預;焦慮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0..02
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越來越多的育齡夫妻參與到二胎的生育大軍中。據調查,在全面二胎實施后,短期內會釋放至少2000萬人以上的生育意愿[1]。作為生育的主要承擔者,女性在懷孕及生產中面臨著更多的壓力。有研究表明,農村二胎孕婦的焦慮值顯著大于一胎孕婦[2]。產前焦慮會對母親及胎兒造成直接影響,可引起多種妊娠并發癥以及對分娩結局產生不利影響[3],因此盡早關注二胎孕婦的產前焦慮情況并進行干預非常必要。本研究采用系統性護理干預來緩解二胎孕婦的產前焦慮,達到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10月揚州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二胎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0~41歲,平均年齡(30.1±4.2)歲,孕期42~98 d,平均孕期(82.5~11.1)d。將120例二胎孕婦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60例。納入標準:①年齡大于20歲的已婚女性;②妊娠二胎,為單活胎;③孕期42~98 d;④能理解本研究的目的、方法;⑤自愿參與本研究,且家屬知曉。排除標準:胎兒畸形,有嚴重軀體疾病,有嚴重認知功能障礙,有精神問題者。對照組和實驗組二胎孕婦的組間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①焦慮自評量表(SAS)[4],包括正向評分15個條目,反向評分5個條目,共20個條目,得分越高說明孕婦焦慮程度越嚴重。②采用自制調查表對二胎孕婦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分數越高說明二胎孕婦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越高。
1.2.2 調查方法
對調查員提前進行統一培訓,對兩組二胎孕婦發放SAS量表,由調查對象現場自行填寫完成評分,由調查員核實修正后回收,問卷共發放120份,回收率100%,收集后編碼并整理。兩組二胎孕婦在孕28周和孕36周分別再次完成SAS量表評分,于孕36周填寫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并當場回收。
1.2.3 護理方法
對照組二胎孕婦在產檢時行常規健康宣教、孕期指導;實驗組二胎孕婦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系統化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產檢時積極與孕婦交流,介紹產檢的流程及注意事項,取得孕婦的信任,傾聽她們的傾訴,了解孕婦的心理狀況;②針對孕婦的心理狀況進行心理護理,幫助其疏導不良情緒。加強孕婦學校教育,講授妊娠、胎教、分娩及育兒的相關知識,幫助孕婦適應角色,緩解壓力;③產檢時向孕婦說明各項檢查的重要性,監測胎兒生長情況,及時篩查高危孕婦,對有異常者進行心理疏導,積極治療,同時做好妊娠期營養、飲食、睡眠、運動等指導;④通過講座或個別交流的方式對孕婦家屬進行教育,指導家屬給予孕婦家庭支持,在孕婦表現焦慮煩躁時給予充分理解并及時安慰,必要時及時向醫護人員尋求幫助。對部分家屬存在的重男輕女錯誤思想給予糾正,減輕孕婦的心理壓力。⑤幫助孕婦樹立信心,積極面對身體和心理的變化,教會孕婦有效放松方式,提高應激能力;⑥設立咨詢電話,由專職護士負責接聽解答,對存在的不良情緒給予疏導,指導其運用正確的方式舒緩并釋放情緒。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進行描述,焦慮得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用方差分析;滿意度組間比較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孕婦在護理干預前SAS評分情況
結果顯示:兩組孕婦SAS評分與中國常模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3 討 論
在妊娠期,女性需要經歷生理、心理及社會等多方面的轉變,如果心理準備不充分容易引起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5]。研究顯示,引起二胎孕婦產前焦慮的因素有第一胎性別、本次妊娠并發癥、高齡、低文化程度、單親、擔心產后恢復等[6-7]。此外,長期或高水平的焦慮容易導致某些妊娠分娩并發癥的發生,且有資料顯示產前焦慮與孕婦發生產后抑郁癥有關[8]。因此,孕期心理健康對母親及嬰兒的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而重視孕期的護理干預則是非常必要的。
現代醫學模式已從單一的生物醫學模式演變為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孕婦的社會及心理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關注孕婦生理改變的同時,還需關注孕婦的社會狀態和心理狀態,并針對性地給予系統性護理干預。目的在于消除患者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增加信心,使患者盡早適應病情及住院環境[9]。
在本次研究中,對二胎孕婦積極開展孕期教育和營養、飲食、睡眠、運動等指導,積極與孕婦交流,了解孕婦的心理狀態,針對性的進行心理護理,并設立咨詢電話,方便孕婦咨詢及指導孕婦不良情緒的疏導,此外對孕婦家屬進行教育,加強孕婦的家庭支持。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后,觀察組孕婦焦慮分值在干預至孕28周及孕36周時均較對照組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系統性護理干預可以有效地減輕二胎孕婦的焦慮情緒。除此以外,系統性護理干預還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孕婦的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系統性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二胎孕婦的焦慮情緒并提高孕婦的護理滿意度,有利于促進孕婦身心健康,進一步提高圍產保健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柳 楊.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對人口與經濟的影響研究[J].中國商論,2016,16:148-149.
[2] 郭桂芬.農村二胎產婦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民康醫學,2013,25(13):87-88.
[3] 張志紅.孕期情緒焦慮與抑郁的分析及心理干預[J].全科護理,2008,6(35):3250.
[4] 張明圓.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39.
[5] 陸愛軍,陳 勇,閔益華,等.孕期心理干預對產后焦慮、抑郁的作用[J].精神醫學雜志,2012,25(6):446-448.
[6] 吳 爾,魯麗容,黃華容.二胎孕婦妊娠焦慮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職業與健康,2018,5:627-629,633.
[7] 楊 靖,王仙仙,邱 萌,等.二孩政策后二胎孕婦的產前焦慮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8,9:77-79.
[8] 陳德彩,姜麗濤,潘 虹,等.高齡產后抑郁癥影響因素對照分析[J].心理醫生,2018,8:26-28.
[9] 施圍群,曹曉旭.孕婦產前心理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7:2460-2462.
本文編輯:吳 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