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利平 楊翠姣 喻革玲
[摘要]目的 探討規范管理在化療藥物配置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25名藥物配置人員作為研究對象,比較上述人員規范管理前后的職業防護知識相關評分及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結果 管理后職業防護知識、配置操作、藥物危害性、緊急事件處理等職業防護相關知識評分均高于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管理后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8.00%)低于管理前(3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實施規范管理后,化療藥物配置工作質量明顯提升,配置人員不良事件發生比例降低,能保障配置人員職業安全,應予以推廣。
[關鍵詞]規范管理;化療藥物;配置;職業防護
[中圖分類號] R19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4(c)-0162-03
Value of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in chemotherapeutic drugs allocation
YU Li-ping YANG Cui-jiao YU Ge-ling YU Feng▲ ZHANG Rong ZHOU Jing
Intravenous Drug Allocation Center, Xiantao First People′s Hospital, Hubei Province, Xiantao 43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in chemotherapeutic drugs allocation.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a total of 25 drug allocator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study, The scores of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knowledge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before and after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management, the scores of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related knowledge, configuration operation, drug hazard,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so 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manage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fter management (8.00%)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management (32.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the quality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 allocation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proportion of adverse events has been reduced. It can ensure the occupational safety of personnel allocation, and should be promoted.
[Key words] Standard management; Chemotherapeutic drugs; Allocation;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化療是當前惡性腫瘤治療的重要方式之一,化療藥物對人體健康組織細胞及腫瘤細胞均會有所影響,因此,藥物配置及操作人員也會受到藥物的影響,導致其職業風險有所升高[1]。化療藥物與其他常規藥物不同,藥物自身對人體的毒副作用較大,且部分藥物揮發后,可經由人體皮膚和黏膜吸收,對配置人員的人身安全也造成影響。本研究針對我院25名藥物配置人員實施規范化管理,針對化療藥物配置方法及管理措施予以全面探討,并結合我院實際情況,通過加強藥物配置人員工作質量管理,加大管理制度執行力度,重視藥物配置人員工作技能培訓,完善配置人員職業防護方式方法,能有效降低藥物配置人員的職業風險,從而起到提升職業防護效果的重要作用,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25名藥物配置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名,女21名;年齡27~48歲,平均(34.92±5.16)歲;工作年限3~16年,平均(10.85±2.57)年;中專學歷人員5名、大專學歷12名、本科學歷8名。納入標準:①全部人員均已婚已育;②均了解本研究內容及目的,并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中途轉崗或退出研究人員;②妊娠期或哺乳期配置人員[2]。本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方法
針對藥物配置人員職業防護相關內容予以全面分析和整合,形成人員知識考核體系,對其實施規范防護前后職業防護相關知識掌握情況予以調查,并將調查結果錄入Excel for Windows之中,對其予以對比分析。
化療藥物規范管理措施:①加強藥物配置人員工作質量管理。加強配置室環境管理,對其通風、空氣凈化系統工作效果加以測評,避免有害物質堆積影響人員健康。如在工作中發生化療藥物溢出、揮發等問題[3-5],需立即予以有效清潔,并對空氣凈化系統過濾網實施更換,徹底消除污染源。另外,加大管理制度執行的力度,組建日常工作監督小組,對配置人員操作情況加以監督和管理,確保配置人員工作操作流程符合醫院制定的管理制度[6]。②完善配置人員職業防護方式方法。在實施化療藥物配置前,工作人員需佩戴防護口罩、隔離服、護目鏡、手套和一次性防護帽,防止藥物噴濺至頭部、面部、眼部及口唇黏膜上,佩戴雙層手套降低藥物安瓿瓶劃破手套等高風險事件的發生[7]。在打開安瓿瓶時,應用手指輕彈其藥瓶上部,促使藥粉或藥液回流至底部,避免附著藥物在開瓶后噴濺,開啟或割開藥瓶后,應用多層無菌紗布或面部包裹藥瓶,仔細、妥善打開,確保藥液未發生漏出或噴濺問題后撤去紗布。注射器抽取藥物時,需輕柔、緩慢,以免大力操作導致藥物散落問題[11]。抽取藥物劑量不得超過注射器的3/4,抽取后應用無菌紗布包裹后實施排氣,排氣中需對注射器氣體排出情況予以觀察,盡量降低藥物排出量[8-10]。
1.3觀察指標
比較化療藥物配置人員規范管理前后的職業防護知識相關評分及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化療藥物配置人員職業防護知識相關評分包括職業防護知識、配置操作、藥物危害性、緊急事件處理等,應用問卷方式進行評價;配置人員不良事件予以記錄,包括未佩戴雙層手套、未穿戴防護服、藥物未獨立存放、開安瓿瓶未包埋紗布等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化療藥物配置人員職業防護知識相關評分的比較
管理后職業防護知識、配置操作、藥物危害性、緊急事件處理等職業防護相關知識評分均高于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化療藥物配置人員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的比較
管理后藥物配置人員不良事件總發生率(8.00%)低于管理前(3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化療藥物危險因素分析:①化療藥物氣溶風險,部分化療藥物在配置及注射過程中,藥物中毒性因子隨揮發作用進入配置人員體內,通過呼吸道、皮膚、黏膜對配置人員的健康產生影響[11-13]。②化療藥物溢出風險,化療藥物配置過程中,安瓿瓶、藥瓶實施震蕩、開啟過程中,因其瓶內壓力、操作不當等因素導致藥液噴濺或灑出,致使護理人員面部、手部等皮膚受到藥物影響。③化療藥物廢棄物風險,配置完成后,其安瓿瓶、注射器等相關廢棄物未經妥善處理,對配置人員及醫療廢棄物處理人員造成影響[14]。
化療藥物與其他常規藥物有所不同,藥物自身對人體的毒副作用較大,且部分藥物揮發后,可經由人體皮膚和黏膜吸收,嚴重威脅配置人員的人身安全。因此,醫院需對藥物配置中心管理制度予以全面審核,根據醫院藥物配置中心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總結目前藥物配置及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完善其藥物配置管理相關標準。針對我院實際情況予以分析,增強臨床化療藥物管理水平十分必要,因此,需重視藥物配置人員的工作技能培訓,在藥物配置人員工作前實施崗前培訓,對不同化療藥物危害、操作方法、職業防護要求等知識予以全面介紹,并針對配置室中各項器械及設備實踐操作加以練習,使藥物配置人員能明確其應用方式。在正式操作前,可采用普通藥物予以聯系操作,避免直接配置化療藥物導致風險事件的發生[15-17]。另外,日常加大配置人員培訓力度,對職業安全防護相關知識進行講解,并通過實際案例形式告知配置人員操作標準,尤其針對風險事件的報告、處理相關知識加以培訓,一旦配置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發生風險事件,可在第一時間進行風險干預和處理,降低風險事件對配置人員的損傷。如發生化療藥物配置風險事件,需在第一時間封閉泄露區域,并予行常規職業暴露報告,對其職業暴露位置、程度予以評估,給予操作人員科學處理。吳瑩芳等[18]選取60名化療藥物配置人員,對其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加以分析,結果顯示,常規管理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為40.00%(12/30),規范化管理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為13.33%(4/30),規范化管理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低于常規管理組(P<0.05)。上述結果與本研究具有一致性,本研究結果顯示,管理后藥物配置人員不良事件總發生率(8.00%)低于管理前(3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本院對化療藥物配置方面實施規范化管理,管理后配置人員認知水平顯著提升,配置工作不良事件發生比例降低,提示規范管理能有效提升化療藥物配置及操作安全性水平,具有臨床推廣應用的優勢。
[參考文獻]
[1]袁芳.某院2017年靜脈配置中心不合理醫囑分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22):28-30,33.
[2]葉劉蘭,章燕棋,金蓮玉.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差錯分析與改進措施[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22):46-47.
[3]有曼,邰文鳳,何廣宏,等.精細化管理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22):171-173.
[4]何敏,袁桂花,馬秀蓮.六西格瑪管理法在靜脈化療藥物配置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青海醫藥雜志,2018,48(7):51-52.
[5]俞春燕.靜脈藥物集中配置及條碼管理在提高用藥安全中的作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19):182-183.
[6]凡欣欣,孫莉.腫瘤科護士對化療藥物的職業危害分析與防護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17):91-92.
[7]黃靜,吳婉英,江子芳,等.基于閉環管理構建用藥安全管理系統的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8,18(8):1103-1107.
[8]觀榮貴,王琳環,曾曉華,等.日間化療中心PIVAS藥物配置快速通道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現代醫院,2018,18(7):941-943.
[9]侯潔,郝志英,段金菊.不同醫院不同環境表面化療藥物污染情況調查[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8,27(1):49-52,57.
[10]吳建平.中醫醫院靜脈用藥配制中心安全用藥管理措施與成效[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8):80-81.
[11]王曉然,劉春麗,王瑩,等.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基于JCI標準對于靜脈用藥滴注速度的審核管理[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7,37(23):2405-2409.
[12]金靈泰.靜配中心化療藥物集中配置的實踐與體會[J].海峽藥學,2016,28(8):290-291.
[13]崔智超,李林林,李萬俐,等.六西格瑪管理對醫院靜脈藥物集中調配中心化療藥物配制質量的控制[J].護理管理雜志,2017,17(6):441-443.
[14]呂冬梅,李玲玲,錢立晶.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規范管理經外周置入導管的臨床效果[J].海軍醫學雜志,2016,37(4):363-365.
[15]郭玲玉.臨床化療廢棄物對護士的危害和管理[J].天津護理,2016,24(4):362-363.
[16]胡艷興,陳曉敏,夏娜,等.品管圈在提高護士對使用化療藥物知曉率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9):98-100.
[17]金靈泰.靜配中心化療藥物集中配置的實踐與體會[J].海峽藥學,2016,28(8):290-291.
[18]吳瑩芳,周金花,林景芳.規范化管理在化療藥物配置中心職業防護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31):37-38.
(收稿日期:2018-12-17 本文編輯:劉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