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坤 江蘇省新沂市新安幼兒園
自江蘇省提出課程游戲化建設項目以來,我園一直重視孩子“樂群”性的培養。陳鶴琴先生認為小孩子是喜歡合群的,這種天性在人類的生命初期即已表現出來:“幼小嬰兒,離群獨居,就要哭喊,兩歲時就開始與同伴游玩。”陳鶴琴提出了兩點要求:“第一,我們要讓性情良好的小朋友和他一起玩樂;第二,我們應給他馴良的小動物如貓狗兔子等做他的玩伴。”陳鶴琴指明了同伴群體和游戲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這和我們當前的幼兒教育相一致,符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在一周內選擇不同的區域活動,孩子的基本動作得到了較好的發展,自由地選擇他們的活動興趣更加濃厚,每個區域里會有適合大中小班不同的幼兒參與的活動,他們團結互助,大的孩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孩子更加喜歡這樣的活動和群體。
2、班級和走廊游戲區的改造,設置的原則適合共享和自主選擇。同一個樓層的班級和走廊設置圖書區、美工區、建構區、角色游戲區、表演區、益智區和一個資源區。區域和材料滿足本樓層幼兒充分游戲的需求。
1、戶外場地分區設置。把戶外分為跑跳區、平衡區、鉆爬區、耐力區、投擲區、攀登區、自由區等,每個區域配備豐富的器材,適合四十個孩子同時使用,每個區域器材按《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要求,設置適合大中小班不同孩子的選擇,并設有難度較高的器材,讓所有的孩子“通過努力”才能完成。孩子

3、綠化區變觀賞為實用。
在綠化區重新規劃沙池水池,幼兒在綠蔭下玩沙、玩水、種植、爬山、爬樹、鉆洞,長廊看書等,處處是孩子游戲的天地。
通過對環境的改造,最大化地利用了空間,使游戲的空間在原有基礎上達到2-3倍的教育功效。通過改造幼兒園變得更加美觀,成為一個具有童話色彩的兒童樂園。
1、課程內容:有以整合性的基礎課程、園本的四季課程、節日課程、閱讀課程、四季體育課程,這些課程貫穿于一日生活中,既獨立又整合,構成了我園多元的課程體系。
2、活動形式:自助自主和共享相結合。有晨間自選游戲、區域自選游戲等形式。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游戲材料、選擇游戲同伴。為孩子們創設自由活動的區域的,這些區域和場所是開放的、是班級之間相互共享的。如秋季博覽會,班級把秋天成果展示在場地上,大家共同欣賞,共同學習秋天的知識,認識秋天的蔬菜瓜果和農作物,體驗秋天豐收的景象。活動體現了自由自主的精神,也體現了樂群和共享的品德。

1、幼兒樂群。給孩子創設一個溫馨快樂的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孩子們在這個環境里開開心心地學習和游戲,讓孩子喜歡老師和幼兒園。在樂群情感培養上按不同年齡制定不同目標:小班培養對幼兒園的適應能力;中班培養社會交往能力;大班培養助人和獨立能力。讓孩子在三年的幼兒園生活中留下最美好的印象。
2、教師敬業。一個單位需要嚴格的制度,一個單位也需要人文的關懷,制度是硬的,關懷是軟的,制度是為了營造公平的氛圍,這樣的氛圍才能激發老師愛崗敬業的精神。老師對這份職業有敬畏感和熱愛,才能去愛孩子,才能培養出有愛的孩子,才能讓孩子喜歡幼兒園,才能給孩子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印象。公平公正的制度和無微不至的人文相結合,使我園老師安心教育教學工作,在評優評先、績效考核、制度遵守等方面從來沒有矛盾,她們的愛崗敬業精神也一直是其他幼兒園的楷模。
3、家長負責。家長是最重要的教育資源,家園合作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發展,同時家長的評價也是幼兒園社會影響力的關鍵。我園家長參與食堂的管理和食譜的制定、各項重大活動的組織和策劃、幼兒外出活動的組織、班級教育教學的參與。
孩子進入幼兒園是踏入社會的第一步,樂群情感的培養對孩子健全的人格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將在課程游戲化精神指導下,繼續探索適合本園實際的途徑和方法,促進全體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