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登加甫?索依力巴圖
新疆驢為小型馱用驢,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主要分布在新疆喀什、和田、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在新疆北部也有分布。耐粗飼,適應性強,能忍耐吐魯番盆地夏季的酷暑炎熱,也能適應高寒牧區冬季-40℃的嚴寒,能在馬、牛等不能利用的草場上放牧。
新疆驢一般體格矮小,體質結實,頭略偏大,耳直立,額寬,鼻短,耳殼內生有短毛。頸薄,背平腰短,尻短斜,胸寬深不足,肋扁平。四肢較短,關節結實。蹄小質堅。毛色多為灰色、黑色。公驢2~3歲、母驢2歲開始配種,在粗放飼養和重役下,很少發生營養不良和流產。幼駒成活率在90%以上。新疆驢的耐苦性強,抗病力好,不論酷暑嚴寒,也不論飼養條件多么惡劣,它都基本能生存。而且一旦飼養條件得到改善,就能生長發育良好。
新疆驢性情溫和,乘、挽、馱用皆宜。單套驢車,土路可載重560~700公斤,單程6公里,日工作10~12小時。役后半小時其呼吸、脈搏和體溫均可恢復正常。
養殖新疆驢,要有適宜的生活環境。驢舍要根據當地的氣溫變化和驢場生產用途等因素來確定,以坐北朝南或朝東南雙坡式驢舍最為常用。驢舍要有一定數量和大小的窗戶或通風換氣孔,以保證太陽光照充足和空氣流通。驢舍大門入口處要設置水泥結構的消毒池。驢舍內主要設施有驢床、飼槽、清糞通道、糞尿溝、飲水槽和通風換氣孔等。驢舍內環境控制,一是通過窗戶或通風換氣孔來調控驢舍內的有害氣體濃度和溫度,二是及時清除糞便,以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保證驢舍內環境達到國家標準。
新疆驢是草食動物,其飼草以干、硬、脆的農作物秸稈為佳。可以飼喂秸稈類青綠飼草料,如各種野草、栽培牧草、農作物新鮮秸稈等均可,人工種植的牧草就更適宜喂養。秸稈類飼草應用鍘草機切成3~4厘米長的短段。最忌喂半干不濕、折之不斷的飼草,此類飼草最易讓驢鬧“結”癥。同時輔飼豌豆、玉米、炒棉籽等精料或麥麩等。每天早、中、晚各喂1次,以晚飼為主。每次飼喂時,先添上單草(即草樣秸稈)讓其食至大半飽,再喂合草(即將秸稈摻以苜蓿、豆蔓等含蛋白質較高的飼草),以此誘其食欲。待其有停食的表現時,再喂拌草(即把槽底所剩的草,摻以豌豆、玉米、炒棉籽等整粒飼料,或摻以麥麩及少量水),以誘其攝食量達到最大。
驢同騾馬一樣,容易患傳染性貧血、鼻疽和破傷風等。在集約化養殖條件下,須注意環境衛生和消毒管理,以防疫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