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洪清 魏小迪
摘 要:由于WEB移動端課程實踐性比較強,如何將MOOC教學模式引入到課程教學中,從分析我校計算機專業課程和學生現狀出發,通過基于MOOC的WEB移動端課程改革實施對比。提出WEB移動端課程的一些改革舉措,提出新時代下課程建設方案。
關鍵詞:MOOC;WEB移動端;教學改革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7.212
1 引言
WEB移動端課程是軟件工程專業和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必修課,長期以來,前端課程的授課基本都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什么,學生學什么,學生按照教師的順序和內容學習知識,有時體驗不到所學知識的真正用處,對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一個學期結束了,感覺還未入門。雖然在教學中也會講解一些小案例、小項目,但是對整個課程來說,這些小案例或項目是孤立無援的,導致學生對整體知識吃不透,同時理解較為困難。
針對WEB移動端課程實踐操作性強的特點,國內外一些高校積極開展了教育教學改革工程,如任務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等引入課堂教學中[1]。隨著MOOC的發展,創建了課程在線平臺并取得階段性成果。
2 MOOC簡介
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譯為“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國人將其譯為“慕課”。該課程是全開放性的,其規模越大,效果越好。它主要是通過問題將世界各地的教師和學生聯系在一起,是一種開放式的大規模訪問為目的的在線課程[2]。MOOC既是遠程教育的延伸,也是開放教育理念的新發展。盡管它的設計與傳統課程相差無幾,但是其典型的特征卻有助于學生學習。就課程本身來看,MOOC具有如下的結構特征:(1)有較完整的課程結構;(2)無地點、時間和人數的限制;(3)擁有海量信息資源;(4)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使用各種工具與平臺參與學習;(5)生成式課程;(6)學習環境開放性等。MOOC一般由5要素組成,他們分別是教師、學生、主題、學習資料和情境。有關專家學者總結MOOC的運行模式包括:物的要素、人的要素,其中人的要素引起更多研究者的注意。但其與以往的網絡公開課有所不同,Coursera、Udacity、edX等提供的MOOC就像一個虛擬的學校,包括課表安排、學生注冊、隨常測驗和期中期末測試等環節。
3 MOOC引入至WEB移動端課程的教學探討
MOOC的出現既對傳統課堂提出了挑戰也對教師提出了挑戰,對一些跟不上時代特征的教師來說可能退出教學一線,同時對教學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教師更多的是引導課堂的主體。MOOC與計算機專業課程的結合較為多見[3-4]。
3.1 MOOC課程平臺建設
課程建設平臺已在本學院自主搭建,各大高校建設平臺的搭建采用各種不同形式,如北京大學與edX和Coursera簽約合作,有些共同建設學習平臺。
3.2 課程對象
對于傳統的課程,學生自然是對象主體,教師對學生的情況比較了解。但在MOOC基礎上時必須重新定位,主要是學生學習該課程之前要掌握哪些基本知識、學生的層次水平、是否限定專業要求等等。在明確了目標對象以后便于選定教材、制定課表和授課內容。
3.3 課程內容實施
MOOC課程內容主要分為:O2O(線上與線下內容)。線上內容主要是授課視頻、測試題、 課后作業題、考試題和講義等。線下交流采取線下答疑和學習社區。
(1)視頻短片。MOOC的視頻短片一般10-15分鐘講解某一個片段內容,考慮到學生難以長時間集中精力,另外攜帶式工具(手機、平板)也便于學習。對于教師的備課相比傳統的方法來說,所花費的時間要多,需要綜合考慮課程分單元組織、每個單元可以分為哪些片段,各個片段時間如何精心編排、作業布置和答疑等。
(2)測驗題目。將課程劃分為多個視頻之后,需要在視頻之間編入一些測驗題。這些測驗題一方面與前面視頻內容相銜接,另一方面對下一次視頻內容有所涉及,起承上啟下作用。
(3)課程作業。課程作業分為幾個不同檔次,一是較難較深作業;設定一定的期限,要求學生自主探索并按時完成,鍛煉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二是中等難度作業,觀察學生全面掌握情況;三較易作業,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4)提問答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碰到的問題可以隨時提問,回答問題者可以是學生也是教師,進而引發進一步交流。
3.4 課堂教學組織
通過分組教學實驗,一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一組采用MOOC方式進行實驗對比,發現采用MOOC方式教學效果良好。此方式具有如下優點:(1)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控制學習進度;(2)課堂由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3)教師的備課資源充分,使教師對學生問題有所預見。
4 結束語
結果表明,目前基于MOOC的WEB移動端課程的教學改革, 教學效果得到較大的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進一步加強,學習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培養。大部分學生能自覺在MOOC課程網站自主學習并完成學習任務。但是該課程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課程內容是純純的干貨;②教師精心組織教學內容;③教師設計好視頻內容錄制;④教師組織課堂討論并在線答疑,與學生及同行開展廣泛互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軟件工程學科課程體系研究課題組.中國軟件工程學科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2]郝丹.國內MOOC研究現狀的文獻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3
(11):42-49.
[3]李顯峰,柴榮軍,何志明.基于MOOC的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模式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6(23).
[4]戴振華.MOOC與大數據技術在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學術探討,2014(06).
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17JGB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