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娟 王曉東 鄭里樂 何紅月 范瑋琴 吳吟
(1 廣東省佛山市婦幼保健院消毒供應室,佛山,528000; 2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濕骨內科,廣州,510080)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住院患者對臨床護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從醫院的角度而言,提高護理管理質量有助于醫院的經濟效益的發展,而從患者的角度而言,提高護理質量有助于促進病情的康復[1]。5S管理法是由日本學者提出的一種管理方法,其著重從整頓、整理、清潔、清掃、修養等五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服務質量,有學者嘗試將5S管理法應用于臨床護理中,經過多年的改正和完善,該5S管理法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使臨床的護理質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2],但5S管理法對外科術前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尚無文獻報道,因此,本研究將探討5S護理管理法在改善普外科術前患者睡眠質量的作用。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普外科住院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隊列研究方法,根據干預的時間段進行分組,將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時間段的100例住院患者為A組,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時間段的100例為B組,A組患者男67例,女33例,年齡25~65歲,平均年齡(54.23±8.45)歲,手術類型:腹外疝修補術42例、消化道穿孔術25例,肝膽手術31例、其他2例;B患者男64例,女36例,年齡24~66歲,平均年齡(55.27±9.41)歲,手術類型:腹外疝修補術39例、消化道穿孔術27例,肝膽手術33例、其他1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5S管理法的內容包括:1)科室首先成立5S護理管理小組,選擇小組的組長和副組長,護理人員作為成員,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位,動員全體護理人員,并落實好5S管理的內容以及內涵,使每位護理人員都能熟練的掌握5S管理法的具體內容。2)全員培訓,通過開展學習、培訓和宣傳等方式,不斷地更新理念,主要的內容包括了5S的5個方面內容即整理、整頓、清潔、清掃、素養,通過考核和確定最終目標,使全科護理人員均能夠熟練掌握5S管理的要求,并落實到位,每個月給予考核和獎罰。3)實施方法:一整理,要徹底的將無菌和非無菌物品分類,將需要和不需要的東西加以分開放置,使科室環境得到改善,并將工作場所中的廢棄物清理,將治療需用的物品歸位。護士要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注意工作效率。二整頓,物品放置標準化,做到將物品定位、定量放置好,特別是搶救物品、藥物、器械等,通過管理,有效地找出本科室的物品放置方法,三清潔,將科室環境清掃干凈,及時報修有障礙的儀器,并做好記錄工作,當發現有異常情況時,應及時的查明原因并改進。四清掃,要對在上述清整頓、整理、清潔之后的成果進行回復,使工作環境保持良好的狀態,在清掃過程中,要讓護理人員在清潔的環境中進行護理操作,以保證護理安全和護理治療,將清潔的理念貫穿于整一個護理工作過程中。五素養,要提高護理團隊的核心素養,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工作作風,提高護理質量。
1.3 觀察指標
1.3.1 護理質量評價 從護士的儀容、辦公室管理、醫學文書書寫、藥品管理、治療室管理、醫院科室的設備管理、護理態度、護理環境、飲食護理安全等方面進行考核,總分100分,每項為10分。
1.3.2 睡眠質量評價 采用睡眠質量指數評價量表,對本科室的患者進行評估,主要包括有睡眠質量、睡眠時間、睡眠障礙、睡眠效率、入睡時間、催眠藥物、對日間功能影響等方面進行評估,對每個指標采用一級評分法進行評估,得出的總分為十分,總分小于7分為睡眠良好,總分大于或等于7分為睡眠質量差,分值越高,睡眠質量越差。
1.3.3 患者滿意度評價 在患者出院前采用問卷調查表,重點調查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服務質量、服務態度、住院環境、操作技術等方面進行評價,總分為100分。

2.1 2組患者術前睡眠質量指數的比較 B組的睡眠質量指數為(4.12±0.36)分,明顯低于A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術前睡眠障礙的發生情況比較 B組的睡眠障礙發生率為3%,均明顯低于A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2組患者護理質量的比較 護理質量方面,總分為(96.32±10.24)分,滿意度評分為(95.23±11.30)分,與A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研究認為,普外科患者術前開展有效的全面的護理,能夠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穩定患者的心理,改善患者術前的焦慮狀態,從而提高手術的依從性[3]。普外科作為醫院的重要科室,每天接觸的患者較多,而病變的種類亦比較復雜,增加了臨床護理的難度,而手術又是治療外科疾病的重要方式[4-5]。由于患者對自身的疾病以及相關的手術方式不太了解,患者術前容易出現過度的緊張和焦慮心態,影響術前的睡眠狀態,術前睡眠質量的下降,將導致手術配合度下降和治療的效能的下降[6]。研究發現,5S管理法能夠提高護理質量,通過開展以整理整頓清潔清掃素養,為5個重要目標的護理理念,將使護理人員以患者為中心的意識來鞭策自己[7]。通過開展5S管理模式,可以使臨床護理工作的質量得到明顯提高,并且控制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表1 2組患者術前睡眠質量指數的比較分)

表2 2組患者術前睡眠障礙的發生情況比較(例)

表3 2組患者護理質量的比較分)
研究發現,在5S管理活動中,通過將5S的5個項目與護理質量管理的要求相融合,對提高護理質量和改善質量標準,可以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效果[8]。在5S管理的基礎上,通過增加了安全管理,還在實施過程中增加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使普外科護理人員養成了良好的工作習慣,將科室的各種設備、藥品做好歸位和管理,使工作由被動轉為主動,全面提升護理人員的素質,從而使整個科室的護理質量得到明顯提高,并改善患者的病情,促進疾病的康復[9]。在5S管理中,強調要普外科的每位護理人員看清楚自身的不足與優點,并激發護理人員的學識興趣,彌補不足,為科室提高整體護理質量奠定基礎[10]。在開展過程中,還要使護理人員養成良好的物品放置習慣,必需物品的擺放有序和一目了然,保證護理工作的迅速有效的完成,減少護理的差錯發生[11]。研究認為,護士的素養是5S管理的中心環節,也是核心環節,只有使護理人員的素養得到提高,才能使5S管理模式得到持續有效的開展和堅持,才能為醫院整體的護理質量提高創下條件[12]。因此,在實施5S管理過程中,要以培養護士的素養為核心,培養護士的高貴品德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強化5S的管理意識,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從改變觀念,使護士能自覺地踐行5S管理的要求,從而從根本上提高護理質量。本研究結果也發現,普外科住院部在實施5S管理后,患者術前的睡眠質量指數明顯降低,睡眠障礙發生率亦減少,在護理質量方面亦得到了明顯提高。其可能原因與在護理工作開展期間,普外科護士能遵循5S管理的要求,從各方面做好了臨床護理工作,在術前能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和詳細解釋病情,使患者對手術的方式和疾病有了根本的了解[13]。有效的溝通是增強患者疾病知識的關鍵,通過不斷鼓舞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證手術順利開展,使治療的效果得到明顯的提高,也使患者的滿意度得到了提高。
綜上所述,對手術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提高護理質量,改善護理服務,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緊張和焦慮心態,改善其術前的睡眠狀態,提高治療的效能感,對改善患者術后的康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