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澤林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煤礦企業發展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逐漸引入更多新技術、新方法,以期不斷提高生產作業效率,提高產品供應保障水平。與此同時也要看到,隨著煤礦井下作業工作大規模的開展,電氣設備安全運行越來越受到關注,如果在電氣設備安全管理方面重視程度不夠,將會直接影響安全作業的日常開展,嚴重時還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本文對煤礦井下電氣設備的安全事故進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關的預防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煤礦井下作業;電氣設備;安全事故;預防;措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3.090
在煤礦安全管理整體工作中,煤礦井下電氣設備安全管理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由于煤礦井下作業環境比較復雜,影響安全的因素較多,所以需要加強對煤礦井下作業電氣設備跌全方位管理,才能及時發現各類安全隱患,進而有效精準地處置。加強煤礦井下電氣設備安全事故分析與預防措施探究,對保障煤礦井下電氣設備的穩定高效運行具有重要的意義。
1 加強煤礦企業電氣設備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煤礦企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支出產業,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行業監管政策日益嚴格,新時期對于煤礦企業生產而言,國家對其安全生產方面的重視度不斷提高,煤礦電氣設備安全管理,是煤礦企業日常管理的基礎組成部分,通過對煤礦井下電氣設備進行安全管理,一方面能夠確保各類電氣設備安全穩定運行,從而為日常生產等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及時預測和分析設備運行等方面可能存在的故障,一旦發現苗頭性問題可以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進行全面控制,最大限度降低不良風險和可能引發的損失。煤礦井下電氣設備安全管理,是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既需要對各類電氣設備從采購等源頭進行把關,確保質量,還要對使用過程中的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加強日常維護保養和安裝調試,才能更好地提高電氣設備使用壽命。此外還要加強使用過程中等監督,對于各類維修和安裝調試以及相關的事故等進行全面排查,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防范風險。
2 煤礦井下電氣設備的安全事故分析
目前煤礦井下電氣設備安全管理方面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短路故障。電氣設備長期處于煤礦作業環境中,受到溫度、濕度等各方面的影響,加上長期高負荷運行對供電線路等造成很多的損傷,所以容易發生短路現象。如果在運行環境周邊存在絕緣材料、以及其他材料的產品,一旦引燃,將會導致火災的發生。此外煤礦井下作業用到的電氣設備類型較多,需要一些設備進行連接,如果在連接位置處理不到位,接觸面不達標,當有較大的電流通過時,會大大增加接觸點位的電阻,進而引發短路火災現象。此外電氣設備如果維護保養不到位,長期處于潮濕的環境中,或者密封不嚴密,也會導致運行過程中電流增大,發生火災的可能。
(2)電氣設備絕緣保護不到位等引發漏電事故。電氣設備長期處于井下潮濕的環境中,如果維護保養不及時,或者沒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來進行電氣設備操作,將會影響電氣設備功能的發揮,絕緣保護措施不到位,或者沒有及時發現小漏洞,也將會引發漏電事故,從而造成很大的損失。如果工作人員排查不到位,直接接觸這類設備,嚴重時還會觸發身亡。
(3)電氣設備出現爆炸等情況。煤礦井下作業本身環境復雜,技術要求較高,風險系數大,可以看到每年發生井下作業瓦斯爆炸等案例不在少數,如果電氣設備防爆性能不夠,出現井下電火花與井下外界環境接觸等情況,將會引發煤塵爆炸、瓦斯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
3 提高煤礦井下電氣設備安全管理水平的具體對策
為了有效防范煤礦井下電氣設備安全事故,最大限度保障煤礦井下作業的安全,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探索:
(1)加強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的能力和素質培訓,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規范化操作水平。開展煤礦井下電氣設備管理,需要首先提高人的意識,提升電氣設備管理和操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業務技能,引發他們積極研究新技術,掌握電氣設備日常規范化操作相關的要點,提高工作責任心,加強事故隱患排查,針對可能發生的危險點源等加大排查力度,通過建立完善的制度管理體系,從而更好地形成良好的監督氛圍,提高電氣設備規范化管理水平。
(2)加強操作之前各項準備工作。針對每一類電氣設備要從采購等源頭進行把關,對電氣設備的運行操作以及日常維護保養等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制定具體的操作規程。做好電氣設備使用前的各類信息比對,并進行反復調試,對安裝過程中如何進行拆卸、防止碰撞,以及零部件等更換等進行細致處理,確保嚴格按照要求,應用專用工具來進行維修檢修,避免發生碰撞或者外殼損壞等影響性能的發揮,所有電氣設備要確保符合運行條件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操作。
(3)加強電壓等環境的檢測分析。除了要做好電氣設備正常運行規范管理以外,還要對運行環境進行全面分析,對和電氣設備運行相關的電壓等參數進行全面分析,反復調試,尋找最優參數組合,并控制在合理的區間,為日常檢修和風險排查等奠定基礎,還要對電氣設備的運行環境進行分析,確保符合運行環境規范條件,避免發生不良觸電等情況。
(4)積極探索防爆新技術、新方法。在煤礦井下電氣設備日常運行管理方面,除了要加強技術培訓和日常規范管理以外,還要積極探索更多的新技術、新方法,要及時更換老舊設備,研究間隙隔爆技術,不斷學習國外相關的經驗和做法,結合煤礦井下作業的實際,提出更加完善的防爆處理方案,一旦發生相關事故,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減少外部環境等不良影響。借助電氣信息技術,加強電氣設備自動化運行檢測和隱患排查,完善基礎檔案,建立遠程監控模式,一旦出現可疑情況,及時進行現場排查,提高事故預防和處置的精準性、及時性。
總之,煤礦井下電氣設備安全事故防范,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提高重視程度,加強電氣設備規范化管理,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電氣設備安全管理水平,為煤礦井下作業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志宇.煤礦安全生產中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的應用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7(09).
[2]李太鋒.煤礦井下電氣設備安全事故及有效預防措施[J].能源與節能,2017(07).
[3]張東旭.淺論煤礦電氣設備安全管理技術[J].科技風,2013(08).
[4]李清汝.論煤礦井下電氣設備的安全事故與預防措施[J].煤,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