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麗媛 張誠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企業要求高校畢業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勝任工作,因此高等教育在課程設計、目標培養等方面迎來了變革。將OBE教學模式引入水資源規劃及利用課程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的重置,考察其教學效果產出。
關鍵詞:OBE教學;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水資源規劃及利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0.202
1 引言
OBE教學模式是基于該背景下提出的,著重強調學生畢業時應具有教學目標中所規定的能力,所有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都是以完成這些教學目標而設計的。課程《水資源規劃及利用》作為水利水電工程類學生必修的專業課之一,是在學習完《工程水文學》、《水力學》等專業基礎課之后開設的,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實踐性,對于學生學習而言有一定難度。而現階段的教學模式中,主要通過教師講解學生聽課的方式,雖然講授過程中教師是通過幻燈片或者其他影像資料進行,學生還是很容易開小差,另外也不利于自主學習,尤其是對基本理論和重要例題的講解,對學生主動思考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很不利。
2 OBE教學模式下的課程改革
現階段主要教學模式大多數是采用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傳授學生知識,該種方式簡單粗暴,畢業后學生因缺乏自主學習能力難以在短時間內勝任工作,社會效果評價較差。本文以課程《水資源規劃及利用》為例,實施課程改革進行教學效果探究。下面分別從課程的教學目標建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重構以及多元考核方式三個方面分別論述。
(1)教學目標。水資源規劃及利用課程傳統教學是以了解基本概念,掌握興利、防洪和水能三大計算方式作為導向,教師指導學會基本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為目標。OBE教學模式不再是簡單的理論知識傳授,而是以學習知識、培養能力以及提高素質作為教學目標,且這三大目標是逐級遞進的。教學目標建立過程中,得考慮學生個體的差異性以及學習積極性的不同,各自要求完成的目標由學生自己來定,以完成自己規定的目標為終點來進行分組評價。
(2)重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傳統教學主要是以教師講授學生聽課為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注意力分散,由于是被動學習缺乏主動思考,難以達到舉一反三之效。OBE教學模式為解決該問題的產生,對課程《水資源規劃及利用》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了重新設置。
1)案件教學法,主要針對是具體計算內容采用此種方式,以案例作為理論和項目實踐之間的銜接,章節主要涉及興利計算、防洪計算、水能計算和水庫優化調度。通過解決單知識點例題為鋪墊,分解具體案例所涉及各個知識點,進而學會剖析具體工程項目實例。此種方式可以促進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2)教學研討法,通過采取分小組學習和匯報的方式,鼓勵學生多說多議,學教互動,根據自定的目標類型進行分組,不同目標小組的學習匯報深度有所區別,學習內容由教師根據課程難易來定,集中匯報分階段安排,匯報深度不夠的由教師來補充。3)多途徑教學互動法,主要針對學生在課上沒消化的內容、小組需要學習討論的內容,通過QQ群、微信群或公眾號等軟件搭建學生之間或者教師學生之間的交流平臺,改善學習氛圍促進完成課程內容學習,以達到課程目標。
(3)多元考核方式。根據課程目標建設,應從多方面、全過程來評定學生的學習產出,以獲得有效的評價結果,為持續改進教學質量提供依據。《水資源規劃及利用》傳統考核方式是以卷面成績和平時成績兩部分組成,OBE教學模式下的考核是由平時成績、第二課堂和期末成績三部分組成,各項成績比例和考核標準由表1所示。而此期末成績不單純只是卷面成績,還考慮到學生達到的課程目標點的權重,各目標指標點的重要性與權重成正比,各目標指標點的權重之和為1。在目標指標點權重中,主要考慮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由于素質目標的考察評價主體為企業單位,由于所考察的時間較短,無畢業生參考,因此暫不考慮素質目標。
3 OBE教學模式初步成效
自2018年初,對本校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學生在課程《水資源規劃及利用》分班級實施傳統教學和OBE教學改革,在教學改革中通過第二課堂的開設,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化被動為主動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學質量。將傳統教學班和OBE教學班的成績對比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不及格率下降近一半,中等、良好的比例有所增加,優秀比例增加并不明顯,由于測試年級班級數量有限,代表性不夠明顯。
4 結語
采用OBE教學模式對課程《水資源規劃及利用》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通過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對比分析傳統教學模式和OBE教學模式,可以得出OBE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教學質量,降低不及格人數。但由于實施年數、班級較少,不具有普遍性,因此仍需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董梅峰.基于“OBE”和“新工科”理念的《大學物理》教學模式探索[J].高教學刊,2018(18):1-5.
[2]宋曉嵐,金勝明,許向陽,劉琨.基于OBE理念的“無機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教學設計與課堂文化建設[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8,9
(04):87-92.
基金項目:2018年度皖江工學院校級教學研究項目(編號:zl2018024)
作者簡介:戴麗媛(1990-),女,安徽池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水資源規劃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