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鵬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710043,西安//高級工程師)
長軌枕和短軌枕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中均有大量應用,但兩者的缺點也比較明顯。長軌枕預留鋼筋孔,混凝土澆筑時無法保證預留孔洞的密實性,易出現空洞;短軌枕施工時需同時控制兩根軌枕的軌底坡和超高等參數,調整作業量大,施工精度較差,軌道結構整體性較弱[2-4]。
雙塊式軌枕具有結構簡單、施工方便、耐久性好的優勢。結合近年來國內外高速鐵路雙塊式無砟軌道建設取得的成功經驗,針對城市軌道交通隧道斷面狹小、軌道結構高度受限、施工運輸不便、施工精度不斷提高的特點[9-10],本文設計了新型連塊式軌枕,如圖1所示。


圖1 連塊式軌枕實體
連塊式軌枕的一對支承塊通過倒三角桁架鋼筋相連(見圖2)。桁架鋼筋由2根φ14 mm鋼筋上弦桿和1根φ18 mm鋼筋下弦桿組成;這3根主筋通過φ8 mm波紋筋焊連(見圖3)。軌枕塊內設置φ8 mm鋼筋網片,與桁架鋼筋相連。

a) 平面圖


圖3 桁架鋼筋
連塊式軌枕具有如下特點:①可縮短軌枕長度,有效控制道床寬度和高度;②軌枕與道床粘結牢靠;③幾何形位保持能力強;④道床表面平整,便于區間內發生事故時人員疏散;⑤結構質量輕。
連塊式軌枕具有長、短軌枕結構簡單、道床整體性強、施工精度高等優點,同時克服了短軌枕軌距和軌底坡施工調整量大、施工精度差,以及長軌枕易出現空洞等缺點。本文結合連塊式軌枕的特點,對隧道內、路基上及橋上的連塊式軌枕整體道床進行配筋設計。
連塊式軌枕不同基礎上道床配筋計算時,參數取值如表1所示。

表1 彎矩計算模型參數取值
1.2.1 荷載組合
不同基礎上連塊式軌枕道床板配筋計算時,分別采用表2荷載組合。
1.2.2 荷載彎矩計算
1.2.2.1 列車荷載彎矩計算模型
基于有限元軟件建立連塊式軌枕道床有限元模型,計算列車荷載作用下道床板彎矩。其中隧道內及橋上采用梁-板模型,路基上采用梁-板-板模型。鋼軌用梁單元模擬,扣件采用彈簧單元模擬,道床板及支承層采用板殼單元模擬;道床板下部基礎采用彈簧模擬。該彈簧單元能傳遞垂向壓力,但不能傳遞拉力。建立3塊道床板模型,取中間道床板進行計算分析[5-7]。模型如圖4和圖5所示。
1.2.2.2 溫度梯度
道床板溫度梯度按下式計算:
(1)
式中:
M——道床板溫度梯度作用彎矩,kN·m;
W——彎曲截面參數,m3;
αt——混凝土線膨脹系數;
ν——混凝土泊松比;
Δt——上、下表面溫差,℃;
Ec——軌道板(或道床板)混凝土的彈性模量,MPa。
道床板最大正溫度梯度為90 ℃/m,最大負溫度梯度為45 ℃/m,常用溫度梯度取最大值的一半[3,7]。
1.2.2.3 橋梁撓曲
橋梁撓曲變形作用效應彎矩計算式為:
M1=EIK
(2)
式中:
M1——道床板基礎變形作用彎矩;
EI——道床板抗彎剛度,其中E為彈性模量,I為截面慣性矩;
К——下部基礎變形曲線的曲率。
根據隧道、橋梁及路基上軌道結構不同的荷載組合,道床板彎矩計算結果如表3所示。
根據荷載組合,素混凝土承載層臨開裂時的邊緣容許拉應力為:
[σcr]=γft
(3)
其中
(4)
式中:
γ——混凝土構件的截面抵抗矩塑性影響系數;
ft——混凝土抗拉強度設計值,MPa;
h——承載層厚度,mm。
γm——混凝土構件的截面抵抗矩塑性影響系數基本值,對于矩形截面取為1.55。
素混凝土承載層內由于彎矩和軸力引起的混凝土邊緣拉應力為:
(5)
式中:
M2——列車荷載、溫度梯度、基礎變形等引起的承載層彎矩,kN·m;
F——由于溫度變化和收縮引起的承載層內溫度拉力,MPa;
b——承載層寬度,m;
h——承載層厚度,m。
若σ<[σcr],則表明在上述荷載組合作用下,承載層不會開裂,僅根據構造配置鋼筋,滿足最小配筋率。若σ≥[σcr],則表明混凝土承載層將出現開裂,應根據裂縫控制配置鋼筋[3]。
根據表3,設計輪載下隧道地段道床板縱向正彎矩最大值M縱=12.55 kN·m/m。設抗彎截面模量為W,則混凝土應力σc=M縱/W=0.836 MPa<γft=2.65 MPa;鋼筋應力σs=(Es/Ec)σc=5.14 MPa≤[σs]=210 MPa,故道床板混凝土未開裂。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隧道地段道床板混凝土在設計荷載作用下不會開裂,可根據構造配置鋼筋。連塊式軌枕整體道床結構采用雙層配筋,并滿足最小配筋率要求。道床板配筋如表4所示。

表4 荷載組合為設計輪載時隧道地段道床板配筋
2.2.1 道床縱向配筋
橋梁荷載組合作用下,道床板縱向正彎矩最大值M縱=56.80 kN·m/m,則混凝土應力σc=M縱/W=4.34 MPa>γft=2.65 MPa,故道床板混凝土會開裂,道床配筋由裂縫限值控制。裂縫寬度參照《鐵路橋涵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中的計算式進行計算:
(6)
式中:
K1——鋼筋表面形狀影響系數,光圓鋼筋K1=1.0,帶肋鋼筋K1=0.8;
K2——荷載特征影響系數;
r′——中性軸至受拉邊緣的距離與中性軸至受拉鋼筋重心的距離之比,對板可取1.2;
σs——受拉鋼筋重心處的鋼筋應力,MPa;
ds——受拉鋼筋直徑,mm;
ρe——受拉鋼筋的有效配筋率。
裂紋寬度依據保護層厚度30 mm、裂紋寬度容許0.2 mm進行換算。當保護層厚度取35 mm時,則容許裂縫寬度為0.233 mm。
由計算可知,在荷載組合作用下,道床板縱向下面部分配置18根φ16 mm鋼筋,裂縫的最大寬度為0.231 mm,小于容許裂縫的限值。道床板縱向上層配筋過程與下層相同,經計算,上層配置8根φ16 mm鋼筋。
2.2.2 道床橫向配筋
根據橋上道床彎矩計算結果,橋上道床板橫向正彎矩最大值M橫=40.64 kN·m/m,則混凝土應力σc=M橫/W=3.11 MPa≥γft=2.65 MPa,故下層道床板混凝土會開裂。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在設計荷載作用下,橋上道床板橫向下部會開裂。
橋上道床橫向配筋計算過程與縱向配筋相同,此處不再贅述。經檢算,橋上道床板橫向下層每軌枕間配3根φ14 mm鋼筋,上層每軌枕間配2根φ14 mm鋼筋。道床板配筋及檢算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荷載組合為常用輪載+常用溫度梯度+橋梁撓曲時橋上道床板配筋
根據荷載組合進行道床板混凝土應力、鋼筋應力檢算及裂縫寬度檢算。道床板配筋計算過程和橋梁地段相同。由計算得,縱向底部配置17根φ16 mm鋼筋,縱向頂部配8根φ16 mm鋼筋;橫向底部每軌枕間配3根φ14 mm鋼筋,橫向頂部每軌枕間配2根φ14 mm鋼筋。鋼筋道床板配筋及檢算結果如表6所示。
不同地段連塊式軌枕整體道床在荷載組合作用下,其整體道床配筋數量通過彎矩和裂縫值確定。其中:隧道地段道床板混凝土在荷載組合作用下不會開裂,根據構造配置鋼筋;橋梁和路基地段在荷載組合作用下,道床混凝土會開裂,道床配筋由裂縫限值控制。該配筋結果可為城市軌道交通連塊式軌枕整體道床的設計提供參考。

表6 荷載組合為常用輪載+常用溫度梯度時路基上道床板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