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郭偉民 本報記者 鄭璇

“美國不可能永遠在技術方面領先,世界應該接受中國成為科技強國”“馬來西亞將盡可能多地使用華為技術”——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30日在日本第25屆“亞洲的未來”國際交流會上發表開場演講(如圖),上述表態引發西方媒體極大關注。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也在這一會議上警告華盛頓:“除了和北京合作,美國沒有更好的選擇。”“馬哈蒂爾罕見公開譴責美國”,美國彭博社30日以此為題稱,馬哈蒂爾盛贊華為,對美國在全球圍堵該公司的行動不屑一顧。“馬哈蒂爾的公開表態進一步表明,美國爭取盟友抵制華為的企圖正在破滅。”
“亞洲的未來”國際交流會議由日本經濟新聞社主辦,今年的主題是“走出混亂,探索新秩序”。《日本經濟新聞》30日稱,在世界關注中美貿易緊張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該會議30日拉開帷幕,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柬埔寨首相洪森、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等多國領導人將在會上就地緣政治緊張和新技術發表看法。
“美國在過去有很強的研究和開發能力,但是他們必須接受東方國家也有這個能力的事實”,馬哈蒂爾30日談及美國政府對華為的打壓行動說,“美國想要一個永遠領先的局面,如果我(美國)不領先,我就制裁你,就派軍艦去你的國家,這不是競爭,這是威脅,這不是應該使用的辦法”。他說,“我知道華為公司在技術上已經大幅領先美國”,“馬來西亞希望盡可能多地使用華為的技術”,因為該公司的科研實力“遠遠超過馬來西亞的整體研究能力”。對于美國聲稱“使用華為產品可能對國家安全造成安全威脅”,馬哈蒂爾說,“(華為)要監視馬來西亞什么呢?我們就像一本打開的書,沒有什么需要隱瞞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30日表示,馬哈蒂爾總理這個表態,說的是一句大實話,也是一句公道話。包括中國、馬來西亞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當然都有自身發展能力提高、科技水平進步的權利。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通過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實際上是拓展了各國的發展空間、做大了共同利益蛋糕,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希望個別國家能夠認真聽一聽馬哈蒂爾總理的上述忠告,對發展中國家發展進步擺正心態,更多看到機遇。
《日本經濟新聞》30日稱,馬哈蒂爾的表態說明,在引入新一代通信標準的政策方面,馬來西亞和美國劃清了界限。馬來西亞最大的無線運營商“Axiata”依舊和華為在網絡科技領域進行合作。美國CNBC網站30日稱,馬哈蒂爾在演講中批評美國在貿易和安全領域與中國“對抗”而不是競爭。他表示,中國的崛起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在軍事上對抗中國非常危險。在提到美國時,馬哈蒂爾說,“將戰艦送到該地區并進行可能導致強烈對抗的演習”并不是答案,而是可能引發戰爭的火花,他引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源,即奧地利斐迪南大公夫婦被暗殺事件說,“我們無法承受這樣的事件發生在南海”。
“除了與中國合作外,美國沒有更好的選擇”,新加坡《海峽時報》和《聯合早報》30日報道稱,該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杰當天在“亞洲的未來”會議上發言,勸告華盛頓接受中國已經崛起并成為世界重要一員的事實,“遏制中國只會帶來更壞的后果”,“亞洲各國乃至全世界多數國家都不想(在中美貿易摩擦中)選邊站,我們希望能夠進行開放的貿易,進行科技交換,以及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投資,或接受其投資。這是基于規則的多邊體系的重要基礎”。《日經亞洲評論》30日稱,王瑞杰最近訪問過中美兩國,他被視為新加坡潛在的下一任領導人。
《日本經濟新聞》稱,越南外交部長范平明30日在演講中表示,越南無法避免中美貿易戰的長期影響,“有些人說越南是貿易戰的受益者。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事實。然而,保護主義將對包括越南在內的全球經濟產生長期影響。”
“柬埔寨首相洪森否認陷入中國‘債務陷阱的說法”,路透社稱,當天出席“亞洲的未來”會議的洪森在演講中表示,柬埔寨在貸款時堅持國家主權,根據項目需要借貸,而中國尊重柬方的決定。他強調,中國的貸款是低息長期貸款,柬埔寨總體債務很低,只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1.5%,“有些國家的債務是它們GDP的200%、300%,甚至500%”。據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30日對當天的會議做總結發言,呼吁世貿組織進行改革。在31日的會議上,中國前商務部長陳德銘將發表演講,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31日將作總結發言。▲
環球時報201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