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
IEEE旗下的通信學會(ComSoc)內部疑似排除華為公司相關人員參與論文評審等活動的電子郵件,引發了各方的高度關注。從實際操作層面來說,這一舉動并不讓人感到奇怪。
事實上,IEEE處于美國政府的管轄之下。當美國政府啟動了相應的程序,所謂“科學無國界”的美好理想,就會在冰冷的現實面前,形成巨大的反差。日趨全球化的經濟-生產活動,與美國繼續奉行排他性的國家利益認知,以及具有顯著冷戰性質的行為模式之間,日趨呈現出不適應和緊張的狀態。
另一方面,從美方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之后,各類相似組織的做法看,也能看出一些微妙的跡象:很多組織“開除華為”的新聞,都經歷了反轉。一開始似乎是斬釘截鐵地切斷與華為的聯系,之后引發各方關注。然后,被提及的相關組織又會用把華為重新或者部分拉回的方式,導致新聞反轉。這從側面說明:這個世界,終究是靠實力生存的。對相關的組織來說,其所掌握的制定技術標準的權力,只有在華為這樣兼具技術創新和生產制造能力的巨頭加入其中之時才有意義。一如對今天的世界來說,任何嚴肅意義上的規則,如果排除了中國的參與,抑或沒有得到中國的認可,其實際價值只能是用于少數新聞媒體的狂歡。
所以當看到通信學會疑似排除華為的消息時,應該用一種理性的態度去看待:
其一,不要一看到這樣的新聞就認定“天塌了”,“趕緊投降”。已經具備一定實力的中國不會因為這種程度的打擊就面臨生存考驗。而且,與其說是打擊,不如說是一劑“理想主義雞湯清醒劑”。
其二,不要一看到這樣的新聞就對開放產生情緒。堅定地走自主開放的道路,面對美國的卡脖子,我們拿出的解決方案決不能是此前已經被證明過存在顯著缺陷的“大而全”。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已有持續深化開放的明確指示。
其三,放棄幻想,認真做好分內該做的事。對任何國家而言,崛起沒有捷徑,短板要補上、欠賬要還清。認真攻堅克難,兢兢業業定下心來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堅持正確的方向和節奏,朝著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方向繼續努力,則中美戰略博弈的最終結果,必然是中華民族不可阻擋的復興。▲
(作者是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
環球時報201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