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明
上海讀者崔某來電說:自體輸血和異體輸血哪個更安全?
答崔某讀者:
臨床輸血包括自體輸血和異體輸血兩大類,我們通常所講的臨床輸血是指異體輸血。但輸血安全并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隨著社會和醫學領域對異體輸血存在潛在的疾病傳播的巨大風險的認識不斷深人,以及血液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又難以解決,自體輸血的作用和意義凸顯重要。我國在1998年1o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第15條規定:國家倡導并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體儲血、自體輸血。
自體輸血分為儲存式、稀釋式、回收式三種方式。通俗來講,第一種是在術前數周乃至數月采集患者血液以備手術時使用;第二種是在麻醉開始后手術開始前采集患者血液,同時予以輸注一定量的晶體和膠體溶液使血液稀釋,手術中再回輸;第三種是用血液回收機回收術中失血再回輸給患者。
自體輸血主要應用于多次輸血已產生抗體的患者以及稀有血型患者的血液供應。眾多的文獻報道表明,自體輸血已廣泛應用于胸腹腔出血、心臟外科、脊柱外科等手術中。
事實上,每一種自體輸血方式都有它的適應癥和禁忌癥,醫生會綜合評估患者的病情及狀態,看是否符合自體輸血的指征,而且輸血前會簽署自體輸血同意書。所以,自體輸血非但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反而是最安全的輸血方式,應該大力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