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剛
在神經科室你可以透視腦袋里的結構,在泌尿科就會看到膀胱和前列腺,在消化科室你知道胃腸和胰脾肝膽的位置,然而走進內分泌科,你就會懵頭懵腦,因為你不清楚“內分泌”在哪兒。雖然經常聽人們講內分泌,內分泌……你大概并不明白這三個字的確切意思。人身上不但有內分泌,還有外分泌,例如汗水和唾液,例如胃腸及胰腺分泌的消化液等,這些與內分泌沒有絲毫關系。“內分泌”并非像心、肝、肺那樣有單獨的形象存在,而是遍布人體的細胞組織器官的分泌系統。據說,人每天吃的五谷雜糧、瓜果蔬菜里面營養成分很復雜,但“內分泌”系統卻能相當科學地吸收和排斥,你身上缺的東西,就適量吸收,你身上多的東西,就排斥掉。“內分泌”系統能巧妙而嚴格地篩選各種營養成分,讓人的身體保持正常。
倘若你的身上缺鈣,一天三頓拼命地吃魚吃蝦吃鈣片喝骨頭湯,卻還是缺鈣,或是你身上已經營養過剩,肥肉堆積,但胃腸卻繼續沒完沒了地吸收,令你變得更胖,那就是內分泌失調。有個肥胖癥患者對我說,他天天喝稀湯也沒用,因為湯里僅存的一點點油腥,身體也能“一絲不茍”地吸收。這真是老百姓常說的“喝涼水也長肉”。

于是我來到內分泌科。內分泌系統出了問題,更多是導致糖尿病、甲亢及甲減病癥。當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吃得五花八門,所以內分泌承受不了,開始紊亂,患這些病的患者連年劇增。將近一百張病床的內分泌科病房,長年“爆滿”。醫生對我說,過去我們經濟落后和生活困難時期,醫院里很少見患甲狀腺疾病和糖尿病的患者,可現在,生活富裕人們拼命享受,腦袋充滿緊張焦慮,胃腸塞滿大魚大肉,于是,這些可怕的病就來了。特別是處于生活節奏快的白領階層,患糖尿病和甲狀腺病的人很多,排著隊來醫院。
然而我發現,內分泌失調導致的病癥似乎很難治愈,大多數患者都是反復來看病。在診室里,可以看到可憐的患者很衰弱,或枯槁,或浮腫。我與其中一些肥胖的患者講減肥手術的奇特效果,他們卻一臉悲愴,原來早就去消化外科看過醫生了,人家說身體虛弱到這個樣子,對手術沒有耐受力,只能是用藥保守治療。內分泌科一個主任醫師對我說,有些胖子是脂肪過剩,但有些胖子其實是水腫。當糖尿病患者從肥胖到虛弱再到瘦弱,說明病情已經相當嚴重了。糖尿病主要是破壞微血管,使人體的末端部位出現壞死。用個形象的比喻,人體的主動脈血管是寬闊的高速公路,血液就是飛奔的汽車,倘若高速公路出現堵塞,人體的“代償功能”還可以使“汽車”下高速穿小路。但糖尿病恰恰堵塞了所有的小路,使人體喪失了最后的救路。為此糖尿病可以導致冠心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及外周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及預期壽命會降低。我不禁悲嘆,內分泌一旦失調,是不是很難治療?醫生說,問題的關鍵在于,一些患者沒有耐心,因為這種病情的復雜并頑固,所以有的患者要生命不息,吃藥不止。但是,很多患者用藥后,只要有了效果,立即就對吃藥不耐煩起來。當病情再度爆發,就再吃藥,這樣反反復復,醫生無論怎樣精確地對癥下藥,也無濟于事。
當然,我看到不少治愈后的患者,臉色紅潤,精神抖擻。我對醫生豎大拇指,醫生卻幽默地回答,不是我們水平高,因為這些患者都是“吃藥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