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島七月

在敲下題目之前,我用了很長的時間來思考到底是嫉妒還是羨慕。最后還是重重地敲下了這兩個字:嫉妒。
這種情緒最開始也最濃烈地始于小學五年級。
我小學是在城郊一所不算太好的學校讀的,因為離家近。班里的同學也都來自周邊的各個村子。當時的我因為腦瓜還比較聰明,常年占據第一名的位置,深受老師們的喜歡。甚至班里有同學不滿老師每次都夸我作業(yè)寫得好,偷偷撕過我的作業(yè)本。但是這些我都不在意,甚至還有些竊喜。
因為這是我和他們不一樣的標志。我成績好,是班里的學習委員,和那些動輒被老師批評、請家長的同學不一樣。這是當時11歲的我心里真實的想法,我有種覺得自己是“天之驕子”的清高。然而事實是,除了學習好,我并沒有其他任何過人之處。
情況的改變就發(fā)生在五年級那年。
班里轉來了一個女生,她長得好看,皮膚很白,大眼睛;聲音好聽,是那種毫不做作的甜美;性格好,不到一周就和班里的同學打成了一片。最可怕的是,她成績好。就在她轉來的那個學期末,成績單上我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了第二的位置上。
我的天塌了。
后面更讓我難以接受的事情是,我連任了5年的學習委員,在班會課上被她以3/4投票率的絕對優(yōu)勢搶走了。本來屬于我的在學校大會上的發(fā)言機會,在我寫好了發(fā)言稿并且每天在家反復背誦到可以倒背如流的時候,老師說她的聲音更好聽,以“把機會讓給新同學”為由給了她。甚至她發(fā)言的稿子都是我之前寫好并且背得滾瓜爛熟的那份。
她發(fā)言那天,我站在臺下,心里隨著她一字一句地默背著那份稿子,一種不明來由的情緒在心里暗暗滋長。后來我知道,那叫嫉妒。在我還不明白什么叫作嫉妒的年紀,我就已經擁有了這種情緒。
后來的事情,現在看來也許還有些勵志,但當時的我身處一段很黑暗的時光。
她的名字被我刻在我家?guī)膲ι希ó敃r只是覺得廁所很隱蔽,不會被我爸媽發(fā)現),也出現在了我的每一篇日記里。她今天做了什么,她和誰說了什么,老師怎么夸了她……我事無巨細地寫下來,真的比我現在追星還要狂熱。我一邊觀察她,一邊模仿她,模仿她的聲音和穿著,然后被人說:“我發(fā)現你們倆現在好像啊!”每當聽見這樣的話時,我的心情總是很復雜,有點兒開心,又有點兒生氣——誰要和她像!
除此之外,我有了人生前11年來最努力學習的時光。不為別的,只為了把我的第一名搶回來。那段日子到現在還被我爸津津樂道:“你要是有小學五年級時那股學習的勁兒,情況肯定比現在更好。”他每提一次,我的心就會被刺痛一下,因為那些日子對我來說并不快樂,在我心里也非常不光彩。嫉妒這種情緒,多么見不得人??!
再后來故事的走向是,我搶回了第一名,之后的每一次考試,我都穩(wěn)穩(wěn)地坐在第一名的位置上。我和她成了好朋友,我們每天一起放學回家,一起吃零食,一起聊八卦。
她是個很好的女孩子,是男生和女生都很喜歡的那類人。
但當時每次和她在一起的時候,我想到自己那些卑鄙的情緒和想法,都覺得自己不配成為她的朋友。她那么好,我怎么能嫉妒她呢?
初中,我們是隔壁班;高中,我們在不同的學校;大學,我們在不同的城市。但這么多年來,我們還斷斷續(xù)續(xù)地保持著聯系,關系也算不錯。我總覺得,如果不是當初我那些黑暗又卑鄙的情緒,我們應該能成為更好的朋友。
說實話,對她的嫉妒,我到現在也沒能完全放下。
就像之前網上的一篇文章里寫的那樣,我也偷看過她的微博。怎么找到的呢?我在微博搜索欄里搜了她的名字,一條一條翻下來,翻了幾百條,翻到幾年前她的朋友提到她的一條微博,然后順著找到了她的微博(可見一個女孩子認真起來有多可怕)。
說實話,我并不知道我想看到些什么。是想看她過得不好嗎?好像也與我無關了。她過得不好,并不能使我開心;過得好,我也不生氣。大概只是習慣了,習慣了那個11歲小孩對她的關注,然后持續(xù)了這么多年。
嫉妒并不是一種不好的情緒,這是我想告訴當年的自己的。它不是見不得人的黑暗情緒,它既正常又真實。一個女孩子遇見了比自己更好的人,產生嫉妒心真的太平常了??墒前芽剡@種情緒很重要,這種濃烈的情緒如果掌握不好,很容易毀掉一個人。嫉妒久了,會越來越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好,會有想要毀掉別人的沖動,然后就成了自己討厭的那種人。
所幸,我很好地處理了我的嫉妒。我朝著她的方向努力了很多年,成為和她不同的,但也很好的自己?,F在我看見她發(fā)的微信朋友圈動態(tài),依然會多些關注,但心里沒有多少波瀾了。她是個很好的女孩子,我也是。為什么我最終稱這種情緒為嫉妒而不是羨慕呢?在思考了很多個夜晚之后,我得出的結論是:嫉妒會比羨慕更濃烈一點兒。羨慕是你覺得她很好,并且她配得上。嫉妒是你覺得她很好,但是憑什么是她而不是你呢?
是呀,憑什么呢?明明我也很優(yōu)秀,我比她差不到哪里,為什么她就比我過得好呢?當你擁有這種情緒的時候,你就已經沒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好了。
沒有憑什么,用俗話來說就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所有你覺得她不配的人,都在暗地里付出過比你多得多的努力,只是你沒有看到而已。這是我關注了她許多年后真實體會到的道理。
可以嫉妒,但不能只是嫉妒。這是我這么多年來得出的最有效的結論。憑什么你不行呢?那你偏要試試,她可以的,你也可以。這才是這種情緒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一邊嫉妒,一邊變優(yōu)秀。也許當你已經忘記這件事情很多年之后,再回頭看,你卻偏偏因為這個人而成了更好的人。
我想對嫉妒了很多年的女孩子說,如果你也看到了這篇文章的話,謝謝你,并且對不起。
雖然我沒有做出什么傷害你的事情,但是為當年一邊做你的朋友,一邊心里對你暗暗詆毀的行為道個歉。你所擁有的一切你都配得上。
那就讓我一邊嫉妒一邊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