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華



書法作為段金柱一生的追求,其習練過程雖然十分苦澀,卻給他帶來了莫大的幸福和滿足。正如他探尋書法藝術的堂奧,從一開始便受到了純正古典精神的洗禮,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得穩健又扎實。
段金柱出生在河南省信陽市的息縣,盡管息縣是一個欠發達的地區,但這并不影響其堅忍頑強的意志和從小喜歡寫寫畫畫的習慣養成。讓其慶幸的是,得益于父親名滿鄉里的一手漂亮鋼筆字和蒼勁老辣魏體行書的影響,特別是縣城兩位前輩書法家的悉心點撥和循循善誘,把段金柱領入了書法藝術的天地。恰恰是這難能可貴的幾年,讓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了書法的藝術正途,接受了傳統的書法藝術教育和熏陶,為其今后的書法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早在書法熱席卷全國的20世紀80年代初,息縣和河南省的其他城市一樣,迎來了藝術的春天。由于受頓席珍、周保國兩位書法前輩開辦的該縣歷史上第一個書法培訓班的影響,小學五年級時段金柱即對書法有了一定的認識。這使他在學習書法的初期,就榮獲了縣里首屆青少年書法比賽一等獎。從此,學習書法興趣倍增的段金柱在時斷時續中開始了追逐書法藝術的夢想。一本《勤禮碑》,數本隸書帖,伴隨他從學校走向軍營。
然而,自學書法猶如盲人摸象,注定充滿著困惑。這種困惑來自當時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和主攻方向的模糊,所以臨帖雖頗多,但理解不夠深入。即便經過十余年的艱苦摸索,段金柱也始終在書法藝術的大門外徘徊。
也許是機緣到了,1998年,已踏上工作崗位數年的段金柱無意間從報紙上獲知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函授班招生的消息。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求知欲望,毅然決然用半年多的工資收入,報了兩年的學習課程。
他利用面授機會,將自認為不錯的習作帶到北京請隸書名家劉文華先生指導時,劉先生肯定了他的隸書和章草學習,并提醒他:“將臨習中的《西狹頌》,以及《急就章》《書譜》等多種碑帖暫時放一放,把單一的《張遷碑》作為主攻方向,以此立基,假以時日再旁涉他碑。”此言如醍醐灌頂,讓段金柱信心百倍。
有了明確的學習方向,繁忙的工作之余,段金柱按照教材進行了系統的學習。不論寒暑,臨池不輟,刻苦鉆研,但凡理論、古文字學、古詩詞常識以及各種書體,都在勤習中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幾番花信報春風,日暖風微次第開。”2007年,在縣有關部門的關心下,息縣書法家協會第二屆換屆選舉順利完成。在這個大家庭中,段金柱不僅結識了當選連任主席的王建軍,還結交了增選的副主席雷云、鮑利生、王鵬等息縣書壇的佼佼者。在彼此不斷的交流切磋、相互學習中,他收獲了書法帶來的快樂,也收獲了夢想。
非但如此,段金柱還利用每次觀摩省展、國展的機會了解、掌握書壇動態,并從與馮崠智、熊舞、熊愚等本市國展高手的交流中深受啟發,開闊視野,從而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學書成長之路。
在邊學、邊練、邊思考中,段金柱以智慧和汗水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突破。僅2013年他和書友們就先后20余次入選國展或在有關展賽中摘金奪銀。然而,一段時間里,段金柱發現自己的學習無法深入,更談不上擁有自己的創作個性。究其原因,他突然想起“學習隸書必須學古、宗法秦漢”這句導師劉文華的告誡。為此,他又對秦簡、漢簡以及摩崖石刻、秦漢磚瓦的銘文等進行了側重不一的臨習,特別是近年來對《好大王》《大開通》以及對《石門頌》《西狹頌》《郙閣頌》等浸淫較深。
為打造自家路數,段金柱以《大吉山買地摩崖》《何君閣道碑》《大開通》《大三公山碑》和秦漢簡、秦漢磚、瓦當文字等為一大系,互為補充,反復研磨,并由此上溯,對章草經典進行了研習。他特別希望可以相互融通,相互促進。
可是,書法藝術風格的形成,絕非簡單的技巧行為,更需要廣博的學識和深厚的文化積淀。為了使自己的書法水平能夠有一個全新的面目,段金柱還廣泛借鑒當代隸書名家張繼、張建會等的技法,并利用空閑,大量閱讀古今碑帖、書史書論和古典詩詞文賦等。
段金柱深知,要成為一個有作為的書法家,除了承天分和刻苦勤奮外,還需要一顆智慧完整的心。而書法是心靈的藝術,書法作品要打動人,不是單純靠技巧所能達到的。因此,多年來無論走到哪里,他光顧最多的便是各類書店。多年來,在其近萬冊之多的藏書中,從歷代碑帖、拓片到文史典籍,以及名人傳記、散文隨筆乃至近現代通俗小說等,應有盡有。
讀書,既拓寬了段金柱的胸懷,又能讓他變得安靜。所以,在書法創作中,他更加心平氣和,不激不厲,從而達到心手雙暢。
段金柱諸體皆涉,主攻隸書,他不僅以隸書入展、獲獎,還深受各界好評。書寫時,他用筆不計工拙,方圓兼備,逐漸形成了古厚蒼茫的藝術風格。故此,早在幾年前,劉文華先生就以“隸書寫得淳厚,有味道”的評語,給予了肯定。另外,著名評論家、書法家西中文先生也認為段金柱的“隸書能不受時風影響和左右,能夠深入學習和挖掘秦漢隸書精髓,表現出樸拙之氣而不失靈動,可見對隸書已有較深的理解”。
從段金柱的篆書作品中,不難看出既有《毛公鼎》的靈動自然、流暢磅礴,又有《散氏盤》的古樸渾厚,顯示出他對線條的感悟力。
為追求渾厚華滋、天真爛漫的行草風格,近年來段金柱對顏真卿、蘇東坡以及李北海的手札進行了大量的研習。這樣無疑為其創作時有所借鑒提供了前提和條件。
我想正是因為段金柱堅持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方式,所以,就如他一向所認為的:“做人應該老實、本分,踏踏實實做事、誠誠懇懇做人,書法必須忠實地學習古人的經典作品。”
對于書法家的必修法,段金柱自有體會。他覺得,在臨習時,要揣摩古人法度,對技法必須刻意追求和艱苦訓練,在創作中又不能完全被技法所困。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是要用一生去探索和感悟。
雖然探索書藝是很艱苦的,但又是幸福的。段金柱非常享受其中的過程。因為,書法對他而言,有一種刻在骨子里的愛。
約稿、責編:金前文
段金柱 Duan Jinzhu
河南省息縣人。1990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大專學歷。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信陽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息縣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現供職于河南省息縣人民醫院。書法作品曾獲首屆全國書畫小作品展優秀獎、全國職工《沁園春·雪》命題書法大賽提名獎,入展“河南寶豐第四屆魔術文化節”書法大賽、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中原書法大賽、首屆中華“媽祖杯”全國書法篆刻大展、“沈尹默杯”全國教師書法大賽、首屆“西安碑林獎”全國書法作品展、河南省首屆書協會員優秀作品展、“美麗湄潭中國茶海”全國書法大展、“祭侄文稿杯”全國書法大賽、“龍鄉墨韻”第五屆全國中小學書法教師書法作品展、“大美張掖”全國知名書法家作品展、全國第四屆隸書展、河南省第二屆書法篆刻展等。書法作品被西安碑林博物館、信陽市博物館、河北省美術館等單位收藏。